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要寫關於《美麗的約定》這部電影的電影筆記,但腦海裡卻是步出電影院後,在徒步區聽見的歌聲和歌者的身影。 一個嬌小的女孩,背著一把吉他,地上放著琴盒,周邊圍了好多人,也有不少人拿著CD請她簽名。我們好奇的停下來,幸運的站在第一排,歌手的正前方,待她簽名到一個段落,收拾琴盒中的金錢,拿出預備的CD,喝口冰水,調整琴音。 一切準備就緒,這個小圈子裡全都安靜了下來。 在YouTube找到這段影片,畫質和收音的效果不是特別好,大概是隨身型的數位相機,但也可以聽到她特別的歌聲了。 網站: 唄日頃 熊貓 什麼是引吭高歌呢?就是她這樣的唱歌方式吧!用力的唱出歌聲,配樂除了她手上的吉他之外,就是四周圍的喧嘩聲。她投入在音樂裡,我看著她臉上的表情與彈奏時身體的擺動,不知道什麼原因,偉展和我都覺得她把自己的故事唱在歌曲裡,從她的表情和聲音可以模糊的感覺到一個故事,一邊聽歌,一邊擔心她的唱歌方式和喝冰水會傷害喉嚨。唱完一首歌,休息一下調整琴弦或是拿出調校的機器使聲音準確或是換個pic繼續演奏,她休息時就會有人上前買CD或請她簽名。我聽到有人用流利的日文與她對談,如果我們聽得懂日文或是小蔣同學在場就好了,唉! 雖然只聽得懂音樂和陶醉在她的吉他演奏及歌聲裡,卻也讓人回味很久,我們買了一張她自製的CD,簡單影印自繪插圖的黑白封面,第二頁除了曲目外還用中文寫著「謝謝你買我的CD」,CD也只能在電腦裡讀得到,但就是讓人非常非常的感動。不同於我平時聽的音樂,雖然偶爾會聽聽日本流行樂,但像這樣的歌聲與旋律所帶給我的感動卻是第一次感受到。 歌者來自於大阪,她的漢字名是古賀馨(Koga Kaori),是從日本來台灣的留學生(交換學生?),從她的個人網站裡才知道原來她很早就在永康公園、西門町街頭表演,也在一些咖啡廳裡駐唱,看留言板裡也有不少關心她的歌迷和同學。 遇到她真是非常的幸運。 在我接過電話後再回頭時,氣氛變了一些。也許是圍觀的聽眾太多了,不知道是其他人眼紅還是因為店家無法作生意,中間出現了兩位黑衣制服大哥,其中一位拉住另一位,後來只留下其中一位,本來離她一段距離的圓圈突然變小了,周圍從原本的年輕人也變成年紀較大的中年人。也許歌手唱累了或是感受到了一份威脅又或是我自己想太多,原本嘹亮的聲音突然變小了,動作也沒有那麼投入了,而我們也從原本最接近圓心的位置,慢慢的被擠向圓周邊緣。當我們去吃個烤麻糬回來時
詩人們總說,當我們回到童年時代生活過的一幢房子,一座花園,剎那間就會找回從前的我們。~追憶似水年華(3) 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