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沒人寫信給上校(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
- 導演:Arturo Ripstein
- 演員:Marisa Paredes、Fernando Lujan、Salma Hayck
等待是一件痛苦的事,對老年人猶是如此。我們常常在等待一件事,等著長大、等著畢業、等著有個完美的家庭、等著死亡…。有時等待的結果是甘美的,但往往等待的結果常出人意料之外。
這部片子是絕色影展8的電影,改編自馬奎斯的同名小說「沒人寫信給上校」。
在看這部影片時,只要影片中出現雨景或是談到鬥雞就會有種錯覺,會想起「百年孤寂」裡那場下了三年的大雨,把馬康多都下毀了,會想起易家蘭和老邦迪亞就是因為鬥雞,而必須離開原本的住處,移居至馬康多,開創一個空虛的繁華。
「鬥雞」彷彿是罪惡的淵源,在這部電影裡,「鬥雞」讓上校失去了兒子;在書裡,「鬥雞」讓新婚的老邦迪亞殺了亞奎拉,不得不和易家蘭離開原本的村莊。
再仔細想想,其實都是因為「女人」。上校的兒子是為了馬戲團裡的女子而參與鬥雞,卻被人殺死,讓上校和上校的妻子孤苦無依,每天只能等待那筆被承諾的退休金;老邦迪亞因為鬥雞比賽勝了亞奎拉,卻被嘲笑性能力,無法讓易家蘭懷孕(其實是易家蘭害怕生下帶有豬尾巴的小孩而不願意和老邦迪亞行房),而殺了亞奎拉。女人和鬥雞彷彿是所有悲傷的來源一樣。
上校每逢星期五就會穿戴整齊到河邊去等待那封通知信,和他同年的老人應該是快樂的含貽弄孫吧?但是兒子意外過世後,他無法和同齡的老人一樣,等著孩子結婚生子,年紀如此蒼老的他只能等待死亡,也許那封遲遲不來的通知書是維持他活著的一個理由,那隻害他兒子死亡的鬥雞,可能是他懷念兒子的慰藉。在電影裡,我看著一個老人二十年來每天起來都要面對老婆的嘮叨,我不知道片中的她對那隻鬥雞到底是充滿了恨或是含有其他的情感,但能確定的,她和所有兒子的媽媽一樣,怨恨著兒子有了女友(這個女友還讓她的兒子沒了命),擔心已故兒子的女友要來搭訕她的丈夫,怨恨著他的丈夫讓她在如此貧困的生活,她曾經可是個眾所皆知的大美女,卻過著下一餐不知在哪的生活。寫到這,我想到百年孤寂裡的卡碧娥。
卡碧娥是在一個謊言裡長大的女孩,受著貴族般的教育,生活裡儘是貴族的禮節,但在她成長的家庭裡,每天靠著編葬禮花圈、喝稀薄的巧克力水維生。當她參加選美比賽獲得冠軍時,又被席甘多帶到馬康多,過著一般家庭主婦的生活,還用病態的心理封閉了這個家族,無禮的對待她的婆婆匹達黛,以貴族繁複禮節生活的她,逼得丈夫到外面與風塵女子同居,把美美的私生子關在倉庫裡。也許她不如片中那位窮苦的上校妻子,但是她們同樣的都有著自怨自憐、嘮叨、怨恨丈夫浪費了她們大好人生的性格。
當我看著上校的背影,與村裡所有人對他的嘲弄及輕視的眼神時,我在想,他在等待的,應該不是那筆退休金,而是死亡。當劇末,鬥雞因為淋了雨而病死,他和他的妻子一同坐在床上時,我在想,也許他們終於妥協了,一同面對腹中的空虛,一同等待死亡。
在百年孤寂裡,邦迪亞上校在退伍後也是在家裡做著小金魚銀飾等待死亡,倭良諾在讀完麥魁迪的手稿後也只是坐在家裡,等待著馬康多的毀滅。彷彿在人的一生裡,我們所需面對的人生其實也只是空虛,一場幻夢。然而,我們到了最後,都只能等待死亡,這是不變的結局。
我不太了解馬奎斯,他的著作我也只看過百年孤寂而已,但是當我在看著這部電影時,腦裡總是出現百年孤寂的影子。這篇文章能算是電影筆記嗎?就姑且算是吧!
在我打演員表時,發現演上校的演員叫Fernando,在百年孤寂裡,卡碧娥的父親也叫費南多。卡碧娥的父親自稱是貴族,讓卡碧娥過著謊言的貴族生活;在片中上校娶了美麗的妻子卻讓她過著貧苦的生活,我想這是一個巧合吧?呵!
留言
張貼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