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7月, 2007 起發佈的文章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

Blog的右邊又多了一個欄位,這回不是廣告欄位,而是一個關於文章使用方式的說明,而創作這四個icon的人是 Jas9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理念: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 。 原先我在看到Jas9在表示這樣的一個理念時,會覺得和Creative Commons有些衝突,畢竟CC授權裡,我所使用的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基本上是允許轉載的,但我在下方加上一條說明,請轉載者在轉載前先來信告知我一聲。有先告知,其實我很少會拒絕,但少了「告知」的動作就直接轉載我所寫的文章,就會讓我一肚子不爽。 我不反對「分享」這個理念與動作,如果反對就不需要有部落格或是其他網頁的存在,很多文章乾脆不寫是因為不想被拿去抄襲或是被人拿去換句話說。 從這個部落格被轉出去的文章,有先跟我說一下的像是 心靈小憩 的網路社群分享或是電影活動分享存檔用途, 海鵬影業 同意不更改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可轉載至其相關的網站或活動裡,某些醫學美容文章也是先刊登在對方網站且得到對方網站同意後,我會選擇幾篇內容比較不帶廣告色彩的內容放在自己部落格裡做分享。 最討厭的,是那些沒經過同意就轉載的文章,有個部落格,以前叫企劃X勢力,現在在樂多叫什麼商業企業部落格解析的,在很久前大家都在談論部落格行銷的時候從很多部落格轉了很多相關的討論話題,也許有些文章是有先經過人家同意的,但也有作者發現文章是在未告知下就被轉載的相關文章,有些知名的作者抗議後他們會幫人家加上連結或是向作者賠罪之類的,我這種名不見經傳的網路使用者被他們轉載文章,在我發現並抗議後,我的抗議被刪除了,他們也只在文章最後放上文章來源網址,連結呢?沒有。好像我應該要感謝他們一樣。被他們轉載的文章記得有三篇或兩篇,但目前只剩下這篇: 企業部落格到底行不行? 的內容是被他們放在部落格裡的,而部落格裡title的說明在我看起來是一種操作關鍵字搜尋的手法。 另外就是今天發現的, 戀戀三季 被某個使用PChome個人新聞台的台長拿去整篇貼在自己的新聞台裡,好笑的是他不只貼一篇,還貼了其他很多人寫的關於看過戀戀三季這部電影的心得及感想、引發的創作,但他自己的感想呢?看不出來。 有人欣賞我的電影筆記或其他文章,我會覺得很開心,因為表示有讀者認同我的想法,只是未經過同意就整篇轉載,是不是很沒禮貌?不要說我小心眼什麼的,老實說,與你非親非故的,憑什麼拿我的文章去賺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Movie]艾瑪的禮物--平淡與沉重

導演:史凡塔迪肯 Sven Taddicken 演員:茱蒂翠貝兒 Jordis Triebel、約根沃格爾 Jurgen Vogel 語言:德文 原著: Emmas Glück 作者:Claudia Schreiber ISBN:9783379008051 圖片取自 Emmas Glück 電影官方網站。 上星期五晚上,我們去長春看這部電影,其實看完後很平淡也很沉重,但也沒有特別強烈的感覺。 影片一開始就是艾瑪屠宰豬隻的畫面,她與豬仔在陽光下嬉戲,然後帶到舖滿乾草的樹蔭下,輕柔的耳語,再快速的在咽喉部劃下一刀,讓豬仔「平靜」的離去。 接著她處理豬隻,而導演將畫面交替切換對比城市中做檢查的麥斯,艾瑪俐落的下刀分解豬隻,而醫院裡的醫生正用精密儀器掃瞄麥斯的腹部,當艾瑪可以從豬隻內臟顏色來判斷一頭豬隻有無染病時,醫生則是用依數據和掃瞄結果告訴麥斯他來日無多。 接下來我們看到這兩個主角開始追求自己的幸福,艾瑪是個祖父養大的女孩,一個女性必須承擔農場的生計,她自給自足,包括性的需求也自有解決方式,當她騎摩托車在鄉野奔馳追求快感時,男主角則是悶悶不樂的走回汽車公司,似乎決定了什麼事,開口搭訕女同事時,就獲得了當天第二次的拒絕,第一次的拒絕是在醫院裡,死神宣告了他的死期。當然艾瑪也不是沒有煩惱,農場的抵押無力償還、水電費繳不出來,六週後整個農場就要被銀行沒收,而這個訊息的傳遞者則是村裡追求她的警員,而這個警員不論到哪裡都離不開媽媽,就連求婚,媽媽也在場,這是多諷刺的情景。 艾瑪和麥斯原本是不屬於同一個世界的人,連個性都是完全不同,相對的。屠夫原是傳統男性的工作,艾瑪可以精準俐落的下刀,但她在家事上完全不行,房子欠缺整理,個性直接坦率,因為保護自己,警覺性很強;麥斯從事汽車銷售的內勤工作,處於辦公室內,偶爾需要招呼客人,比較內向,從他打包行李的動作和房子內部井然有序的佈置以及打電話做預訂房間的行為看得出來他是一位喜好整齊、規律,也同時看得出來他平常很少社交活動,不善與人交際。 癌症破壞了麥斯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於是失序的他偷了公司的資金、偷了公司裡的好車、違背了朋友漢斯之間的情誼,依照計劃他是要竊取這筆黑錢到國外去渡過剩下的日子,不過,生命裡的意外不嫌多,下雨天、遇到進行不法交易的漢斯、跑車追逐,最後他放手衝撞護欄,也衝進艾瑪的生命裡。在雨夜裡救了麥斯的艾

夏日應讀詩--蔣勳--來日方長

詩畫集:來日方長( 博客來活動頁連結 ) 詩人:蔣勳 ISBN:9789864179541 網站: 文學蔣勳 美學蔣勳 出版:天下文化 封面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夏日應讀詩 高溫使文章如奶油般融化 油膩 無法坐在室內讀長篇大論 西南風帶來狂燥 唯有 詩詞 一幅畫 水墨 一片清涼 短句 一個世界 以上是隨手謅的,算是詩嗎?從我國小畢業後就沒再認真寫詩,久了就忘了要怎麼寫,之後讀五專也沒什麼機會再仔細的學習國學常識,所以只會寫啦哩啦雜的散文,加上讀的書不是商管就是翻譯小說,就連紅樓夢在翻到第二冊的一半就昏頭大睡,所以我不會寫詩了。 夏天是適合讀詩詞的,不管是中國的古詩、詞曲還是現代詩,都讓人覺得清涼,隨手一翻就是一個世界,一個不同的情境,不像小說,如果跳到後面看結局就喪失了閱讀的趣味,如果隨手翻開一個章節也無法進入狀況,特別像是《追憶似水年華》,我總要想很久才能想起這個人物在主角小時候造成什麼樣的感想之類的。 第一次買的詩畫集也是翻譯的,是德國詩人所寫,插畫家布赫茲所繪的《波光奏鳴曲》,陸續也有買幾本口袋詩集,但每每要讀時總是找不到,我一直很想買本《花間集》不過一直沒找到我喜歡的,可以說很「麻煩」,除了內容,封面如果太隨便也沒有購買的慾望。喜歡詞牌是因為國中上了幾課詞曲,詩和詞的境界不同,詞曲有一定的韻律,古詩可能需要幾句來畫出一幅畫,而詞曲雖說多在敘述,但短短的詞可代表著一種心境。 會買《來日方長》有很多原因,在五專時就有位很疼我的英文會話老師送了我一本蔣勳先生的筆記書,雖然捨不得在裡面寫字,但很喜歡翻著看,裡面有一些詩很感人,而貓玲玲的寫字檯裡偶爾也會出現他的詩。一首詩旁就有一幅畫,多數是畫花,有些是畫景,我特別喜歡其中兩首: 小座 有時因為一瓶花 或一杯新沏的茶 可以靜靜小坐 一個下午 只聽到屋外潮汐 來去 這首詩讓我想到淡江的宮燈花園和松濤館,淡江其實聽不到海水的聲音,但宮燈花園在夜晚時分燈光美氣氛佳,白天有風吹過花園裡的松樹時可聽到松濤,唰!唰!很像海浪的聲音,這也是松濤館命名的原因,不過這兩處相隔很遠,中間還有條情人的小徑。在我大三那年,宮燈花園整修完畢,成了附近鄰居和情侶們的散步場所,在宮燈教室上課其實很難專心,因為外面太漂亮了,夏天的早晨時分、下午四點後陽光沒那麼炙人時,可以坐在涼亭裡,偶爾會看到松鼠爬過樹枝或是聽到松樹枝椏們的歌聲,最美的是秋季的午

feeds更改和有的沒的

之前 ,Google買下了FeedBurner,以前許多Blogger使用者會用FeedBurner來燒Blogger的ATOM為RSS格式,但現在許多blog閱讀器兩者都支援,只是有的不知道什麼原因會跑原始檔出來,其實很醜。 回到主題,既然FeedBurner已經是Google的了,再燒其他的feed好像也沒多大的意義,所以我把一些以前燒的連結都刪除了,目前就是以這兩個連結為主,還麻煩不是使用這兩個連結訂閱的人改一下訂閱連結位置: http://aopchen.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 這是Blogger從Beta改成現在的Blogger後所出現的訂閱連結。 http://feeds.feedburner.com/jungheng 我還是留著一個feedburner的連結,也許以後會想要搬到自己的網路空間也不一定。 其實還有一個最原始的連結 http://aopchen.blogspot.com/atom.xml ,這個連結是還可以用的,但哪一天會不會又改變?我也不知道Google對Blogger的政策到底是如何,目前就先以這三個連結為主,也希望各位改成前兩個為佳。 而最近又有一個Blogger in Draft,也就是一個測試區,將一些新功能放在Draft Blogger裡測試,之前原本屬於測試中的線上投票系統也可以在現在的Blogger系統中使用。我把它安裝在最右邊,Creative Commons的下方,有興趣的人可以玩一下,會出現像上圖一樣,也就是文章區會往下,而上方出現了 AJAX 技術效果的搜尋結果,搜尋的效率也蠻快的,可以選擇四種標籤:這個部落格的搜尋結果(This Blog)、Linked from here、連結和相簿以及整個網路的搜尋(The Web),也可以進入編輯HTML修改和增加搜尋標籤及範圍。當然,和投票系統一樣,如果你用的瀏覽器是 IE 就無法看到這個搜尋框,換Firefox吧! 最後,是 Google AdSense ,以前在推薦連結上只能選擇Google的產品或是搭配的Firefox,現在AdSense使用者可以自己選擇要推薦的產品連結,最多十五組,還可以看到各產品的效能評比以及各廠商不同的回饋機制,並讓使用者自己選擇適當的推薦連結、格式放在欄位裡輪播,再依照回饋機制來取得回饋。 昨天我有放

妹妹的Crafty作品

其實她做了幾個盒子,作品打完分數拿回來後,她好像就把它們全拆掉了還是收起來了,但有先跟她說,有兔子圖案的都要留給我,所以留了這兩個盒子,後方是她創作的主角Crafty,旁邊是Crafty的兔子,抱著蘋果非常可愛。我們計畫要把這隻兔子做成徽章,大概等她明天去學校上暑期輔導時會想起來吧!右邊的連結是她關於Crafty的創作: Crafty 。 不過看到盒子上印的名字和這裡寫的名字好像不太一樣?剛剛確認過,是她盒子上的名字印錯了,一定是那天她趕作業趕到出錯沒發現。 妹妹從小到大就是比我們多了美術天份,所以高中鼓勵她去讀復興,雖然她想讀的是美工,但後來還是選擇廣設(就業考量)。常常為了交作業陪我一起晚上不睡覺,呵! 上圖就是她前幾天去 墾丁 拍的其中一張照片,我也非常喜歡。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diary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聖路易之橋

書名: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 博客來介紹頁面 ) 作者:Thornton Wilder ISBN:9780141023625 電影: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 Amazon連結 ) 導演: Mary McGuckian 演員: F. Murray Abraham, Kathy Bates, Robert De Niro, Harvey Keitel ...等。 其實我只看到這部電影的後半段,而且也還沒看到書。其實永遠搞不懂為什麼一些好看的電影總是要在凌晨播放,例如剛才剛完的《斷背山》,如果不是吃點心時太無聊同時不想看書,也不會看到HBO在播,而且我也只看到後半段。 記得會看完《聖路易之橋》是因為裡面有Kathy Bates和Harvey Keitel。我會固定看幾位演員出現的電影,例如剛才說的兩位,他們都不算是偶像型的演員,尤其是Kathy Bates,看到她精湛的演出,如果沒記錯的話,她演過史蒂芬金的《戰慄遊戲》和《熱淚傷痕》,而《戰慄遊戲》這部電影裡,她所演出的安妮則是讓我非常難忘。 看過其他人寫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電影的觀後感,配上自己所看的後半段已經大略了解這部電影的故事大綱。但這個故事,如果只看後半段,一定會一頭霧水,因為故事裡雖然每個主角都有個自的故事和秘密,但又似乎互相有所牽連,以致於最後他們在同一個地方相遇,然而又幾乎同時命喪黃泉。 希望沒有透露太多劇情,我總是透露太多劇情在文章裡。 當時我連電影名稱都不知道,只能去查時刻表,然後又很狂熱的開始找哪裡可以買DVD或是小說,無奈的是找不到中文版的小說,只好啃英文版的,真是很難吞,除了花精的課本是英式英文外,我還有一堆原文小說被晾在一邊沒讀完,有的甚至沒翻開。接下來又要讀心理諮商的課本,這本小說什麼時候會讀完?不知道,但很高興的是買到了而且還是有庫存的狀態,不用等超過半個月。 接著還要努力的去找參考書和找工作。不過如果可以借到DVD的話,還真想重看一次。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reading , movie

故事在傳說中得到生命-失物之書

書名:失物之書(The Book of Lost Things) 作者:John connolly 譯者:謝靜雯 出版:麥田出版 ISBN:9789861732497 前面 有提到,在我還沒上幼稚園的時候,家裡買了三十本彩色童畫故事書,每本書裡還有兩個或三個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居多,還有幾個從一千零一夜裡摘出來的故事。我和弟弟讀著這三十本童話故事長大,每晚必會躲在棉被裡看著這些故事,一遍又一遍,這就是近視的的由來,但也因為對於童話故事或是小說比較沒有抵抗力,長大後也是一本又一本的買。 在成長的歲月裡,讀書的範圍從這三十本故事拓展到伊索寓言、台灣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再到許多的翻譯小說,例如蒙哥馬利的安妮系列小說。我想這已經不止是閱讀了,還包括了貪心,貪著把這些故事吞入腦海裡,我想起了最近伊藤潤二新出的漫畫裡,有一個年輕人得了強迫症,要把整間房子裡的書本塞進腦裡,最後喪失了自己的記憶,當他努力的再讀著自己的日記試著找回記憶時,他因為腦袋負荷過重而死去,而他的妻子難過的放了一把火把所有的書和丈夫的屍體都燒毀。

長篇碎碎念

投了幾份履歷表後,我有點緊張。 昨天幾個同學約出來吃飯,我卻因為前晚讀《 失物之書 》讀到欲罷不能,幾次想放下手上的書,心裡又出現:「再看一個章節就好。」的聲音,於是在讀了三分之二後因為頭暈而作罷。這是本很棒的書,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擁有三十本童話繪本,每本書裡有兩個故事,所以我擁有六十個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童話。然而這本《失物之書》裡的故事不只是童話而已,甚至童話的內容有些變動,但也不像幾年前那些令人毛骨忪然的格林童話,《失物之書》裡要說的更多。 不過我還沒讀完,所以這篇不是要寫讀《失物之書》的閱讀筆記,但上面的內容會再出現一次就是,接下來要讀的除了功課外,還有很多書要讀及想讀,包括了《 偷書賊 》。我要說的,是昨天的故事,是過去。 晚上,我才去找偉展,他和另外兩個同學聊了一個下午,吃了一頓大餐,三個大男生還逛了SOGO忠孝新館,偉展還傳簡訊告訴我他在捷運上遇到蔡明亮導演(其實我前天也打電話告訴他在誠品旗艦店看到包益民先生,不好意思向他要簽名,也不好意思跟他說, ICB 真是一本很棒的雜誌)。總之這幾天好像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又似乎什麼也沒發生過。 到了市政府站,同學先離開了,我們逛了一下101樓下的超市,逛了樓上的Page One,跑去師大夜師吃阿諾可麗餅(他們的黑糖冰淇淋真是好吃極了)。我們邊吃冰淇淋,邊聽偉展說下午和同學聊天的內容。 原來已經有同學拿著英國的雙碩士準備回來了。偉展以為班上另一位同學會先是第一位從美國拿MBA回來的同學,但從英國回來的同學似乎一畢業就出國了,在英國拿了管理和經濟的碩士,今年底就回台灣;七月底,另一位同學也要出發到英國讀書去了。好像大家都要去英國讀書。真好,也真羨慕,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到英國去讀完巴哈花精?英國曾經是小時候夢想要去的國家,但現在比較想去印度和非洲,也沒什麼特別原因。 上圖的貓咪是在師大夜市前的公園拍的,其實有兩隻貓,另一隻不知道在找什麼,非常的專心,照片如下: 之前對爸爸說,想信仰一個宗教,爸爸小時候受洗為天主教徒,我也想和他一樣,不過,他叫我考慮清楚再說。因為他是因為嬰兒時期生病需要治療所以才受洗,和我的想法不同,然而我是相信一些徵兆的,說來很離譜又很迷信,但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有些徵兆出現在生活裡才會讓我有想信仰一個宗教的想法。目前還是處於台灣的民俗信仰裡,老一輩的說要拜的節日、神明、祖先,一樣拿起香來拜,畢竟這是我們的文化。

想要去墾丁

又去墾丁?是啊!如果我們找到了工作就會先安排幾天去墾丁走走。 我很想念墾丁的夜空和大海的味道,也許回程會安排去外婆家,如果找到工作時蓮花節還沒結束的話。 是SOHO嗎?始終沒有這種感覺。如果不是因為接觸花精後發現了生活的另一個目標,也許不會想要找工作,也許還是混混噩噩的過日子。反正都是工作,在這幾年晃來晃去之後,就算是自己接案子還是會遇到討厭的人和討厭的事情,所以體會到工作沒有喜不喜歡的問題,只有願不願意去做的問題。加上想要再修一些課程,如果不工作,可能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標。 這三年來自己接案的心得是,台灣的外包市場不但亂,而且發包者心態也很怪,發案平台也不是很完善。我相信一定有人可以靠接案做出自己的口碑和品牌,但這其實是少數不是多數,而且和接案人員的心態與道德也有關係。當初在離職前還有一個想法是要來了解台灣的外包市場是怎麼個運作,確實是看到也了解了,好壞也都遇過了。選在工作不好找的時刻再來找工作,其實也不是一件多樂觀的事,只能平常心以對,在還沒找到工作前再去找些小小的案子來做。 之前整理自己的旅行地圖,找到了這張2003年拍的照片,在《郭媽媽的家》二樓小小陽台拍到的彩霞,就更想念墾丁這個地方,即使受到很多人為的破壞,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地方,也許就因為我是「遊客」而不是「居民」所以才會特別喜歡這個地方。特別想念那個寧靜的星空。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diary

[movie]桃花源的遺憾-Le Grand Meaulnes

電影名稱:美麗的約定(Le Grand Meaulnes) 導演:Jean-Daniel Verhaeghe 演員:Jean-Baptiste Maunier Nicolas Duvauchelle Emilie Dequenne Clemence Poesy 原著中譯:失落的莊園(遠流出版) 高個兒莫南 (先覺出版) 作者:亞蘭-傅尼葉 Alain-Fournier 右圖海報取自於 海鵬影業網站 。 把原著改編成電影的很多,但無法改變的是,要把一整本書濃縮成一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又要維持原汁原味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於是有些導演會稍微改變結構讓這部電影除了維持書中文字所帶給人的感受外,同時也能表達出導演及編劇的風格,這樣的作品不多也很難得,有些作品甚至比書本帶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不以故事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可說是在向《Le Grand Meaulnes》的作者致敬,而不止是只有拍攝書中的故事而已。 作者在撰寫這部小說時,將自己投射為書中的兩個角色:法蘭斯瓦佘瑞(電影翻譯為馮斯華賽雷)和莫尼-法蘭斯瓦代表了作者的孩童時期:都是老師的父母、依循父母規劃成長的孩子;莫尼則是作者的理想:早熟、富有個人魅力、叛逆,但同樣都有著冒險的夢想。 電影的主軸大致是依循著故事在走的,叛逆的莫尼來到奇異的莊園參加了一場夢幻的婚宴,遇到了心怡的女子,但這場婚宴並沒有舉行,在曲終人散後,莫尼離開了莊園回到了現實生活,開始找尋這個桃花源。當然,因為必須把這部小說濃縮在一個半小時內結束,有很多人物、事情發生的順序情節都被更改,例如書中的法蘭茲在發現新娘逃走後,與同行的波希米亞人離開家裡四處找尋新娘,但因為打擊太而在森林裡舉槍自盡,後來被波希米亞人救回,但傷口仍然造成很大的影響。法蘭茲後來便與波希米亞人偽裝成馬戲團橫走整個歐洲只為找回心愛的華蘭汀妮,甚至到莫尼與法蘭斯瓦所就讀的學校與他們一同讀書,在那時補全了莫尼的地圖,也是在那個時候,法蘭茲與莫尼訂下了約定和暗號,書中是這麼寫的: …當我呼喚你們的時候-當我這樣呼喚的時候(他發出一種奇異的呼聲:嗚--嗚!…),你們一定要回答我。莫尼,您先發誓! 電影中有特別強調莫尼會雕一些短笛來發出聲音,然而整部電影中出現短笛聲音的是莫尼離開學校前往巴黎,法蘭斯瓦在房裡覺得受到背判而憤怒的吹著莫尼留給他的短笛,坐在馬車上的莫尼流露出了一個微笑。法蘭茲的暗號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