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30危機

這個主題好像已經被平面媒體做到爛了,不過,因為自己快30歲了,所以最近才又開始想這個問題:「30歲的自己,在做什麼?」

在十歲的時候,希望自己在二十歲時從地球上消失,到了十八歲時發現還有很多事沒經歷過就走實在是一件很無趣的事;當我二十四歲時,發現自己的人生有很多時間是在學校裡,對於這個世界也只是一知半解,這樣就消失實在太無趣了。現在剩沒多久就30歲了,我開始思考所謂的30危機。

依據Erik Homburger Erikson的理論,18至34歲的人正處於成年期中,此時期的人脫離了迷惘的青春期,發展順利的話,與身邊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同時在此時期奠定社會基礎;反之,發展不順的話,會有孤獨寂寞感,無法與人相處。仔細想想,在台灣目前的狀況,如果不是對自己的生活目標有相當明確的方向或是確定自己就是要在校園裡從事研究,不然到了30歲都還在校園裡渾渾噩噩,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所謂的社會基礎可能還要靠父母長輩的人脈資源,而親密關係,許多校園情侶在進入社會後隨及遇到衝擊和價值觀念的改變而分手。有不少人因為從小被父母過度保護,或是曾經有交友受挫經驗而退縮,使得社會興趣及活動的程度低落,反而有退縮的狀況,可能選擇安全的校園,也可能選擇窩在家裡當宅男宅女,藉由網路來滿足這一方面的需求。

有次和偉展吃晚餐,我聊起了這個話題,許多大學生畢業時約22或23歲,如果沒有讀研究所而就業的話,正好也是開始為自己的社會人生開始打基礎的時候,但因為台灣社會狀況的特殊,許多學生因為企業設立了碩士門檻而不得不繼續升學讀研究所,造成了台灣社會的奇異狀況,碩博士滿街走,而大學教授們也有特殊的見解,認為大學應該是基礎教育,到了研究所才要教研究的方法和理論。於是我常看見許多學生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是:「不知道」不能怪他們,我們的社會,特別是學術界,是非常封閉的社會,資源也只留給自己人,以致於整個社會和價值觀都變得十分奇怪,好像一定要讀到碩博士才能擠進那個小圈圈,擠進那個光環裡。但是,有這麼多的職位,他們的工作內容真的需要碩博士的人來執行嗎?一個大學生在校園中讀書每學期都拿獎學金,也是第一名畢業,真的有助於他的工作嗎?事實是:沒有,除非這個人真的想在學界發展。

儘管古人說30而立,但現在的情況好像是人生30才開始,30歲才開始第一份工作,30歲還沒有男女朋友,30歲,一切都剛開始。就要30歲了,我的薪水還買不起房子,負擔不起房貸,連想每個月拿錢給爸媽都只能少少的意思意思,水電費和物價狂漲,我雖然可以靠大眾交通工具來上下班,但其實捷運車資便宜不了多少錢,仔細算一算,一個星期兩百元的車資跑不掉,假設一個上班族三餐中至少兩餐都要在外面吃,一天至少要準備兩百元還不包括交際應酬的費用、勞健保的費用,一個月的基本薪資剛好打平。我看著那些財經雜誌裡的受訪者,有些人的起薪本來就不低,有些人能存下錢是因為沒有家庭的負擔或是父母不要他拿錢回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總是有一些隱藏訊息是沒有寫出來的。

很特別的情況是,有些朋友在30歲前已經成家,有房有車有妻有兒,近乎五子登科,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巧的是,這些五子登科的朋友在學生時期都是讀理工的,而我大學讀商管的同學們,尚有連絡的都還在獨自打拼,也少聽見成家立業的,也有些是事業還不錯但不想結婚的。在台灣,讀人文商管的學生的確比較不像理工的學生一樣容易找到工作,但也有另一種情況是,有一群讀理工的學生在校園裡學習到的知識無法滿足公司的需求,知識追不上技術的變化。

30歲,對女性來說也算是一個分水嶺,過了30歲,就要開始擔心皮膚老化的問題,每天早上醒來不再是精神飽滿、發亮的皮膚,而是嘴角眼角下垂、皺紋及毛孔粗大的問題開始浮現出來,又因為長期坐在辦公室裡缺乏運動,於是血液循環不佳,臉色灰敗如土,連茶花女都當不了,下盤也愈來愈大,而且,三十五歲後再生小孩除了要擔心高齡產婦及胎兒的危險外,還要擔心小朋友長大到青春期時,媽媽剛好更年期,你能想像家中有兩個不定時炸彈或隨時劍拔弩張的氣氛嗎?所以有些想要生兒育女的男性會要求女方年齡,內心壓抑也不懂得排解緊張狀況,還具有隱性沙文主義遺傳基因的亞洲男性還是希望家庭和諧。!

男性到了30歲也有危機意識,並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是所謂愈老愈值錢的那種人,台灣多數的男性還是有著生理上的危機意識,就目前的社會環境來說,30歲的男性如果被公司辭了工作,不見得容易找到新工作,如果當時還有家庭的負擔,那更是一個龐大的壓力,沒被辭職的,也有接下來的中年危機要應付。

30危機,好大的一個關卡,走不走的過?誰知道未來會怎麼樣?

延伸閱讀: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Power and Information in Digital Governance: The Influence of Tech Giants and the Challenges of Media Literacy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organize a team or invite panelists to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in APrIGF 2024. I have listed some interesting issues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send proposals to APrIGF 2024 or anyone who wants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in any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 As an observer of the internet or digital technolo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 raise my concerns about how the government regulat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of tech giant companies and how people enhance media literacy. 1. The Tech Giants may control our lives and be stronger than the government.  Last year, Microsoft announced plans to invest 2.5 billion pound 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in the UK. Of course, The UK government welcomes the investment. Any government welcomes foreign enterprises' investment in emerg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cyber(AI or internet)security, talent education, semiconductors, or other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K Competition Marke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