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意味著可能不願意再接受新的事物、知識 ,容不下別人的意見或停止更新自己的腦袋。人大概到了某個年鹷就很懶得更新自己的腦袋,偶爾會憂鬱自己不更新可能會落後整個世界,卻又自我安慰反正不更新也是平凡的過日子,有何不可?很多人都覺得Windows難用,每次要開檔案都要先在自己的大腦裡去撈檔案位置,儘管有Google Desktop和本身系統提供的搜尋功能可以用,但耗時是一定的,於是只好祈禱自己的腦袋不要出意外,密碼、檔案位置都不會遺忘。可是,當我們從學生時期就學DOS、學Windows之後,久了、習慣了,大腦就無法再接受其他系統的運作方式,我還記得自己在設定SuSE Linux的網路連線時就花了一個多小時,在之後重灌Ubuntu後,卻不知道該如何安裝中文輸入法及網路卡的驅動程式。偉展一直勸我改灌Windows XP,我很堅持,不要就是不要。至今,我的2133還停止在Ubuntu剛灌好的狀態。上星期我們在測試一個平台,對第一次接觸的人而言,簡直是難用到要翻桌了,但我們已經盡力去降低使用門檻,最後我聽到這麼一句話:「為什麼它不能像XX平台一樣?」事實上,這個平台被寫得沒有彈性、不人性化,同時,對瀏覽者來說,根本不知道哪裡是哪裡。差別在哪?對,習慣,他們已經習慣了舊的平台運作方式,即使有更人性化、彈性更大的平台,卻因為與他們的使用習慣不符合,所以會覺得很難用。當人擁有更大的自由或是彈性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已習慣舊有的思考方式,安於過去,儘管不好用,發展的空間綁手綁腳,只要不要求他們重新學習,就是件好事。有次我用Google的blogger和groups去做一個互動區,我知道對一群僵化思想的人而言重新去適應一個平台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好處在於管理起來很方便,整合功能也強,最後,有個人在課後向我反應:「對這個平台很不熟悉,妳們會不會再上一堂使用的課?因為之前用Yahoo的家族已經習慣了...」我笑一笑,這彷彿是很久很久以前,Yahoo的網拍因為台灣的使用者已習慣其操作介面有了先行者優勢,使其他競爭廠商即使有好用的操作平台也無法與其競爭而只好默默退出市場一樣。事實上,我早就放了使用教學連結在頁面上,還用特別大的字體,放在最上方來標示,但因為瀏覽者的使用方式被制約,A一定要放在這裡,B一定要顯示在哪裡,這個欄位一定要叫酷連結,那個欄位一定要叫檔案庫。於是我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