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讀《惡血》(Bad Blood)

想必不少人對《惡血》(Bad Blood)的主要中心人物 Elizabeth Holmes 和 Therano 公司的事件主軸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媒體、影視圈的渲染下,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注意力。 忘了自己是在什麼時候看到 Elizabeth Holmes 在 TEDMED 的演講,但對於她的風采、眼神裡的光彩,還有為了克服自己與不少人對針頭的恐懼而投入研發,而我也相信她會完成她的理想。 如同新聞報導的內容,她演說中所談論的技術與設備,在現階段是很難達到的,可能是個不錯的理想,但實現這樣的理想需要各種專業領域的技術和設備,也許還得加上「時間」才有可能完成。 當媒體已經把她拱上幾乎下不了台的局面時,如我們所知的,說了一個謊就得撒下漫天大謊才能掩飾前一個謊言,當謊言被戳破時,是各種負面評語就會直接衝著她,而且是不留情面的。 其他的請大家看書、找其他人對這件事的評論或是進電影院享受娛樂效果吧!

關於2018年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

2017年辦理了 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aiwan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以下簡稱 TWIGF) 後,陸續也有許多單位或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論壇中的 Multi-stakeholder Steering Group (以下簡稱 MSG),TWIGF 今年也舉辦了幾次座談,努力讓台灣的民眾了解什麼是「網路治理」和與其相關的範疇,並持續舉辦會議讓與會者透過親身參與,體驗與了解什麼是「網路治理」和「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 TWIGF 在 2017 年的主題是「數位衝撞之契機 – 經濟、安全與人權之和諧發展」並將子議題分為:數位經濟、網路安全及網路人權,參與者約有兩百多人也刊登上《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Watch(GISWatch) 2017 Special Issue - Internet governance from the edges: NRIs in their own words 》,藉由此機會讓國外的讀者了解台灣網路治理的發展狀況。 網路治理論壇的精神:對話才是重點 不同於台灣習慣的研討會、座談會模式,主持人或與談人可能會準備大量的投影片向參與者簡報。TWIGF 會議裡有主持人、與談人和參與者三個角色,與會重點是主持人、與談人、台下參與者三方針對該場次主題的對話,並非與談人的個人演講;三方可能分別在不同領域裡有不同的專業,依照主席宣布的議事規則進行討論,沒有多餘的簡報與演講,在該場次 60 至 90 分鐘的對話時間裡,透過「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找到彼此對議題的共識。對話可能包括了爭論、對談,參與者都是熟悉該議題或對議題有興趣,在彼此尊重與包容的前提下發言與討論,透過對話形成共識。

聽詹宏志先生演講記:從PChome的故事一窺台灣電子商務前景

因為工作因素,筆者曾經在幾個場合邀請詹宏志先生演講,但沒有昨天聽他闡述自身經驗那麼精彩;從他的經驗之中,我們可以一窺創業者在台灣網路科技發展期間的歷程。 六月七日下班後,我連忙趕到光復南路去聽詹宏志先生的演講;因為,PChome 在我個人的網路消費經驗裡,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PChome和博客來這兩個平台,是我網路購物生涯中最重要的兩個電子商務平台:博客來是我發著抖按下滑鼠、下了第一張訂單的平台;而PChome則成了我後來在網路購物中重度依賴的網站之一。 我除了用過奇摩拍賣外,也有段時間常在露天拍賣上購物;我不買天貓、淘寶、Zalora或Lazada,而 Yahoo!奇摩(現在的Oath)有嚴重的個資外洩問題。 因為我不喜歡四處留個人資料,所以也會選擇儘量在 PChome 或是博客來網站上購物。PChome旗下的平台很多,有一次整理了 PChome 的其他服務 ,發現在台灣網路零售與服務的發展上,PChome的確是一家不可缺少的重要關鍵企業。

生活裡處處可見的網路治理議題(1)

以往在談論電子治理、電子化政府、推動政府開放資料、公民參與,或是主張程序透明、當責、數位經濟發展⋯等議題,這些都屬於末端應用,而非基礎端或是在推廣這些議題時都少了一個支撐它的基本主軸。 從2016年開始參與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之後才豁然開朗,原來這些網路應用層面的議題,都在國際間稱為「網路治理」的框架內。藉由之後實際參與活動、工作小組,從台灣到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摸索與體驗什麼是「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Multistakeholder Machenism)」,到基礎概念的網路發展歷史、網路治理論壇的歷史與基礎建設,於是才知道,原來這麼多年來都在看應用而忽略了網路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台灣的政黨政治為了讓民眾快速的看到經濟發展政策的成效,大多著重在應用層面的議題,例如:

從總統盃社會創新黑客松來看所謂的數據化思考、公開、透明的流程

最近一直在想要用什麼案例來解釋這三個議題: 數據化思考 由下而上(Bottom-Up) 公開透明的流程 在 OECD 的 Digital Government toolkit 裡第一個原則就是「開放、透明和包容 (Openness, transparency and inclusiveness)」。雖然在網路治理論壇裡看到許多執行的案例,但對不了解「網路治理」是什麼的網路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很難讓這些人對這樣的議題點燃興趣。最近看到「總統盃社會創新黑客松」,有一百多隊報名,也公布了二十組入選名單,但很剛好的可以拿來作為這三個議題的案例。 數據化思考 同樣也是 Digital Government toolkit 中的第三個原則「在公部門裡創造資料優先的文化(Creation of a data-driven culture in the public sector)」 政府已逐漸將資料視為戰略性資產。 資通訊技術促使社會生產、儲存、處理和共享數據的能力呈指數性的增加。 使用資料可以支持在公部門的政策決定和服務設計與執行。 在公部門裡創造資料優先的文化。 同時 McKinsey 在2016年的「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through digitization 」中也提到了: 大數據可以利益於公部門中的國防、公共安全、健康和其他領域。 透明可以強化大眾對政府的信任和公民參與程度。

參與 APRICOT 2018 心得 (4)

2月25日早上在 Swayambhu 的日出 在大會所安排的 Meet APNIC EC 裡,還遇見了許多 APNIC 的職員。 TWNIC的 Kenny Huang 執行長同時也是APNIC 的EC,在這次的會議裡,因為他的介紹,見到了 APNIC Foundation 的執行長 Duncan Macintosh,聊到了關於台灣的稻米,他也曾因為這個計畫來到台灣與農委會的長官交流,他也談到了台灣有著極優良的稻米種原和種子庫,他也期待著與相關計畫的人有所聯絡。另外也是 APNIC Foundation 的計畫負責人,同時也是 APrIGF MSGs 成員的 Sylvia Cadena,最近被選為 IGF 2018的 Multistakeholder Advisory Group (多方利害關係人諮詢小組,簡稱 MAG)成員。 在 APRICOT / APNIC ,沒有網路與實體世界之分別,任何一個網路上的意見,都會被聆聽著。在APNIC 的業務介紹時,談到了APNIC 所做的各種線上教育方式,例如透過 Adobe Connect 的即時線上教學也有線上教育學院APNIC Academy和相關的文件。由於去年大量的在使用各種網路學習平台,所以我寫了一點點心得在 Twitter上,希望APNIC Academy 的互動性更佳。這個場次結束後,也被找去實際討論了關於提升「互動性」的建議。他們與參與者有更實際的互動,當下討論並要求建議,不會讓人有網路、實體兵分兩路的分別,更不會有被監視的感覺,這點我想這是台灣政府目前還學不到精髓與其美感的地方。

參與 APRICOT 2018 心得 (3)

會場大廳 人脈與資訊的交流與建立 在 APRICOT 2018 裡,較以往參與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次直接去向以往只在網路上共事的朋友們見面。在 IGF 、 APrIGF 裡,有許多人可能都只在線上會議時出聲,討論事情,真正要見面時,可能是IGF、 ICANN 或是像 IETF 、APNIC⋯⋯等會議才有可能見到本人,但見到本人還不見得會有印象,大多數的人在腦海中存有的是某個名字的網路身份,而不是本人,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這些人也多在這個領域裡流動。 現在流行的一個名詞「斜槓青年」其實早在網路領域裡出現。這些人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員工,但同時是ICANN某個組織的成員,也可能是 APNIC 或 APNIC Foundation的職員,同時又兼任著 rIGF 或 IGF 的 MSG,所以會看到這些人會同時出現在:ICANN、APNIC、IGF 或 rIGF的會議裡,散布在世界各地,平均可能每兩個星期就開一次網路會議,但有些人在一年裡可能實際見面不超過100天。所以遇到有機會見面時,通常都會儘量找機會見面。 在這次的機會裡,也實際的與 APrIGF 2018裡其他的 MSG成員見面,也見到了 ICANN、APNIC、 ISOC 的成員。實際見到的感覺又很不一樣,使用網路工作的確能解決地域性的問題,也能讓不同的人透過網路來提供自己的專業,然而面對面的交流提供了「人」的溫度。 APrIGF 2018 MSGs 在會場合照,圖片來源: Jia-rong 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