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從小野家族新聞台留言板搬過來:
其實是要來跟叫獸說,在事情做到一個段落時,拿出了溫柔爸爸酷教授,再仔細的看了封底的這段話: 『志業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做,比較不會因心理不平衡而產生行為偏差。職業是為錢,為生活,不得不做,有時容易忘記自己的角色。』 我已經無法理解自己目前做的是志業還是職業了,好像抱怨比快樂多?但是綜合環境的其他狀況來說,我應該要感到開心才是?最近愈來愈會鑽牛角尖,有種找不到出口的感覺,連粽子香不香都快忘了,卻想起好像應該要翻起品管課本,但對方聽不聽的下去又是一個問題。然後叫獸跟我說小野伯伯在水果日報的青出於藍部落格有這麼一篇「我不會做 但是我快樂」在最後出現了這段話:
「當大多數的年輕人很焦慮地尋找自己真正的天份,和最適合的工作時,是否曾經想過或許這世界上並沒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只有一些做了會快樂的事。」好像就是這樣,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找得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但的確有不少做了會開心的事,這些「開心的事」並不是不得不做的,當一件事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時就代表著這件事也負擔了必要的責任,也因為自己選擇去把這些開心的事變成不得不去做的事,我們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在這樣的心態下,這件事就變成了職業,我們可能就會忘記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更不是志業,因為志業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做並不是把自己的興趣變成職業。 好像在繞口令。 總是太急了點,急著有所成就、急著找到工作、急著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就像從小我們急著長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好像也沒有跟著成長,也因為總是急著做某些事情,太急著看到結果,卻忽略了中間過程的經歷。 關於這些,似乎還要仔細的想一想。
留言
張貼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