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囧男孩(Orz Boyz!) 導演:楊雅喆 演員:李冠毅、潘親御 圖片取自 囧男孩 官網。 在從壹陸壹回家的路上,和偉展走到影片出租店,礙於可支配所得愈來愈少的緣故,去年一整年幾乎都沒進電影院,而去年市場詢問度較高的三部國片:九降風、冏男孩和海角七號,都是我想看而只能等到出租的DVD出來後才能租回家看的。我開玩笑的對在除夕夜一同看電影的弟弟說,希望除夕夜看囧男孩,隔年不會囧一整年。 這部電影讓我在電視前看了四次,總是在最後,二號從滑水道溜下來,從水面下望向水面上,一聲聲的「bye bye」,我的心裡就響起那麼一句「童年bye bye」,忍不住紅了眼眶,每一次都一樣,真不知道是因為配樂的關係,還是它觸動了什麼。 除了讓人掉眼淚外,還讓我想起小學時代的傳說: 學校的音樂教室裡掛的那些音樂家的畫像會在深夜裡流血淚、鋼琴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會自己彈奏出音樂。 學校裡的大象溜滑梯會在深夜裡走動,眼睛還會發綠光(凡雕像類的都會在放學後的校園裡走動或是經歷什麼悽慘故事的)。 學校的操場以前是墳場。 學校的地下室是相通的,可以從A走到B,然後C是不通的,因為裡面有...。 教室裡孫先生和蔣先生的肖像在晚上會流血(或是露出尖牙、猙獰的笑容之類的)。 在農曆七月深夜時,電話撥打12個0,會打到... 在半夜十二點時對鏡子梳頭髮100下/削蘋果(或柳丁)皮不要削斷,就會在鏡子裡看到什麼什麼。 還有,裡面的林艾莉,那樣的微笑和氣質,都讓我想起小學四年級時,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她的五官輪廓很深,氣質很好,也姓林,有一個相配的英文名字叫Christina。她的加入,讓班上的女生都喜歡圍繞在她身邊,和電影裡的林艾莉一樣,她擔任的是學藝股長的職務,舉凡教室裡的佈置、海報比賽,都在她的巧手下有令人驚豔的作品。不過,不同於林艾莉的溫柔,我們這位林同學稍微強悍了點,男生敢欺負她,就難免討一陣皮痛。這個年齡的女孩開始進入青春期,男孩卻還在孩童時期,電影裡的林艾莉也比其他小孩早熟,更早踏入成人的世界,離開了學校,和同學們在踏乘異次元快車後的相視而笑,她的離開,也象徵了她離開了童年。 電影所喚起的,是自己心中對於孩童時的那份純真與踏入成人世界的那份遺憾。有一封網路轉寄信的開頭好像是這樣的: 當人還是小孩時總急著變成大人,因為大人可以做很多小孩不能做的事,變成大人後,又懷念起小孩時的天真與任性。 急著成長,離
詩人們總說,當我們回到童年時代生活過的一幢房子,一座花園,剎那間就會找回從前的我們。~追憶似水年華(3) 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