跳至主要內容

死亡並沒有想像中的瀟灑

昨天凌晨流著眼淚看完水蜜桃阿嬤,連醒來的家人都問我在哭什麼?哽咽的說不出話來。現在想起來都還是覺得難過。不敢匆促的寫下感想,怕模糊了焦點,這樣的一部紀錄片點出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就看觀者和主導者要從哪裡著眼,從何處著手去吸引大眾去注意到這些問題的存在。

昨晚晚餐時間把這個故事和其他的紀錄片簡單的敘述給偉展聽,他聽完後的臉色很凝重,也許是我敘述的方式已經模糊了焦點,導引他把注意力放在卡債、貧富不均、小孩子的心理教育、城鄉差距…上面,他關心的說:「有沒有人去幫助他們?」我說:「有啊!是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他低頭想了一下:「是社工團體嗎?」他很擔心這些孩子們的價值觀會被商業行為利用及扭曲,也擔心「有目的」的救助行為無法使這家人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真正的被幫忙。

從YouTube連結過來的相關影片,分別是三十秒的廣告、三分鐘的廣告和兩段導演的會談(感謝Vista上傳試映會的對談,讓沒有去的我也能看到):


可以在這次的官方部落格分段看到影像較清晰的紀錄片完整版。

然而商周的這個主題是「生命教育」,希望透過這支紀錄片能讓社會大眾體會「生命教育」的重要,也希望能從兒童時期就能透過學習的方式預防未來自殺的可能。這個理念是好的,但是,有誰能保證接受這些教育的兒童們在不可預知的情況下會結束自己的生命?還記得去年看「醫生」這部電影,永遠沒有人知道為什麼Felix會結束自己的生命,只留下傷痛的父母和許多永遠沒有答案的疑問。

自殺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一次偉展問我:「憂鬱症真的那麼可怕嗎?」我只能用力的點頭,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種恐怖的感覺-會很疲倦(不論心理還是生理),每天眼睛一打開什麼念頭都會湧進來,腦海裡還會有個聲音不斷的告訴你要怎麼做,完全的走不出去,對什麼事情都失去了興趣:不想踏出房間門、不想梳洗、不想進食、不想說話、沒有情緒、連人都不想看到,也許身體還會保護自己,還有另一個聲音從心底浮出來告訴我怎麼樣都要撐下去…不知道怎麼形容,我確實很容易被低潮的情緒打敗,特別是大學時,有一個一起修課的同學跟我說:「有一天我遇到我們修心理與生活的老師…她跟我說之前在商管大樓遇見妳…她叫我要幫忙注意妳。」我愣了一下,浮現很想哭就是哭不出來的情緒。

那是很矛盾的,大家都說如果在情緒低潮的時候有人伸出援手,不管是交談還是幫忙,多少都能救回一個人的生命,但很多時候這些人是悶著也不願與你交談,就像影片中阿嬤說當兒子看到媳婦自殺後就不說話了,所有的壞情緒就在心裡發酵,就像Plath說的,坐在鐘形瓶裡,慢慢熬煮酸化自己的空氣。你無法預期這個人什麼時候會結束自己的生命,別說自殺被救回的人,有自殺念頭的人就算這念頭已經消失,但比一般人還是容易就會再出現。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潮的時候,低潮的情緒也可以算是一種心理壓力的釋放,就像我們會憤怒會哭泣會悲傷,當心理上的壓力被釋放了,其實也會回復到正常的狀態,比較特殊的是屬於被負面情緒控制的人-因為心情不好傷害自己和家人或做出傷害社會的行為,這就是我們所要擔心的。雖然我常看到的,是把自殺行為英雄化或是偶像化的報導,我不知道為什麼,殺害自己也是殺生,別以為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死亡後,留下的傷害和痛苦是無法抹滅的,心理諮商能幫上的只是幫忙排解當下的傷痛,撫平在受創時所受到的衝擊,但後續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佛經裡很多都是警惕世人不要輕生的語句,可惜的是想不開的時候就是一個死結,要是遇到一個冒失鬼,隨便闖進他人的傷痛,其實更容易讓被負面情緒控制的人走上絕路。

在這裡提供一份以前課本裡的資料,相信很多人都在各種媒體管道上看過,也就是Kalafat(1990)所提出的FACT警訊:

  1. Feeling感覺:無望、無助、無價值感、害怕無法掌控自我、過度的罪惡感、悲傷、憤怒。
  2. Action or Events 行動或事件:吸毒或酗酒、個人經歷失落的經驗,如死亡、離婚、分離、關係的破裂,或失去工作、金錢、地位、自尊。出現爆發性的攻擊、魯莽性的行為。討論或撰寫死亡的相關情節。
  3. Change改變:睡眠、飲食習慣的變化、對似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個性改變,有時變得退縮、厭倦、冷漠;有時變得喧鬧、多話、外向。
  4. Threats預兆:有計畫的安排事物、將心愛的物品分送他人或丟棄、研究自殺藥物、獲取自殺武器,言語上透露出想死的念頭,如「乾脆去死,反正也沒有人關心」之類的話語;自殺的企圖,如服藥過量或割腕。
以上取自《心理學》(ISBN :9573037262)第十二章,第403頁上方的自殺的迷思。提供以上的文字時我也在擔心,會不會有那種有樣學樣的人?千萬不要把這件事當玩笑,因為意志力的力量很大,不小心就會弄假會成真。如果身邊的朋友或是自己(曾經)有這樣的狀況,都不要忽略這些訊息,不喜歡進醫院,可以找專業的心理諮商師聊聊;我不是不鼓勵身邊的朋友主動的去幫忙解決,而是有時非專業的人只會讓情況更糟糕,這是親身的經驗。

殺害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瀟灑,我不相信有人真的可以了無牽掛的去死,大多數人都是被逼死的,如果在去做這個動作前,還有聲音告訴你再等一等,一定要相信這個聲音,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麼運轉的,在資本主義盛行的情況下,這些經濟狀況是可以預見的(只是那些經濟學家都已經作古了)。


於是我才走入學習花精,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去學習心理學或是心理治療而去學這樣一種同類療法?台灣有許多人是非常排斥進醫院的,主要原因在於台灣的醫學沒有心理治療只有精神科,在以前有哪些人會出入精神科呢?從媒體及傳統教育都能感受到走進精神科去尋求協助是一件「怪怪」的事。當一個人被負面情緒所控制時,就更不願意承認自己需要這方面的協助,或是排斥藥物,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會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例如嗜睡、失憶,有些人會過度的依賴藥物,有些人會因此而更否定自己。當人陷在那樣的情緒時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不斷的沉下去,伸出手卻什麼也抓不到,在自我毀滅的同時,其實也會伸出手來尋求協助,他們並不是真的想死,只是被情緒控制了。有不少人在尋求花精的協助,真好,希望我也能幫助其他的人走出情緒的低潮。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可管,例如《兒童與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