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17日的筆記

一直沒有提到第一天的開場和主辦單位:
  • 主辦單位:行政院經建會(CEPD)、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市美國商會、中華經濟研究院(CIER)、台灣經濟研究院(TIER)
  • 會場:台北福華文教會館前瞻廳(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三十號)
第一天,對記者們而言,重頭戲其實是開場,記者、攝影機追著張忠謀先生跑,閃光閃到眼睛都快瞎了。但第一天的開場,其實不像一般會議的開場這麼簡單,90%都用英文在講,張忠謀先生以英文作Opening,美國前商務部副次長Paul A. Lindon當然是以英文演說,之後天下遠見出版的創辦人高希均先生雖然有用中文在講,但80%以上的內容也是英文。Paul London的主題是Aspects of U.S. And Taiwan Competitiveness,高希均先生所講的主題則是From Global Competitiveness to a "Balanced Society" Taiwan's Policy Option,提到了CSR、Soft Power與兩個P:Peace與Prosperity。不過我看17日的報紙多著墨在張忠謀董事長的Opening,Paul London的演講只是稍稍一段或幾句話帶過,完全沒看到高希均先生的報導。當然,這樣的討論內容如果遇到不懂的字,真是鴨子聽雷,我是看到別人頭戴翻譯機才知道原來有提供翻譯。以下有兩點,應該是Paul London演說時所抄下的:
  • Set rules for competition, not price.
  • Innovation, make possible for people to get money.
還有另外兩點,來不及記下來。
16日下午的十二個議題要在17日早上的六十分鐘內完成結論的報告,平均每個議題只有五分鐘,議題如下:
  1. Education
  2. The social context for competitiveness
  3. Financial sector
  4. Healthcare
  5. State efficiency
  6. Industrial polic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7.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8. Service Sector
  9. Tax reform
  10. Openness, competition, and deregulation
  11. Human resources
  12. Environment and energy
其實多與國家政策有關,同時,在第二天做總結時,十二個議題聽下來,把台上專家們結論整理如下:
  1. 政策鬆綁:不論是在教育、租稅、建設、醫療制度、吸引外籍人才上,學界和業界都認為政府干預太多,外籍人士來台工作,如果要取得居留權,都被迫要求放棄本國國籍,而許多政策也讓企業界或學界無法吸引外籍人才也無法留住國內人才,政府的許多政策反而是讓國內人才帶著資源往外跑。據McKinsey的統計,有250萬人在中國和其他國家工作。以教育而言,在場的教授都認為政府的干預讓台灣學校無法提供能與周遭國家競爭的薪資來吸引國外人才,也沒有完整的軟硬體設備來留住人才。在醫療產業的發展上,台灣有很好發揮的空間,可是受限於法令和不平均的資源分配使台灣的醫療產業一直沒有良好的發展,也使健保支出不斷的在拖垮我們的經濟,學者們建議在未來,公立醫院要法人化,私人醫院要公司化。
  2. 全球化與擴充國際視野:跨國與跨平台資源的整合,鼓勵台灣企業參與國際標案,對於國外企業提供單一窗口對應,可以減低國外企業來台的門檻。至於台灣學生的國際觀,首先要著重在學生的英文能力,儘管政府提供許多鼓勵學生或學生者出國研究學習的計畫,但也要想辦法留住人才或拉回人才,而不是只當技術購買者。台灣的學生也要能夠陪養自己具有領導專才,而不是一昧的當個追隨者。
  3. 政府的角色:政府是經濟法規的建立者,但不要過度干預,市場失靈狀況發生時,政府應是最後的處理者,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時,也要能設法處理許多外部性問題。國際組織的評比可以提供政府作為參考,但不需要過度在意。在投資社會資本上,政府應規劃長期的工作計畫,但要避免意識型態的操作(就是說不要回到舊時KMT時代的操作方式),同時在衝突發生時做好危機處理。
  4. 能源與環保:對於全球暖化與減碳,現任政府的目標在前幾年較為保守,平均一年只減少1%的二化碳排放(我覺得還是保守一點好,沒有那個能力就不要說大話)。多發展替代的能源,Biofuel、Nuclear的發展,同時也要注意這些替代能源的安全性,將能源民營化與自由化,提高台灣能源的價格(聽到這我還真的愣了一下,你要百姓怎麼過日子?)。
  5. 媒體:媒體民營化,需要自律與盡社會監督的責任(不要再風花雪月和扒糞了),公共電視也應面對市場壓力及需求並自負盈收。
  6. 學術研究與教育:加強中高階人力的國際觀,並正視國內人才外流(西進)的問題,並應該發展如大學城般的教育環境,學校的教授不應該只是專注於自己的升等論文,也應該多輔導學生,而研究所碩士班學生的定位應屬於應用及教導技能以讓這些學生在畢業後能進入職場應用,而博士班則是定位在研究,大學生則著重在人文的教育,同時學者們對於要不要那麼早分流也都持保留的態度。
  7. 人力資源:與會的人士都提到了企業應該要提供實習機會,民間也應該提供類似的輔導組識,讓學生提早適應社會現實狀況及了解自身的權利,不致於當學生從學校畢業後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企業應該把員工當作是長期合作的夥伴,而非侷限於消費的關係。業界的人士希望在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時,政府也能比照僱用弱勢族群般提供類似的優惠政策,同時也不要侷限於只有本國學生,而是也開放給國外的學生來台灣的企業界實習藉此留住年輕的人才。
  8. 開放市場,不要過度保護。
  9. 第六倫的建立及照顧弱勢族群:談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Business Ethics與廉能的政府。
上面的九點是我依照今天的筆記整理出來的內容,中間有兩次出去上洗手間,所以,很可惜的沒聽到在Tax Reform的議題上的內容,元大金控的顏慶章董事長在時間掌控上十分精準,所以當我洗手間回來時已經換到下個議題了,而另一個議題Financial Sector,我試著去理解台上道富銀行台北分行的黃總經理所要表達的內容,但她的Powerpoint字實在太多太小,內容雖然充實,五分鐘的時間裡有一半都在介紹昨天的與會者...。
最後的總結是由世新大學的薛琦教授以Adam Smith的國富論來做總結(因為我們在討論如何提昇國家競爭力嘛~):
The annual labour of every nation is the fund which originally supplies it with all the necessaries and conveniences of life which it annually consumes, and which consist always either in the immediate produce of that labour, or in what is purchased with that produce from other nations.
整場聽下來會發現其實台灣的政策的確是相當保護本土產業及本土勞工,也因為過度保護導致對國外人士的高門檻,無法吸引國際間的人才,同時也造就了過度保護下的員工(或學生),就像孩子在過度保護下會因為過於安逸,沒有警覺心,行為也變得過於天真單純而失去競爭力。
很難想像這些主題與一般我們市井小民的切身相關議題有什麼關連,就連坐在後方的記者,把錄音筆放在一旁就開始上網亂逛,但是政府立法單位就是透過這樣的議題,參考業界與學界的意見來制訂法案,而這些法案就與民間切身相關了。可惜的是,我總覺得民間要傳達意見的路途很遙遠,雖然經建會表示透過這樣的論壇已了解針對什麼樣的法案需要做鬆綁的動作,也表示會成立一個網站窗口讓民間能透過窗口來表達意見,但是,這真的能改善台灣的經濟環境嗎?還是只對那些競爭力強的企業提供更多的資源呢?這條路實在是很漫長啊!

留言

  1. 晚上和偉展在壹陸壹討論,他看了全部的名單,覺得Tax reform和Financial Sector是需要去聆聽的。

    偉展也認為不能全部靠政府,如果可以,就向業界拉據攏人脈與募集資金去聘請外籍人士來台授課。同時,在著作方面,他覺得台灣的老師都過於著重學術研究,把自己關起門來自己研究,所以不要說人才外流,台灣自己教育體系應該怎麼管理?

    台灣的教授很少像國外學者一樣,我想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國內時,讀書過程一帆風順,但鮮少有配合業界實做的經驗,也沒有業界的人脈或是管道募集資金。在這些學者在抱怨政府過度干預及薪水不能調整的問題外,也應該想想,為什麼不自業界募集資金?遠見雜誌就每年都會邀請國外學者來演講,為什麼大學院校就抱怨經費不足無法提供此一支出?為什麼業界不願協助他們?

    目前已有不少跨國公司提供實習機會,學生只要主動就可以找到相關資訊,比方說L'Oreal、P&G都有提供實習機會。開放國外學生來台灣實習,就某方面來說也許可以刺激台灣的學生,讓學生有危機意識了解到自己多缺乏競爭力,但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為缺乏競爭力,使得台灣的學生無法獲得實習機會。偉展說:「陣痛還是要讓它發生的。」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可管,例如《兒童與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