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你會讓你的孩子參與網路治理活動嗎?

在聯合國 IGF 會議結束後,只有再回頭參與「網路安全最佳實踐論壇」 (BPF Cybersecurity) 的一次會議和昨天晚上的 NRIs 線上會議。

NRIs 是「國家、區域倡議者」( National, Sub-Regional, Regional and Youth IGF initiatives ) 的討論群組,裡面有來自全球各區域、國家層級的網路治理論壇的參與者或是多方利害關係小組的諮詢委員、秘書處等,都在群組中為全球的網路治理論壇舉辦型式、主要議題提供意見與協助,同時也與其他區域或國家的論壇相互協作,聯合國 IGF 的秘書處也積極的參與 ICANN 的會議、規劃每年舉辦大會時,各國 IGF 在 NRIs 的宣傳文件...等各種規劃,可以算是接觸各國、各區域 IGF 關係人們的場合。所有國家的 IGF 會透過郵件群組進行討論、告訴大家自己進行 IGF 的時間,NRIs 就會記錄在聯合國 IGF 的官方網站頁面上。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成員所以不會顯示在頁面上,對網路治理議題有興趣者都可以參與線上討論。

台灣其實還是有人參與聯合國 IGF,只是不便高談闊論,對聯合國 IGF 來說,我們就只是亞太地區的參與者而已。

在簡短介紹 NRIs 後,來談談昨天晚上我們討論了哪些議題?我簡單的記下幾個討論時間較長且大家提供較多意見的議題,最後會有個問卷在文章下方,有興趣的人可以至 Telegram 的討論頻道 Let's Talk About IG 一起討論。

2021年聯合國 IGF 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辧,並積極鼓勵小朋友、青年參與網路治理會議

聯合國 IGF 多辦在每年第四季,歐洲天寒地凍的時候。2017年在瑞士、2018年在法國、2019年在德國,今年的聯合國 IGF 本來就是要在波蘭的卡托維茲 (Katowice) 舉辦,但因為疫情影響,改為線上會議,全球連線參與。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有些人如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因為封城、隔離,而多天沒有整理儀容,有些人則面臨居住地點網路品質不佳、頻寬不足的挑戰,還有各地時差問題,有些國家還在凌晨深夜,有的國家正處於日正當中。

經歷這一年的挑戰,明年 (2021) 的聯合國 IGF 會實地舉辦,昨天晚上的會議中也公布了頁面和官方推特 (Twitter) 帳號 @igf_2021

波蘭的主辦單位從 2019 年起就積極的提倡要讓青年、小朋友參與網路治理論壇,就算 2020 年改為線上會議,他們還是準備了一系列的 yIGF (Youth IGF) 活動和線上研討會,並且在正式會議前還有再開一次 yIGF 會議。例如,在12月17日台灣時間晚上 11:00 就有一場利用 Google Meet 為年輕參與者準備的線上會議:Way to Katowice,線上會議連結

昨天晚上的主辦方除了討論到明年可能是實際面對面的會議外,也可能是混合型的會議,總之一定會在波蘭辦理,而且因為青年、小朋友是現在及未來網路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原生的使用者,不是數位移民,所以一定會找青年和小朋友們參與,會先為他們進行一系列的網路研討會,再讓小朋友們到會場去參與、實際感受國際網路治理會議,如果對特定議題有興趣,再區隔不同的議題參與者,引導他們到各議題的 BPF 會場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這種作法突破了以往我們總認為網路治理議題艱澀難懂的那條限制,也不會先入為主或倚老賣老的自認網路治理議題一定要對歷史發展過程熟稔的人、政府官員來談,而是以小朋友、青年的立場、視角出發,讓他們知道國際間有這樣的討論活動,日常生活裡接觸各種與網路相關的事務,都可以在網路治理論壇討論。也許現在不會有興趣,但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種子,日後孩子們也知道要如何透過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來討論事情、這個機制的重要性是什麼。

亞太地區則由 DotAsia 所支持的 NetMission 計畫也是在培訓有興趣的年輕人參與亞太區、全球網路治理活動,附帶一提的是 DotAsia 也支援了 IGFSA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Support Association) 的相關活動。

聯合國的數位合作 (Digital Cooperation) 持續在進行著

2018 至 2019 年間,聯合國組織了高階數位合作專家小組(High-level Panel on Digital Cooperation)並收集各種意見與各國的討論會議,在 2020 年提出了聯合國秘書處數位合作的路線圖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Roadmap for Digital Cooperation),並提出了以下 8 個重要領域,列在以下:
  1. 全球連線 Achieving Universal Connectivity by 2030 / Global Connectivity 
  2. 推廣數位公共財 Promoting Digital Public Goods to Create a More Equitable World / Digital Public Goods 
  3. 確保數位包容 Ensuring Digital Inclusion for All, Including the most vulnerable / Digital Inclusion 
  4. 強化數位能力建構 Strengthening Digital Capacity-building / Digital Capacity Building 
  5. 保障數位人權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the Digital Area / Digital Human Rights 
  6. 支持全球在人工智慧科技的合作 Supporting Global Coopera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7. 推廣信任和安全的數位環境 Promoting Trust and Security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 Digital Trust and Security 
  8. 為數位合作建立有效的架構 Building a More Effective Architecture for Digital Cooperation / Global Digital Cooperation 
聯合國 IGF 秘書處也提到了,NRIs 其實就是全球 IGF 合作的基礎,也就是數位合作的基本模式,多方利害關係人的討論機制、討論機制的透明度、各國的網路治理論壇參與者在這個群組裡不斷的對話,其實就是一種數位合作的基本原型。在這次的線上會議裡,也知道聯合國 IGF 秘書處將成立 NRIs 觀察台,也被授權與聯合國秘書處依其數位合作路線歷程保持對話。

如何提高政府部門參與聯合國 IGF

聯合國 IGF 秘書處提到了,在2018、2019年時,聯合國 IGF 的討論議題多與網路安全、信任、數位包容、資料保護為主,安全的網路環境更是連續了多年的重要議題,到了 2020 年,因為 COVID-19 的影響,各國才發現自己國家內部仍有數位落差、仍有數位轉型需求的情況,所以在 2020 年的會議裡多是在討論這樣的議題。

如何讓政府部門能實際參與聯合國 IGF 其實是較困難的議題,畢竟聯合國的法律並不真正對該國政府的法律具有影響力,也不像各國簽訂的協議一樣具有實質的法律效力,所以各國政府較不熱衷於聯合國 IGF。這個情況不同於台灣政府相關部會都會派人觀察社群裡的討論或是以個人的身份去參與台灣網路治理論壇 (TWIGF),或是積極的透過社群傳播來推廣政策,台灣政府相關部會的官員在這方面的表現真的是很正面的廣納民意,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官方身份參與聯合國 IGF。

由於網路治理論壇是採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所以需要民間社群、技術專家、學術研究單位、媒體、政府部會 (經濟、外交、國防安全...等),各種角色的人參與,但每個角色若是聚在一起又各自堅持著本位主義的話,其實也無法達到有效的溝通。

微軟 (Microsoft) 目前在聯合國成立一個與聯合國溝通的窗口,主要代表是來自於奈吉利亞的 Daniel 。他預錄了一段影片,表示微軟在聯合國的團隊會與聯合國共同維護安全的的網路環境,並協助各國進行數位轉型。但有一段影片因為技術問題,大家都沒聽到他要說什麼,大概只有會讀唇語的人才知道了。

你的 IGF 網站和活動有考量到身障人士的需求嗎?

我在 2008 年到 2016 年因為職務的關係,所以接觸了「無障礙網站」(提高網站可近用性) 的相關領域,但也僅止於讓網站可以通過基本的 Accessibility 檢核標準。離真正便利於身障人士使用,應該還有一大段距離。

自 2017年實際參與 APrIGF 的活動時,已經有 MSG 成員主動提醒要注意:

  1. 網站是否可近用?例如視障人士可以不需要依賴鍵盤或滑鼠就能瀏覽網站?
  2. 舉辦會議的場地是否是友善環境?例如地上有無導盲磚、走道是否寬敞、是否無阻礙物方便通行等。
  3. 到了 2020 年的 APrIGF,因為是線上會議,所以成員會再提醒是否可以提供手語的服務?是否提供字幕?是否提供翻譯?我記得至少有一個場次是有手語翻譯人員在服務,主要的議程也會有字幕,而 Zoom 也有提供人工智慧的字幕服務 (準確度尚可接受)
這其實也符合聯合國數位合作發展的目標,「Leaving No One Behind」。不止是讓全球每個國家都能上網、有效的連結與參與,同時也是讓所有人在使用網際網路服務時,不會遭受任何障礙。台灣在友善環境上做得也不會太差,政府網站也特別強調要符合「無障礙網站」規範,其實也是不錯的範例。

緬懷 Marilyn Cade

在剛參與 NRIs 會議時,我對兩個人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 Marilyn Cade ,一位是聯合國 IGF 秘書處的 Anja Kengo。我常在線上會議裡聽著 Marilyn Cade 對 IGF NRIs 的期許和指導,有時聽到睡著。Marilyn Cade 也會主動問一些開發中國家的參與者是否需要 IGFSA 的協助去參與聯合國 IGF 的會議。我在 2019 年日本神戶舉辦的 ICANN 64 會議大廳中看見她和另一位參與者談話,僅對她點了點頭,她並不認識我。另外一次是在 DiploFoundation 的線上會議,她開了視訊,結果她的貓爬過她的頭頂,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她給我的感覺是就 NRIs 事務上,她是十分嚴格的人,讓 NRIs 從散沙到凝聚向心力,但她私底下似乎又十分溫暖。

在聯合國 IGF 2020 舉辦期間,一位 MAG 成員藉由討論群組通知大家,Marilyn Cade 於德國柏林病逝,也傳了一段她在病床上給大家的錄影,她心心念念的,就是 NRIs,她說,當治療好後,她剛好可以去參加 IGF 2020。她過逝的消息真的太突然了,所有人像是被炸到一樣,連我都呆住了。聯合國 IGF 為 Marilyn Cade 做了一個紀念頁面,讓大家可以線上緬懷、感謝她:In honour of Marilyn Cade,在昨天會議的開頭和結束裡,大家都感謝她對聯合國 IGF 的付出。

你會讓你的孩子參與網路治理活動嗎?

台灣是有言論自由的國家,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參與網路治理會議。

有次我去北部某所大學分享我參與網路治理活動的經驗,台下的學生問了我與他們最切身相關的問題:「參與網路治理會議,對我未來的職涯有什麼幫助?」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將畢業的學生都會問的問題。事實上,光只有「網路治理」四個字,很難想像未來的遠距醫療、資料傳輸,都是網路治理的範疇,也很難會想想在偏鄉醫療時,網路傳輸速度、頻寬若無法達到即時性的話,對未來診療或是手術會有什麼影響?當有些醫生認為 IBM 的華生可以準確協助他們診療癌症、日後遠距操作手術工具的風險、人工智慧進行診療的倫理...這些都和網路治理相關。如果再年輕一點的孩子,小朋友們如何在網路連線遊戲、網路社群裡保護自己?家長要不要給小朋友智慧型手機或穿戴式裝置?監視嬰幼孩童的網路連線裝置真的只有爸媽在看嗎?這些都需要提早讓網路原生族群們了解網路亦能載舟也能覆舟的能力,讓網路原生族群保護自己、為自己爭取權益,這也是我認同波蘭主辦方鼓勵孩童參與網路治理活動的原因。

最後,請大家幫我填個問卷,您會讓孩子參與網路治理活動?如果有相關的意見,也可以到網路治理資訊的討論頻導裡討論。謝謝。



Title Image by StartupStockPhotos from Pixabay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Power and Information in Digital Governance: The Influence of Tech Giants and the Challenges of Media Literacy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organize a team or invite panelists to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in APrIGF 2024. I have listed some interesting issues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send proposals to APrIGF 2024 or anyone who wants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in any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 As an observer of the internet or digital technolo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 raise my concerns about how the government regulat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of tech giant companies and how people enhance media literacy. 1. The Tech Giants may control our lives and be stronger than the government.  Last year, Microsoft announced plans to invest 2.5 billion pound 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in the UK. Of course, The UK government welcomes the investment. Any government welcomes foreign enterprises' investment in emerg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cyber(AI or internet)security, talent education, semiconductors, or other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K Competition Marke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關於大家在討論的數位經濟

2017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台灣的立法院裡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國民黨的許毓仁委員召開了第二次的「數位經濟基本法」草案公聽會,另一件事則是民進黨的余宛如委員等11人,成立了「 立法院數位國家促進會 」。配合了年初行政院科技會報所發布的「 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DIGI+) 」,可以感受到新政府積極想要有所作為的各種行為。 台灣各方對於「數位經濟」的定義,一直都是模糊、充滿不明確、僅提供大方向的描述,但若要立法,法律是需要明確定義的規則,模糊的方向可能會導致行政資源的浪費,在日後也可能對於整體社會發展有不利的未來。 從定義來看,先查尋維基百科: Digital economy refers to an economy that is based on digital computing technologies. The digital economy is also sometimes called the Internet Economy, the New Economy, or Web Economy.  「數位經濟」是指基於數位運算科技的經濟體系。有時也被稱為網路經濟、新經濟或網絡經濟。 在維基百科的頁面下方則提到「數位經濟」這個詞彙最早出現於 Don Tapscott 在1995年出版的《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 》一書當中,作者認為數位經濟的基本需要以下的要素:   The digital economy requires a new kind of businessperson: one who has the curiosity and confidence to let go of old mental models and old paradigms; one who tempers the needs for business growth and profi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society for privacy, fairness, and a share in the wealth he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