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Niki的異想世界

Niki的娜娜和三尖碑

  • 展覽名稱:妮基的異想世界(The World and Fantasy of Niki de Saint Phalle)
  • 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 wikipedia中文維基百科
  • 塔羅公園網站(The Tarot Garden official website
  • 展期:2007/02/09~04/29
  •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頁面 已移除連結。
  • 票價:全票+導覽手冊300元、語音導覽120元
  • 優惠: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的中文導覽
  • 圖片取自展覽網頁。

知道這個展覽很久了,一直到昨天,天氣陰雨,自己一個人搭公車去看這個展覽。

從正門進去右手邊是展場的入口,不能帶傘進去,所以傘必須放在門口傘架,這讓我提心吊膽的,畢竟這把傘要是不見了我會被念到臭頭。其實歷史博物館主館的作法我蠻喜歡的,等等再說。

Niki是個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導覽手冊的第一頁就是她美麗的照片。展場開始是她的集合藝術系列作品,這系列是個特殊的作品,她收集各種不同的素材,再依照它們的屬性集合創作成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一系列有點複雜,彷彿她要表達出一種情緒,但一直到1961年以後的射擊藝術作品才感受出她在作品中所發洩出的憤怒。

第二個展示廳就是她的射擊藝術作品,藝術家在木板上放置物件,很像是她先前的集合作品,同時預藏了放置了顏料的汽球或罐子,再覆上一層白石膏,最後,再向這幅作品開槍射擊。當子彈打中顏料時,迸發的顏料流洩在其他物品上,形成一種詭異的感覺,我所感受到的,是她的憤怒。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她創造了一種與觀眾互動的行動藝術-觀眾欣賞美女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開槍射擊-這本來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在她的第一個射擊作品「我情人的肖像」這幅作品裡,每個人都可以對著那件襯衫投擲飛鏢。在這樣的創作過程裡,她也治癒了自己的憂鬱。

在這兩個展示廳的作品裡看到的都是破碎和憤怒,很多作品裡都會看到支離破碎的娃娃軀體,在導覽手冊裡表示她曾經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我想,也許「成為母親」這件事可能也讓她有一段對於身份轉換上的不適應。在孩童時期受到創傷的後果通常會很嚴重,這點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所根據,在孩童時期若是受到性侵犯,在成長過成裡可能會有自卑、自閉、反社會、暴力的傾向,長大後暴力犯罪或是重蹈覆轍成為性犯罪者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同時受到性侵犯的孩童在成人後,對性會抱持罪惡感,同時無法對孩童及自己的兒女產生關愛。我看著這兩個廳的作品,覺得Niki真的很幸運,因為她以藝術創作的方式來治療自己,也同時也以這個方式向當時的社會表達她的抗議與憤怒,如果今天她的射擊藝術對象不是敷上石膏的物品,而是活人的話,她可能就會被形容成電影裡的美麗殺人魔,而不是今天的美女藝術家。謝天謝地,愛與藝術的力量真的很偉大。

當niki與第一任丈夫離婚,與Tinguely在一起後,除了藉由射擊藝術來治療自己後,兩個人之間的愛情與相知相惜,讓Niki的作品走向另一個圓融與美的境界。

從前面兩個展場裡的作品,到第三個展示廳裡的「娜娜」系列,其實作品給人的感覺差很多。前面有尖銳、束縛、恐懼和逃離,後面陳列作品的給我則是幽默、自信、圓融、明亮這類正面的感受。最後一個展示廳裡的作品,也就是「塔羅公園」裡的作品,「塔羅公園」位於義大利的Garavicchio是Niki以大阿爾克那中的二十二張牌為主題,依照牌面及意義所創造的公園,裡面有太陽、月亮、塔、魔術師…等雕塑作品,在展示廳裡的作品大多是當時她所繪製的草圖,像是月亮、審判、吊人、塔,只有惡魔是縮小版的雕塑。在語音導覽裡提到這尊惡魔雕塑裡被鐵鍊束縛的男女已經獲得釋放,但仔細看,惡魔腳下雖然已經沒有鐵鍊束縛這對男女,但他們還是被兩條紫色的繩索綁在惡魔的腳下。另外,很可惜的是這次展出的作品中,塔羅公園的草圖因為台灣的濕氣太重,所以只剩下塔羅公園的照片可以看,我問了一下展場的服務人員,他們表示因為濕氣太重了(台灣的冬春兩季就是下不停的雨),所以這幅草圖已經捲了起來,就算在下面放了三台除濕機也救不回來,只好收起來,等到這個星期展覽結束後,再一起運回尼斯修復,這真是非常非常的可惜,還好,在導覽手冊裡還看得到這幅石版畫的圖片。

Niki與Tinguely的作品並沒有在這次的展覽中同時出現,但可以看到他們的史特拉汶斯基噴泉的作品草圖,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兩個人同時為藝術創作投入的心力,就在畫裡可以感受到。

展出的畫中,有兩幅讓人覺得很可愛,分別是「你喜歡我嗎?」和「我還蠻喜歡你的,傻瓜」這兩幅,非常的可愛且幽默,我看到一對情侶站在這兩幅畫前面,感覺很不錯啊!另一幅「健壯娜娜」的鮮艷配色讓我目不轉睛。Niki的作品顏色都非常鮮艷,她的配色方式和裡面的小骷髏頭元素,總會讓我想起墨西哥女畫家Frida Kahlo的繪畫,可是Frida的作品表達的是一種強烈的痛苦和悲傷,而Niki在後期所創作的作品是以強烈的顏色表達歡愉和自信,同樣是顏色強烈的藝術作品,但是所表達的情緒卻完全不同。

看完Niki的展覽大約是四點,憑著特展的門票還可以去看旁邊主館裡二、三、四樓的展覽,而歷史博物館裡四樓的日本漆藝展、常設展、刺繡展都很棒,特別是二樓的李霞的人物畫展,我看著畫家筆下的八仙和麻姑獻壽圖,看完這些展覽覺得很愉快,雖然只是用兩個小時走馬看花,但三樓的華夏文物展裡的唐卡、鎮墓獸、唐代的髮飾也讓我印象深刻。

同樣的,裡面也是不可以帶傘的,但這個措施做的很好,就是我們可以把傘放在櫃台的傘架,服務人員會在傘上貼一張小貼紙,而我們也會有一張同號碼的貼紙,只要離開時將這張貼紙交給服務人員,他們就會把貼同號貼紙的傘取回給主人。如此一來就不同擔心這把十六支骨架的大傘被人家順手帶走,還可以輕鬆的看展覽,這樣的服務真的很貼心。

台灣的民眾還是需要再教育一下,在看Niki的展覽時,還是有不少mp3鈴聲此起彼落的響起,也有人哇啦哇啦的在裡面講起電話,展場的服務人員可是會把你請到旁邊去的哦!

Niki的展覽在這個星期日結束,如果沒有機會到國外(除了尼斯、塔羅公園外,日本那須省也有她的博物館)去看她的作品,不妨趁這次展覽去看看吧!

留言

  1. 我上一次去歷史博物館看的展覽是西班牙玩具特展,沒想到已經是去年的事情,帶小水瓶去那次他非常沒有興趣,反而是我一直再回憶小時候,現在小朋友玩具太多反而不珍惜,我們小時候沒什麼玩具印象就很深刻。

    回覆刪除
  2. 往往擁有愈多的人容易失去更多。不論大人還是小孩。
    ↑從水瓶子家搬回來的comment。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Power and Information in Digital Governance: The Influence of Tech Giants and the Challenges of Media Literacy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organize a team or invite panelists to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in APrIGF 2024. I have listed some interesting issues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send proposals to APrIGF 2024 or anyone who wants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in any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 As an observer of the internet or digital technolo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 raise my concerns about how the government regulat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of tech giant companies and how people enhance media literacy. 1. The Tech Giants may control our lives and be stronger than the government.  Last year, Microsoft announced plans to invest 2.5 billion pound 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in the UK. Of course, The UK government welcomes the investment. Any government welcomes foreign enterprises' investment in emerg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cyber(AI or internet)security, talent education, semiconductors, or other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K Competition Marke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