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永和的書天堂

小小書房 網址: 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 電話:8925-1920 地址: 永和市竹林路179巷20號(松青超市對面的巷子裡) 永和市復興街36號(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知道小小書房很久了,自他們籌備開幕到現在,一直都抱持著祝福,開店很久,一直到上個星期才找到在哪裡。 這是一間不同於金石堂那樣大眾但也不同於誠品那樣高格調的書局,是一間有個人理想且是愛書人的書店,之前一直很想去看看,在竹林路上徘徊多次總是找不到小小書房的招牌,真的很小,而且愈是熟悉的路段愈有可能看不到新東西。 進到店裡時,雨漣還沒有到,先到書店裡面的小小咖啡放下背包,在問過可以拍照後就隨意的拍了幾張照片。 店如其名,真的是小小書房,不過裡面的有簡體書、二手書、繪本和童書,還有一些在一般書店裡會被放在冷門角落的哲學或是文學書籍,小小的店裡有椅子有桌子可以讓人舒服的坐在椅子上閱讀,也有提供插座和無線上網,雨漣說,偶爾她會帶著電腦去那裡工作(真羨慕)。很喜歡裡面的童書區,還看到了布赫茲的新繪本,不過因為有人在那一區裡討論事情,所以沒有仔細的看裡面的繪本。 除了書籍之外,小小書房常會舉辦一些活動,像是電影賞析、讀書會、手作/金工課程或是和社區大學一起辦活動,非常的在地化,而他們舉辦的電影賞析或是讀書會,門檻不會很高,只要交個場地費還可以抵飲料費和書本折扣,其實對愛書人來說一點也不會貴,還可以說相當划算。後來發現店裡最近讀書會的內容似乎都是俄國文學與電影,雨漣跟我說,因為店老闆本身就是讀俄國文學(政大俄學系)的人,於是我說:「所以我來不及看到俄國文學展,也可以來這裡參加活動囉?」她笑一笑說「對啊!」不過因為小小離我家有一段尷尬的距離,說遠也不算遠,說近的話,用走路大概三十至四十分鐘,光是出門前要坐捷運(還要走一段)還是走路就會讓我想很久。 在和雨漣談好事情後,又在小小書房裡待了一下,有個媽媽帶著小朋友在店裡,小朋友可以在裡面看書喝飲料,還有貓咪在裡面走動。於是我能理解為什麼雨漣說這是她在永和的書一處天堂。 先寫到這吧!頭好痛!

如果看膩了Google AdSense-試試Adify

網路廣告是一塊大餅,大家都搶著要,當報章雜誌在介紹著不少部落客藉由 AdSense 收到了來自Google的支票後,在部落格裡看到AdSense的機會愈來愈高,能賺錢為什麼不賺?更何況還可以看到Google如何分析部落格裡的關鍵字,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之前AdSense不支援繁中網站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透過其他方式裝上了AdSense,現在已經支援繁中,也有了繁中的討論區,相信愈來愈多人會使用AdSense,除了可以寫部落格排解身心鬱悶、抒發個人己見外,還可以賺個少少的收入。 其實除了AdSense,還有另外的選擇;除了與 博客來 、 Amazon.com 做策略夥伴外,還有另一個選擇且自訂程度更高,如果,你不排斥英文的話, ADify 會是不錯的選擇。 Adify在去年十一月和今年三月都被Business2.0的Blog報導過,分別是: Adify: Roll Your Own Ad Network Adify to Power The Washington Post's Blog Ad Network 詳細的內容值得仔細的閱讀一下。 不同於AdSense,部落格裡所出現的廣告是由業者向Google AdSense購買關鍵字廣告,再透過部落客的刊登,若是該部落格裡出現相關的關鍵字就會出現相關的廣告。以BeautyBeta-Cosmeceutical為例,會在AdSense欄位裡看到相關的整形外科或是購物網站的廣告,像是生產脂漏性皮膚炎搭配用藥的保養品製造商dermalogica的關鍵字廣告,或是這裡,關於咖啡的文章就會出現一些咖啡店的關鍵字廣告。如果部落客要獲得收入就必須透過閱覽者的點閱甚至在該網站有消費行為才可能從Google分得幾美分的收入,以一個不是很熱門的網站,要在一年內就拿到Google的支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當然也有部落客互相幫忙,你幫我點,我就幫你點,結果Google還是抓出來,通通取消掉當月收入-這是很公平的一件事,要賺錢就賺得光明正大些。當然還是有人對Google的政策感到不滿,去年我就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件,目的是要控告Google AdSense的,內容沒仔細看,但大概就是希望使用AdSense的人能反抗Google的政策,剝削使用者之類的。 使用Adify最大的好處就在-廣告主可以直接向部落客買廣告,很誘人吧?透過部落客在部落格裡所提

愛用Google Talk的七個理由

沒有在幫Google Talk打廣告,只是比起MSN起來,我比較喜歡使用它。比較熟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太愛用IM軟體,因為一直覺得,如果真的忙,何必要在MSN暱稱上掛著忙碌?誰真的關心你有沒有在忙?誰真的關心你心情不好?有的公司為了防止員工把公司機密外洩(老闆是豬頭並不算是機密),也透過網管把這類通訊軟體的port給關掉。 在MSN、Yahoo Messenger很紅的時候,還有不少報章雜誌在稱讚這類即時通訊軟體可以減少溝通時的成本,可以直接和客戶做連繫溝通-可是,有多少人能夠透過「文字」來表達正確的語意?連面對面溝通都能詞不達意了,不是嗎?之後有人靠著畫這些通訊軟體所使用的小圖示發了財,從此一句話裡可能會出現一堆圖案。常常看不懂對方要表達的正確意思是什麼?這樣真的有裝到可愛嗎?正的比較貼近對話者嗎?最討厭的,是那三秒一跳的廣告真是種視覺上的干擾,網頁上不要看的廣告可以用Firefox用ABP擋掉,即時通訊軟體上的廣告好像沒得選擇。 MSN並不是我第一個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五專時就開始用ICQ,不過也有很慘的經驗,我的電腦就這麼給人家開了後門。後來在大學時,MSN對我而言是一個工具,因為學校在淡水,不少同學是通勤生,有時候分組報告需要討論時,有的同學接下來還有課,有的同學早就離開學校,大家約一個時間一起上線討論,還算是個不錯的工具,但是,詞不達意是一回事,就算有群組討論,還是另開視窗和別人討論有的沒的事,更別說只要坐在電腦前就受不了網路其他的誘惑,有的人邊打電玩邊討論,有的人邊逛購物網站邊討論,有的人和其他人聊天打屁忘了在討論的主題…一點效率也沒有。悶在辦公室的時候,還準備了兩個MSN帳號,一個上班時用,一個在家裡用,也許我有迫害妄想症,我沒辦法相信辦公室的電腦,只要是「公用」電腦就會讓我疑點重重。 有兩年的時間我都不怎麼開MSN,真的非必要才會開,在 Skype還沒那麼紅的時候也曾裝過,通訊良好,不過那個年代還沒有那麼流行透過即使通訊來傳語音,而且影像和聲音通要傳遞的話,頻寬要夠。 不知不覺,即時通訊軟體已經變成辦公室必要軟體,還是有人堅持不使用IM,我算是被說服了,不過,我選擇了Google Talk,原因如下: 整合到自訂首頁裡 -Google的自訂首頁現是是我開啟瀏覽器後的首頁,在登入後就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看的訊息,而且現在還可以自訂佈景主題哦!這比起P家亂七八

[音樂筆記]新世紀音樂 New Age music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我所聽的音樂有三種:古典樂、新世紀音樂和電台播放的輕音樂,有些像是Hagood Hardy的作品,但是對什麼都不知道的我而言,是把新世紀音樂放在古典樂這個項目裡的,直到讀了五專才了解這些音樂有很大的不同,也了知道原來有那麼多輕音樂是 Hagood hardy 的作品。 關於New Age music,在 維基百科 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新世紀音樂(英語:New Age music)又譯作新紀元音樂,是一種在1970年代出現的一種音樂形式,最早用於幫助冥思及潔浄心靈,但許多後期的創作者已不再抱有這種出發點。另一種說法是:由於其豐富多彩、富於變換,不同於以前任何一種音樂;它並非單指一個類別,而是一個範疇,一切不同以往,象徵時代更替詮釋精神內涵的改良音樂都可歸於此內,所以被命名為New Age,即新世紀音樂。 就像其他的音樂一樣被分為許多樂派,許多知名的音樂家都屬於New Age music,像是Enya、Bandari、George Winston、Kevin Kern、Secret Garden…等在台灣都很有名的樂團或是音樂家,只是新世紀音樂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不耐聽。 所謂的「 不耐聽」不是說不好聽,而是在第一次聽到時可能會有流淚的感動,但重覆聽多次之後,可能會厭煩,更慘的是,許多作曲者的音樂都是同一個調,不管出了幾張專輯,就是同樣的調,同樣的作曲方式,除非是真的很著迷於一位作曲者,否則個人認為只要買一張精選輯即可。 五專時我很喜歡一位英國的新世紀音樂作曲家 Mike Rowland ,他的專輯命名都與「精靈」有關(這的確是會吸引我購買的一個原因),購買的第一張專輯是Titania,這張專輯應該在台灣不容易找到了,只有四首曲子的Titania使我感動了一整個下午,只是很單純的鋼琴演奏,之後我又買了幾張他的專輯,像是The Fairy Ring、Silver Wing、Magical Elfin Collection和交響樂版本的The Fairy Ring,另一張And So to Dream是一直買不到(剛才忍痛在Amazon下單了),最後我只留下The Fairy Ring、Titania和The Fairy Suite這三張專輯,其他全在二手市場賣掉。他的作品都是鋼琴演奏,但有一種故事敘述的感覺,和David Landz的音樂不一樣,不知道有沒

Color Life

人的臉上應該要有多少種顏色?會出現哪幾種顏色?我愈畫愈覺得奇怪-人真的會把這麼奇怪的顏色塗到臉上去嗎?彩妝真是門很深,又莫名其妙的學問。

[GVO]第一篇在GVO的翻譯文章

偶爾會讀一些英文小說或短篇文章,之前看到了關於 GVO 的翻譯計畫,信心滿滿的加入了這個計畫,試著翻譯一些文章,為這樣的全球組織提供一點心力,不過第一次翻譯文章就吃到苦頭了,即使只是短短的一篇。 GVO 的全名是 Global Voices Online , 是由 Ethan Zuckerman 與 Rebecca MacKinnon 所創始的組織,詳細的資訊可以參考以下: Global Voice Online 全球之聲 關於全球之聲 什麼是GVO翻譯計劃? GVO全球之聲在地化小組 - Google Group Beta 在台灣,這個組織的發起人是 Portnoy 將GVO網站上的文章翻譯為中文。對於習慣用wiki的人而言,應該蠻容易上手的,我還不習慣使用wiki,所以只是將文章翻譯好後貼在Google Group裡,請他們代為幫忙校稿及上傳。 以下是我第一篇翻譯的文章: 牙買加: 在貧民區賺點外快 原文: Jamaica:Earning a quick dollar in the ghetto makeover 作者:Geogia Popplewell 翻譯:rungheng 校稿:Portnoy 最後有一句話是這樣的: Give a gyal a brush an’ she paint for a day. Give ‘er a heducation, a microcredit loan, a clean and safe environment. 我記得紐約地產大亨 Donald Trump 有說過類似的話,雖然是類似內容,但我想不起來該怎麼翻,這算是我們常說的「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嗎?後來我還是按照字面去翻譯了。這個翻譯活動還蠻需要人來幫忙的,網路上高手眾多,大家有空就多幫幫忙吧!幫忙翻譯、校稿和宣傳,裡面不只英文,我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翻譯文章和聯播。 Tags: GVO , translation , Jamaica

[reading]讀莫泊桑的流浪者

講到莫泊桑,大家第一個反應會是《脂肪球》或是《女人的一生》這幾篇著名的長篇小說,也會反應他是法國的短篇小說之王。在志文出版社所出版的一系列的,莫泊桑的翻譯短篇小說裡,在小說開頭的譯者序或是編輯序裡都有對他的文章風格與不同時期的著作做詳細的介紹。 很喜歡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雖然讀的是中文翻譯版,但同樣能感受到文字中的世界,雖然不致於流淚,但也會有深刻的感受。他的小說內容口味其實蠻重的,但也是人性寫實的一面,就現代的眼光看起來,有點像是每天所見的社會新聞內容。 昨夜睡前把「流浪者」這篇故事重新讀了一遍,大意是說一位二十歲的木匠因為家鄉沒有工作,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離開家到法國中部找尋工作機會,從原本的木匠到後來什麼都做,但運氣很不好的,找到工作的機會是零,他只好四處流浪。 他來到一處村莊,卻因為他四處為家而被趕了出去,沒人要給他工作。最後生理上的需求使他失去了理性,他跑進村民家中偷竊食物,因為喝醉酒而性侵了一位女僕,酒醒後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害怕及悔恨而想逃跑,卻因為酒精的副作用而昏倒在路邊,最後還是被村長關進牢裡。 看著這位因長期失業而犯罪的木匠,以及近日來的金融風暴、不斷聽到的裁員消息、人力銀行裡的職缺數,還有,一直找不到一份能讓家人放心的工作…這些事情都讓我想到一件很恐怖的問題-台灣又面臨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了嗎?還是循環性失業( cyclical unemployment )?又或是兩者同時出現? 所謂的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簡單的說就是當整體的經濟體系因為結構的改變,使部份勞動者無法配合職業的工作位置及應具備的技術條件而導致失業,因為缺乏當。時經濟體系所需技術而面臨失業的人被稱為失業核心( hard-core unemployment )。經濟學家所提出的解決方式是藉由第二專長或是在職訓練來減輕或改善這樣的情況。循環性失業( cyclical unemployment )則是指因為景氣循環波動而出現的失業情況,當經濟景氣時,失業率低;經濟蕭條時,失業率高。 台灣之前所面臨的結構性失業是因為資訊化,也就是政府提倡e化產業的那個年代,許多企業裡的員工面臨一場衝擊,下班後要去補習學如何使用 Windows 、 Office ,如果不願意學習就會被公司淘汰。在那樣的年代裡,會操作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