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抄書]無有歌

Seer忘了是大二還是大三,我修了一門課叫「世界宗教及其對話」,一般學生除非對宗教有興趣,不然是不會修這門課,畢竟這門課的老師是傳說中的大刀,而這代的年輕人對於宗教信仰的觀念也愈來愈薄弱。我雖然沒有特別的信仰,總之,還是修了。
這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講到印度的宗教,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講師只能簡單的把重點講過,學生自己再看講義。整學期的課我只保留三本講義,分別是印度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當老師在上印度的宗教時,講到了吠陀(Veda)的思想,其中的無有歌(nasada-asiya sukta)讓我印象深刻。
先解釋一些字詞:
  1. 吠陀(Veda)是梵文,是印度最古老的聖典,是古印度波羅門教根本聖典的總稱,原意為知識,也就是婆羅門教基本文獻的神聖知識寶庫,是與祭祀儀式有密切關聯的宗教文獻。原有三種:梨俱吠陀(Rg-veda)、沙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此三者稱為三明、三吠陀、三韋陀論、三部舊典,再加上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就是四吠陀。
  2. 梨俱吠陀(Rg-veda):譯為讚通明論、作明實說。是有關讚歌(rc)之吠陀,是世界最古老的聖典,約完成於西元前1,400年至西元前1,000年,共有10卷,讚歌1,017篇(加補遺歌11篇則為1,028篇),10,580首頌。太古時期,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五河地方,崇拜自然神,集結這些讚歌,就是梨俱吠陀(Rg-veda),也是四吠陀的根本,之後變成勸請僧(hotr,請神官)的祭典書。

在梨俱吠陀卷十中的哲學讚歌有六篇,無有歌(nasada-asiya sukta)是其中之一,它的意思是宇宙之初只是一片無差別的混沌,只有虛空所包的「太一」(Ekam),它由自身的「熱力」(tapas)產「生意」(manas)的種子,因而展現生機和「欲愛」(kama)。從胎兒受孕的過程來觀察宇宙生成,「由欲愛而發展出宇宙萬有」也就是後世佛教所說的十二因緣,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即構成有情生存的十二個條件:無明(avidya)、行(samskara)、識(vijnana)、名色(nama-rupa)、六處(sad-ayatana)、觸(sparsa)、受(vedana)、愛(trsna)、取(upadana)、有(bhava)、生(jati)、老死(jara-marana)。
這都不好懂,但如果有在讀心經的人可能可以稍微聯想一下,心經中有提到五蘊分別為:色、受、想、行、識,有一段是這樣的: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圖說
以下讚歌的歌詞,手中只有英文和中文的對照,有興趣者可以配合上面這張圖繼續讀下去:
  1. At first was neither Being nor Nonbeing. There was not air nor yet sky beyond. What was rapping? Where? In whose protection? Was Water there, unfathomable deep?其初無無(asat)亦無有(sat),無空界亦無其上之天界。有何覆蓋之耶?蓋於何處耶?誰擁護之?彼水何在?無底之深水何在?(水:人對生命根源的想像)
  2. There was no death then, nor yet dethlessness; of night or day there was not any sign. The One breathed without breath by its own impulse. Other than that was nothing at all.其時無死亦無不死(混沌之中),無畫與夜。獨一之彼(Tad ekam),無氣息而自呼吸,彼外曾無何物。
  3. Darkness was there, all wrapped around by darkness, and all was Water indiscriminate. Then that which was hidden by Void, that One, emerging, stirring, through power of Ardor, came to be.唯有黑暗耳!一切為黑暗(無知)所掩,成無光之波動界。彼虛空所包之原子:偉大之熱力生出彼一。
  4. In the begging Love arose, which was primal germ cell of mind. The Seers, searching in their hearts with wisdom, discovered that connection of Being in Nonbeing.展開而出欲愛(kama),此乃心識(manas)之胚胎、原始之種子。此是聖者等依其洞見,索於心所發現之有無之連鎖。
  5. A crosswise line cut Being from Nonbeing. What was described above it, what below? Bearers of seed there were and mighty forces, thrust from below and forward move above.彼等之繩尺延展開,在上者何?在下者何?射精者(含種者,指有生命原始胚胎)存,張開者(保勢力者,孕育生命)存,自在力(自性-不動)在下,衝動力(力用-動)在上。
  6. Who really knows? Who can presume to tell it? Whence was it born? Whence issued this creation? Even the Gods came after its emergence. Then who can tell from whence it came to be?誰實知之?今誰得說明之?彼由何處生出(ajata)?這造化來自何處?諸神遲於世界而生,誰知其何處生?
  7. That out of which creation has arisen, whether it held it firm or it did not, He who surveys it in the highest heaven, He surly knows – or maybe He does not!彼,此世界由來之源,果造作之耶?抑未造作耶?惟在最高天監視者知之,或亦未知之乎!
英文是由Raimundo Panikkar教授所翻譯的,中文大概是台上的講師翻的吧?只記得後來他好像也沒再淡江開課了。
就算加上了中文,畢業了這麼多年我也只能了解前兩段的意義,其實前三段說的是太一,也就是原始狀態,之後的四段只能藉由當時的筆記去了解。簡單的去看,其實可以看作是男女交歡而精卵受孕的過程,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再擴大來看,在這西元前一千多年的思想裡,已經可以描寫出胎兒在母體內形成的過程,更以這樣的過程比喻成宇宙生成的過成,也就是生命的存在是因為本身渴望存在,整個世界都是由欲望成的,生命的選擇,同時,在這古老的讚歌裡也看到了他們對於眾神的觀念是:「眾神是在世界生成之後才出現,在之上還有一個最高天監視者,也就是還有一個最高的神。」
最能引起我產生共鳴的是最初的那一句:At first was neither Being nor Nonbeing.中文譯為「其初無無亦無有」,這裡的Being指的是生命的存在。我一直覺得「存在」是一個很奇妙的動詞,因為,「無」不代表不存在,「有」也不代表存在。我們的認知裡,知道的被稱為「是存在的」;不知道的就被稱為不存在;但不知道不等於不存在,且,人類總是選擇性的去認知這個世界。比方說A認識B,所以B對A而言是存在的;A不認識C,所以C對A而言是不存在的;然而C和B是朋友,所以對B而言,A和C是存在的;C也許曾聽過B談論A這個人,所以對C而言雖然不認識A,但C知道A的存在;對整體世界而言,A、B、C三個人是同時存在的,但有一天,B過世了,B變成了過去式,變成「存在過」。
人類依賴感官來認識世界,因為有視覺(眼)、聽覺(耳)、嗅覺(鼻)、味覺(舌)、觸覺(身)等五感而建立起對世界的認知(意),也因為欲念的產生,想要更多的感覺去認識或是去建構所謂的自己的世界,或是為了自身的滿足、認同感的需求又或是渴望身份地位,而去擴大對世界的探索。但在佛教的理念裡,欲望也是帶來痛苦的來源。在佛經的說法裡,因為有欲望所以會出現業,業的行成會不斷的循環、輪迴,出現煩惱,甚至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才會要人修行,也才會提醒所謂的五蘊皆空,一切都是空、不實的。
不同於藥師經文中的語句較像是如果人要達到什麼的話就要去修行、去供奉藥師佛和以五色線編織十二藥叉的名字以求延年益壽,心經比較像是個人的修行,追求一種對於空的體認,像是無有歌中的「其初無無亦無有」,當一個人對於「有無」看的沒那麼重時,似乎也就能進入到另一個階段裡。
回到無有歌裡,自己是覺得一個人在這個人世裡就是一種修行,歌中不是說了,透過自生的熱力產生意的種子,這個熱力也可以把它作為是一種修行的過程而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或是這個世界的存在。

右上角這張牌叫Seer,我叫它先知牌,也就是經由修練苦行後所達到的一個地位,具有權力及引導他人的一張牌。在我讀無有歌第三和第四段時,腦海裡浮現的就是這張牌。
不知道要看哪些書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這樣一個古老宗教的思想?而又不會太怪力亂神或是太吹捧某個教派或是哪個代表人物。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Power and Information in Digital Governance: The Influence of Tech Giants and the Challenges of Media Literacy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organize a team or invite panelists to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in APrIGF 2024. I have listed some interesting issues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send proposals to APrIGF 2024 or anyone who wants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in any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 As an observer of the internet or digital technolo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 raise my concerns about how the government regulat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of tech giant companies and how people enhance media literacy. 1. The Tech Giants may control our lives and be stronger than the government.  Last year, Microsoft announced plans to invest 2.5 billion pound 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in the UK. Of course, The UK government welcomes the investment. Any government welcomes foreign enterprises' investment in emerg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cyber(AI or internet)security, talent education, semiconductors, or other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K Competition Marke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