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奎斯的小說,買回家的那天晚上就讀的欲罷不能。第一次閱畢,只能感受到文字所帶給我的感受,當我讀第二次、第三次後,總在生活裡的某些情境下憶起書中的情節與書中人物的苦悶。這場空虛夢幻開始於愛情與理想-老邦迪亞帶著易家蘭與朋友們離開家鄉,開創了馬康多這個奇幻的城市;也結束於愛情與理想-倭良諾與小亞瑪蘭塔的亂倫生下了預言中帶著豬尾巴的嬰兒,之後倭良諾翻譯完吉卜賽人的手稿,整個馬康多毀滅。這個家族的女性:易家蘭的堅毅性格與匹達黛的沉默付出;叫亞瑪蘭塔的女孩總是勇敢追求愛情而心態扭曲;這個家族的男人一生都在追求著自己生命中的目標,亞克迪奧的狂妄無羈,先是追求情欲,他的兒子追求名利;老邦迪亞追求著心中的理想(新的生活、發明);小邦迪亞追求政治上的勝利與心靈的平靜、席甘多與席根鐸兄弟兩人,哥哥追求的是欲望的滿足,弟弟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與事實的存在;卡碧娥追求的「當女王」的夢想,而這個家族又與吉卜賽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我啃食著書中文字時,馬奎斯的文字也在我的腦海裡建立著一幅又一幅的圖像:從有著鳥鳴鐘與銀杏葉的美麗城市、莉比卡張著大眼驚恐的坐在小椅上吮著手指的灰藍色畫面,;卡碧娥處於高地的城市除了虛偽的白色聖潔外還有一種孤獨的藍色;小邦迪亞與莫氏柯蒂近乎於天真的愛情與最後政治鬥爭的失敗而封閉是一種苦悶摻著靛藍色的灰;美女瑞米迪娥的升天是白色與藍色的純潔,對比著卡碧娥愚昧的世俗、席根多與席甘鐸在死亡前的面容與棺木被放反了墓穴、美美為了愛情的放蕩、最後倭良諾讀完吉卜賽人留下手稿的那一陣風…所有的畫面總蒙上一層昏暗的黃色光,對我而,那是一種孤單與遺忘。當我身在雨下個不停又溼冷的淡水時,腦海裡閃過的是書中四年多的雨季;當妖精國王講到失眠時,我腦海裡浮現的是馬康多的集體失眠;當夏日一陣風拂過,閃過的是倭良諾最後發現整個邦迪亞家族是一場夢幻的空虛與毀滅。而黃昏的夕陽,總讓我想起倭良諾與小亞瑪蘭塔放肆的愛情。我們總在生命中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如書中的每個角色:追求愛情、追求名利、追求所謂的「真實」,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發現自己的一生甚至所看到的一切是一個虛幻的畫面,就像馬康多,這個城市從未存在過,對書中的人而言,馬康多是存在著的,但對我們而言馬康多是虛構的、建構在文字與腦海裡的。我所看到的世界是我腦海裡建構出來的世界,這個城市是我心中的馬康多,眼裡所見的是腦中點線面建構出來的空間,而我的心情就…
呵呵, 那篇自由時報的稿, 是在一個月前問我的, 我那時還沒開始做部落格觀察...:)
回覆刪除原來如此,網頁裡的下一篇是訪問李怡志先生的「早點寫、多寫 維繫人氣絕招」。
回覆刪除只是覺得很有趣,剛好這兩個網路活動在進行的期間,自由時報也刊登了這樣的東西。
您平常寫的,關於博客來的東西,特別像是薦購的信,其實還是有它的意義啦!
你選的這兩個剛好也是我最近晃網路會去的地方呢:)
回覆刪除昨天在看大獎賽的報名單的時候有看到妳:)
我想半天實在不知道可以報哪個(連人數最多的那個感覺都不太像),
所以乾脆還是負責鼓掌叫好:P
海平也報了,真是太好了。^^
我也想了很久,不知道該寫生命記錄還是生活品味?因為我也不算是個有生活品味的人,我過得挺散漫加邋遢,可能勉強一下報生活品味獎吧!但想一想,我自己抱怨的文章也不少,管他的,反正得獎的機率也不高。
回覆刪除其他的每個獎項都去看了一下,有些人大概是覺得某個獎項少人報就去報名,這其實有點...怪,那種感覺就像是為了得獎而報名,一看就知道,名不符實就是了。
對了!要謝謝妳的優惠券,我們有去真善美看哦!還看午夜場的,一直想要寫電影筆記卻一直寫些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