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全台灣有多少行動通訊基地台?

其實是呼應之前交通部為了縮短偏鄉的數位落差,打算對中低收入戶及弱勢族群提供相關補助方案的 新聞 ,所以想找關於行動通訊品質的調查資料。 先從目前已開放的資料開始,目前僅查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通傳會)在政府開放資料平台上所公布的 行動通信業務基地臺統計(區分縣市) 資料,資料的統計期間為2016年11月。 觀察統計得到的結果: 台中市為全台灣基地臺數最多的地區,共計有13,011個基地台(原以為是台北最多,其次是新北,但沒想到是台中最多)。 台北市的基地台數低於新北市。 六都的基地台數都排在前面。 資料: https://goo.gl/tW7XAY 圖表: https://goo.gl/iMFqlt 沒有加上資料標籤的原因在於使圖表過於混亂,雖然有互動模式,但目前也不是我最喜歡的呈現方式,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再重新製作。

也是習慣旁觀他人之痛苦

在參與幾堂 NII 與 台權會 所辦理的的網路治理課程裡,總是不時被提醒: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永遠是 WINNER TAKES ALL . 只要有第一家服務出現,就別想當第二,因為不會有第二。 當Dropbox出現後,有提供 30GB免費服務的 COPY,最後出現了Google Drive(不談台灣的Hinet什麼的)。最後,COPY的服務收掉了,Dropbox雖然最初是由病毒行銷打下市場,但近期除了資安問題一直出包外,它也不再是當初的獨角獸。我甚至覺得Google、Amazon會在家用市場開戰,勝利者就可能的雲端儲存會把整個市場吃掉。 也許有不少人聽過Hotmail,這也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郵件服務,剛開始申請時還有10MB的郵件空間,也是透過病毒行銷的方式拓展使用者市場,但當Google Mail(現在的gmail)出現,Hotmail服務也消失了,日後是否還有郵件服務,可能還未確定。

關於UBER與稅務議題的討論

其實我一直不敢一個人坐UBER。剛才與朋友關對於UBER要不要繳稅、對國內計程車衝擊的相關討論: 這對計程車司機來說就是市場機制而不全是政府管制的問題。消費者有權力選擇他們要坐的車,風險是消費者自己承擔。 現行計程車業者可以想想要如何增加消費者對自己的需求,例如下大雨時一定叫得到車、酒醉時可以安心的替代架駛服務。 政府的管制是保障駕駛和乘客的安全,這才是UBER不願面對的問題。 市場競爭不應該單靠政府干涉的。

感受大數據的威力

小時候和家人外出,學會如何看地圖找方向。在爸爸的腦海裡有一個自動導航系統,當高速公路塞車時,他會從最近出口離開高速公路,找到其他的替代道路,帶我們到達目的地,減少塞車時所受的痛苦。 爸爸教我的一句話:路是長在嘴巴上的,不知道路時,就下車問店家,如檳榔攤、小吃店。 之後出現了車用衛星導航軟體,在車上架個小型面板或機器,設定好目的地後,導航軟體會規劃路線,帶用路人到達目的地。初期最常出現的社會是:車子開入田中、掉入水溝中、開入窄巷或市場、夜市中進退兩難。 有了這些車用導航後,駕駛人都十分依賴它,也不曾再看人下車問路了,但我也沒看過哪個駕駛像爸爸一樣,只要方向沒錯,就可以透過省道、縣道帶我們回家。

也聊聊 FinTech

早餐前來想想,關於 FinTech 在台灣的發展: 不能只看單一國家個案。 中國發展的好,有三個原因, 一是因為當地銀行辦事效率不佳,二是地方太大,不是每個人都有半天的閒時間去銀行又花時間在交通上,三是政府支持,至於中國政府是怎麼樣,大家都很明白。 再來是非洲國家,發展的好也是為了防弊,但最大的一個原因是他們沒得選擇,同時他們在通訊技術上發展的好,充分利用了這個優點。最近看到應用是透過區塊鏈技術進行房地產交易。

機器人生的現在與未來

昨天去三創看了pepper 應用的決賽。因為個人因素只看到下半場,意外的是其中一組還是認識的朋友,自己一個人完成幼兒照護程式與智慧家電的應用開發。 聽其他朋友介紹 Pepper,因為已將必要的程式模組化,所以之後的市場重點會在開發應用程式,也因為基本程式皆已模組化,所以應用程式的開發門檻都會降低許多,而且使用的程式語言是容易入門的python ,所以在未來會是重點市場。 下半場的發表應用範圍不外乎在照護、取代第一線服務工作人員的,較難得的是看到所謂商業化的應用,例如獲獎的第一名隊伍是讓 Pepper 結合頭戴式裝置應用程式進行銷售及獲取使用者資料、進一步製造病毒行銷,而且是建議在機場時時都要應付來自各國、各時區有客人的免稅商店使用。 從另外兩組與照護相關的應用是與失智老人、遲緩兒的教學與互動。從這些應用都可以看得出來,如果連結上網路,就可以進行遠距照護及醫療的相關應用。

政府真的需要製作網站嗎?

在讀過 美國數位服務腳本 之後,政府部門網站的存在性問題似乎也迎刃而解。從建置政府網站到維運政府網站的工作經驗中,從地方機關網站、計畫網站、部門網站,到初步瀏覽最近公布的第二屆政府網站競賽 得獎作品 ,深刻的體會到: 民眾需要的是政府服務平台,而不是政府網站: 人民需要的是可以信任的資訊來源,政府網站上的資訊應該都是可信度較高的訊息、每個人都可以了解的內容,即時、正確、可追溯的政府資訊,是人民所需要的。 需要減輕民眾在取得資訊時的負擔: 訊息管道眾多,統一的訊息公布網站是必要的。目前在台灣,可以透過政府入口網,依照不同的主題來取得相關的政府資訊與所需要的服務,而不是透過找尋相關部門再至該部門網站取得自己需要的服務。 透過網路推廣政策是必要但非唯一管道: 如前所言,人民需要的是服務,而不是政策廣宣或是部門形象網站。民眾希望在網站上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務,政府可以透過網站、各種行銷方式來推廣政策,但門網站不是政策推廣的唯一方式。許多政府部門會落入行銷的迷思中,認為網路行銷會是政策行銷的唯一方式,卻忽略了政府與商業公司的不同性。政策是對全國人民,應該透過各種方式推廣,網路推廣是因應時代與科技改變所必要的管道,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站在人民的需求提供服務而不是建置政策廣宣、部門形象平台: 在文章的開頭有提到,政府部門的網站分為很多種,但目前有不少網站對民眾的需求可能還不如提供一頁索引,讓民眾知道自己有需求產生時,要去哪裡找到服務窗口來得便捷,從今年的政府網站賽中可以觀察到,都是以民眾需求為出發點所建置的政府網站,而不是以部門本位角度所建立的網站。 網站是否能滿足不同語言使用者的需求? 因應不同語言的需求,每個語言版本的頁面資訊與服務是否一致?部門內部的雇員是否了解自己部門網站的內容?是否具足資訊能力管理及維運網站?有無足夠的網路行銷能力與公關能力去面對網路社群?就網站的永續性來看,部門內部有無足夠的預算去維護不同語言版本的網站,使政府資訊達到一致性、正確性、即時性? 政府部門應該專注於提供即時且正確、可信度高的資料讓民間應用: 在捷運車廂中看到台北市政府的新版 旅遊網站 上線了,在廣告文宣上除了打上網址,還特別提到與知名旅遊評論網站 TripAdvisor 合作。對一個非台灣籍的旅客來說,他在來台灣前可能已先瀏覽TripAdvisor網站或讀了 Lonel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