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09的文章

[photo]午餐的玫瑰約會

上星期,因為同事提到士林官邸的玫瑰花期快過了,錯過很可惜,所以上個星期四的中午,我們幾個人拎著午餐,坐上公車就往士林官邸前進。 對於官邸的印象只剩下小時候在裡面度過假日的午後,我們一家還會到附近的雙溪公園去玩,上專科或大學後就是一群人往陽明山上跑,所以也沒再進去過官邸。 短暫的休息時間,扣除車程、走路與用餐的時間,能逛的地方不多,頂多就是花圃逛一逛而已,但那也足夠了。我們遇見一對上了年紀的姐妹,騎著摩托車到官邸來賞花,遇見小孩子在花叢裡寫生,還有很多的相機。花已經開得差不多,也謝得差不多了,我一個人拿著相機這兒拍一朵、那拍一朵,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也許就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才能體會短暫擁有的美好吧! 此時整理照片,突然發現,花朵開得太茂盛反而失去了含蓄的美,玫瑰太紅反而讓人覺得俗豔。 離開前遇見因為辦 展覽 而在帳篷中午餐的吳炫三,我們害羞的揮揮手就趕忙回公司了。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photo , rose , 士林官邸

不愛網拍-從消費者的角度

年前本來是要寫關於電子商務的內容,不過範圍太廣反而失焦,所以,我還是寫網拍就好,而且只寫身為一個買家,對於網拍交易的感覺,這樣一來,要寫的東西就可以少非常多。 有次在水瓶子的網站看到他寫了關於《 悄悄告訴她 》這部電影的觀後感,我便留言說《悄悄告訴她》這部電影在博客來已經買不到了,水瓶子很熱心的告訴我,網拍還買得到,而且還便宜不少,更有不少好片在網拍裡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錢買到。 嗯,這是真的,在網拍剛興盛時,很常在奇摩拍賣買東西,但日子久了,不管是奇摩、eBay、樂多到後來的露天拍賣出現,我變得愈來愈不喜歡在網拍上買東西,甚至覺得,在網拍上買東西比在其他EC商店來得麻煩,台灣的網路拍賣市場根本不是拍賣,反而像是EC界裡的市集,就像逛夜市一樣。但逛夜市還簡單些,從這攤看一看再到那攤看一看,比了價錢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用等,甚至連退換貨的機率都少很多。 在網拍裡可就不是這樣了,除了比價之外還要比賣家評價,也許同一個物品A賣家是最便宜的,但A賣家的評價是0,B賣家雖然不是最便宜,但評價是偏高的,C 賣家可能是最貴的,但評價是最高的。很清楚的,A賣家對消費者而言是風險最高的,C賣家是購買風險相對低的,端看消費者對於風險的忍受程度。忘了說的是,除了比售價、評價,還要比物品的寄送/取貨方式、運費(有些賣家會把運費算的高一些)、付款方式、物品有無實體照片(沒相機的人就盜用了其他賣家或其他 EC網站的照片而違反著作權法)、物品新舊...等許多要考量的事項,但也有很多因為賣買雙方認知不同的情況下而惹出了許多消費糾紛,常常看到買賣雙方在彼此的評價頁面裡打筆戰。最需要擔心的,是交易的同時還要擔心網路安全(這就不限網拍了):會不會遇到詐騙集團?會不會被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被種下木馬程式而把個人資訊送給詐騙集團?這個交易平台是否安全?轉帳的過程裡如果被竊取了個人資訊,要如何補救?誰要負責?這麼多問題,光是交易流程,就讓我對於這樣的消費行為感到麻煩。 一般常見到的電子商務交易網站,他們的交易流程不外: 選擇(找尋商品)→多方比價(視使用者習慣)→放入購物車→結帳→依消費者各人情況選擇付款及取貨方式→等待取貨 ,稍有規模一點的EC網站,會在付款方式會提供:線上刷卡、ATM轉帳、便利商店取貨付款、貨到付款等四種付款方式,在取貨方式提供便利商店取貨、郵寄、宅配到府等;小一點的EC網站也會藉

[photo]Vivitar習作

唯一使用裝底片的機器是在十年前去沙巴玩,那個年代有沒有數位相機?就算有也不是很普遍,價錢也是驚人,所以,我帶了家裡唯一一台小傻瓜出門。 第一台數位相機還是拿獎學金買的,數位相機汰換的速度愈來愈快,唯一不易貶值的大概是數位單眼吧! 數位相機真的很方便,除了要擔心記憶空間和電池蓄雷能力外,只要擔心自己願不願意整理照片而已,往往出門一趟就拍了三四十張照片。我的情況還不算什麼,有次聽到同事說她們出國一趟就拍了近三千張照片,讓我還真是傻眼了。 後來因為阿線在出清,便把她的Vivitar送給我,也因此開始了我的底片機練習。我的第一捲底片是珮瑜教我裝的,但拍出來的成果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除了我沒拍好之外,我也懷疑是相片館毀了那捲底片,他們連怎麼把底片從相機裡拿出來都不知道。 之後看了凱洛的介紹,我把第二捲solaris拿去佳樂洗(希洛有建議過公館的一間店,但對我來說實在太遠了),對一個搞不清楚正片負片的人來說,能拍出這樣的成果還蠻開心的,雖然不是什麼漂亮、令人感動的作品,但卻是我無法用數位相機拍出來的感覺。 然後,我開始喜歡用底片拍照了。除了顏色和銳利度之外,在按下快門之前都會仔細衡量觀景窗裡的圖像是不是自己要的那種感覺?按下快門前反而更仔細,二十四張底片拍了三天還拍不完。 後來,我又獲得一台舊型的相機,應該是富士的DL-312傻瓜相機,裝上過期的底片,還是跑去壹陸壹裡練習,大哥說:「底片過期算什麼,當妳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就已經過期了。」 以下是練習的成果囉!等這24張拍完,再來看看過期底片拍起來是什麼樣子。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閃光節的大河之戀

前天晚上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體驗,即使在淡水讀了三年書,頂多也只是從漁人碼頭坐船到老街或是在老街坐小船到八里吃孔雀蛤,還沒有在淡水河上坐過這樣子的渡輪。偉展倒是在當兵時,搭著從台灣出發的台華輪到澎湖去,我們也一直在規劃同樣的行程,不過,我總是抵擋墾丁對我的吸引力。 我們參加的是他們的情人節專案,可以看到的是情侶還不少。站在碼頭上,我的腦海裡卻浮現了《 愛在瘟疫蔓延時 》的內容,費米爾納和阿里薩兩人最後都在船上,還有他們兩人幼稚又任性的愛情,從青少年之戀開始,阿里薩對費米爾納的愛從沒停止過,而最後兩個老人在船上,終於有了一個結果。 船上的空間不大,每個人登船後都會有人帶位,為了避免擁擠,兩對情侶之間會有一張空桌子。我在船上,發現幾個很有趣的現象,女生多半都打扮的很漂亮,衣服或彩妝、髮形都是細心打扮過的,但男生,很少有用心打扮的,每次看到這個景象,我就會想起有次在ppaper裡讀到,作者去吃下午茶,看到飯店裡的女生打扮入時,但一旁的男生都是隨隨便便的,很不搭。 登船的情侶裡,大多都是男生拿相機在拍女生,也有人拿著隨身的相機配看起來很專業的腳架,全場,我只看到一個拿專業相機的男性乘客,他的女友穿著套裝,而他穿著十分樸素的藍色格子衫,當我聽到女生對著他說:「喂!等一下幫我和我媽拍一張。」時,我突然覺得有種陰影掃過的感覺。所以,女生有個會拍照的男友也許是很幸福,但還是別把人家當妳的專屬攝影師會好一點--不過,這也是看個人啦!搞不好男生還很開心咧! 我們坐在中間的位置,雖說是現場帶位,但其實是沒得挑位子的,旁邊原本坐了一對情侶,不知道什麼原因,男生拿著隨身DC架著的腳架對帶位的服務生發脾氣,似乎對座位十分的不滿意,還對帶位的人說:「我們訂位和其他人訂位有什麼不同嗎?」服務生很窘的跟他賠罪,並表示經理會送一瓶紅酒給他們。後來這對情侶大概換到其他位置去了,我們鬆了一口氣,還好沒坐在他們旁邊,要看他們臭臉實在是很倒胃口。 開船時,免不了俗的放了《海角七號》的配樂,這些曲子從尾牙聽到年後,真的聽到耳朵要出油了,之後有一些表演,不過偉展和我都不是那種很喜歡鬧的人,特別是我,我也不太愛玩,遊戲遇到我都常都是冷下來,所以中間有幾次主唱下來和我們玩,也實在是很為難她,因為我實在玩不起來。 船上的餐點不差,只是服務讓人有點失望。不知道為什麼每個人交了近一千五百元來參加這個活動,卻要像乞丐搶食

[reading]給青年心理諮商師的信(Letters to young therapist: stories of hope and healing)

書名:瑪莉.派佛 給青年心理諮商師的信(Letters to young therapist: stories of hope and healing) 作者:瑪莉.派佛(Mary Pipher) 譯者:鍾雲蘭 出版社:聯經 ISBN:978-957-08-3106-1 這本書的作者Mary Pipher是知名的心理諮商師,她以書信體的方式,寫信給一個她欣賞的學生,在這樣的信件裡,可以閱讀到作者個人對於心理諮商的看法、新手心理諮商師的建議與忠告,同時也會提供一些例子,包括諮商成功或是失敗的例子,以及她個人在處理個案時心中的矛盾與處理方式,還有對讀者的建議。 雖然與巴哈花精無關,但在一些經驗裡,我發現無論是花精(不管哪個學派)、命理(星座、塔羅、八字、紫微...等),在某種程度上都與心理諮商脫離不了關係。因為在這些過程裡都會透過 交談 ,都有一個訴說者和一個聆聽者,所以讀這本書時,不止是閱讀作者對於心理諮商的看法,在花精的應用上,對於剛想踏入花精的領域,想藉由花精去協助他人者,在裡面都有一些想法是值得參考的,比方說: 「...我們還有一個道德責任-認清我們並非萬事通。每一顆心都是一個難解的謎,只不過有人的心比別人更難洞悉...」~p.188 「...除了那些不負責任、只顧做生意的下流騙子或觀念嚴重錯誤者,沒有人為求發財致富來當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賺的錢僅足餬口,而且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很高興我們沒有賺更多...」~p.189 這本書的範圍涵括了個人、婚姻和家庭以及處理非自願接受心理諮商的人等各種個案,最重要的,還包括了職業道德。因為我自己會把花精當作是心理諮商的某一種方式,所以,在讀這本書裡的個案時,多少也會想一想有哪款相對應的花精可以使用?當然,作者不能在書中透露太多個案的隱私訊息,所以我們也只能大略的參考和假設各種情況,但這本書以一種十分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讀者或是想踏入相關領域的人能夠簡單的了解心理諮商的藝術,甚至是自身的療癒都包含在這本短短27封信裡。 這本書也很適合在通車時閱讀,有興趣者可以參考看看囉!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意味著可能不願意再接受新的事物、知識 ,容不下別人的意見或停止更新自己的腦袋。人大概到了某個年鹷就很懶得更新自己的腦袋,偶爾會憂鬱自己不更新可能會落後整個世界,卻又自我安慰反正不更新也是平凡的過日子,有何不可? 很多人都覺得Windows難用,每次要開檔案都要先在自己的大腦裡去 撈 檔案位置,儘管有Google Desktop和本身系統提供的搜尋功能可以用,但耗時是一定的,於是只好祈禱自己的腦袋不要出意外,密碼、檔案位置都不會遺忘。可是,當我們從學生時期就學DOS、學Windows之後,久了、習慣了,大腦就無法再接受其他系統的運作方式,我還記得自己在設定SuSE Linux的網路連線時就花了一個多小時,在之後重灌Ubuntu後,卻不知道該如何安裝中文輸入法及網路卡的驅動程式。偉展一直勸我改灌Windows XP,我很堅持,不要就是不要。至今,我的2133還停止在Ubuntu剛灌好的狀態。 上星期我們在測試一個平台,對第一次接觸的人而言,簡直是難用到要翻桌了,但我們已經盡力去降低使用門檻,最後我聽到這麼一句話:「為什麼它不能像XX平台一樣?」事實上,這個平台被寫得沒有彈性、不人性化,同時,對瀏覽者來說,根本不知道哪裡是哪裡。差別在哪?對,習慣,他們已經習慣了舊的平台運作方式,即使有更人性化、彈性更大的平台,卻因為與他們的使用習慣不符合,所以會覺得很難用。 當人擁有更大的自由或是彈性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已習慣舊有的思考方式,安於過去,儘管不好用,發展的空間綁手綁腳,只要不要求他們重新學習,就是件好事。有次我用Google的blogger和groups去做一個互動區,我知道對一群僵化思想的人而言重新去適應一個平台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好處在於管理起來很方便,整合功能也強,最後,有個人在課後向我反應:「對這個平台很不熟悉,妳們會不會再上一堂使用的課?因為之前用Yahoo的家族已經習慣了...」我笑一笑,這彷彿是很久很久以前,Yahoo的網拍因為台灣的使用者已習慣其操作介面有了先行者優勢,使其他競爭廠商即使有好用的操作平台也無法與其競爭而只好默默退出市場一樣。事實上,我早就放了使用教學連結在頁面上,還用特別大的字體,放在最上方來標示,但因為瀏覽者的使用方式被制約,A一定要放在這裡,B一定要顯示在哪裡,這個欄位一定要叫 酷連結 ,那個欄位一定要叫 檔案庫

[photo]02月01日下午的公園

這個星期開始直到下星期一算是各地方舉辦燈會(如果有預算的話)的期間,今年中和市公所大概有一些預算,所以辦了第一屆的元宵燈會。我喜歡看這些小燈籠點起來的時候,繞著整個公園十分的漂亮。 公園裡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主燈,只有靠近南邊中安街中安派出所的出口那放了一個大抵是「 牛 轉乾坤」之類的主燈,北邊安樂路與中安街出口則是有一個財神爺的燈,東邊中安街及西邊安樂路上沒注意到有什麼特別的主燈,而公園裡則是大概有四到五座的電動花燈,好像有八仙過海、唐明皇遊月宮(這應該是中秋節的主題)之類的電動花車,但看起來很像是鄉下在辦大型廟會時會放的電動花燈。 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但至少有在辦活動就不錯了,而且還挺有在鄉下過節的氣氛。其他的花燈就沒拍了,2月1日下午還在裝設花燈,但圍著公園四周已有許多攤位的帳篷。2日晚上出門買貓飼料時順便逛了逛外圍的攤位,受到景氣影響,攤位沒有全部租出去,有租到攤位的,物品售價也不算低,在這點上,可說是「鄉下過節氣氛,都市銷售價格」。 2月1日下午的雲很漂亮,所以都是以天上的雲為主題: 底下這張圖是四號公園周邊的某間出租公寓的廣告,我覺得很好笑:吉屋出 豬 :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movie]九降風

維基百科:九降風 右方電影海報取自 原子映象 。 這部電影應該是拍給球迷看的吧!像我這種看不懂球類比賽也不曾著迷於球賽的人而言,很難體會導演要表達的那份遺憾,我想,也許對棒球的未來還有一份期待? 1997年的夏天,升上專科三年級,我沒再跟著爸爸東奔西跑,而是跑去補習球學英語會話,對於職棒簽賭案完全只有晚餐時新聞的印象,幾個球員被約談了,幾個球隊解散了,從沒想過在專科畢業後有機會踏入球場,看了幾場球賽。 如果記憶沒出差錯,帶我去球場的人曾經是三商虎的球迷,在三商虎解散後成為中信鯨的球員,大概是因為他支持的球員和教練都曾經是三商虎的成員吧!總之我從誰是誰都分不清楚的狀態下,漸漸的在球場裡能分辨出誰是誰,但說真的,我很難對球事著迷,所以之後只從新聞報導裡大略的聽到哪個球隊易主或是哪個聯盟爆發打假球的事。這些都是戲吧!當看到電影開始,球場上觀賞的球迷努力的大聲嘶吼,我會想起去看球的時候,對於球迷之間團結又沉醉到近乎瘋狂的情緒感到不可思議,球迷的情緒完全被場中教練及球員們、裁判的一舉一動所牽動著,他們大概把精神和力氣都在嘶吼中發洩。 棒球是電影裡的一條線,一群年輕人們的友誼是另一條主線。 一群人聚在一起,總會有一個人帶頭,這群年輕人中帶頭的人不是年紀最大,也不是功課最好的,而是女性緣最好的阿彥,也顯示了這群喜歡一起青澀的少年郎,對於異性是有份好奇、期待,因為不理解女孩子,再加上阿彥家中是開體育用品店,自然的就成了這群人中的帶領者,有點像是古代動物以生殖能力最強者為首領一樣,當然,阿彥也做到了像是「老大」角色的工作,不斷的提醒其他的成員們別忘了彼此是兄弟、是朋友,儘管有人挑撥,他的心中對於小湯和自己女友走太近的事感到有疙瘩,他之後還是願意與小湯恢復友誼。 當然,電影裡還是會有些遺憾,有些人為了年輕時的義氣而離開學校,總有人離開會帶給觀眾一份無奈。電影裡離開人生旅程的阿彥讓我想起了國中時,隔壁學校的一個男生。我們班上有個功課很好,長得很像李嘉欣的女生,她是我們這個放牛班的班長,不管她是穿著制服還是便服,走在路上就是十分引人注目,同班三年直到最後一年,快畢業時才聽說她交了一個很帥很像混血兒的男朋友,在畢業典禮後才看到他,他給我的印象就像是片中的阿彥一樣,但他對女孩子的態度是不是一樣?這我就完全不知道了,我只知道班長和那個男生交往以後,曾經因為這個男生的事情在班上哭過一兩次。 記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