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流浪神狗人(God Man Dog) 導演:陳芯宜 主要演員:蘇慧倫、高捷、張翰、張洋洋 劇照取自於 流浪神狗人 官方網站,這個鏡頭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幕。 忍著頭痛看完這部電影是很值得的,這是今年的第一部國片,在影片中還看到曾經見過一兩次面的李志薔大哥。不過,這部電影裡有好多好多話題:物質生活不缺但心靈空虛的夫妻相對於物質生活貧乏還要依靠酒精麻醉自己人生的夫妻、靠搏擊散打比賽獎金想養家的女孩相對於靠身體賺錢的女孩和永遠吃不飽的男孩、兩個流浪於不同男人之間的女孩與四處流浪的男孩、失去信仰的原住民夫妻與四處撿拾被遺棄神像的傷殘男人…還有許多對時事較敏感的人所提到的,與時事相關的畫面。 螢幕下的我看到那台電子花車裡的觀音時,不知道什麼原因,心裡覺得很感動。觀音低垂的眼簾,年幼時我曾問過大人:「觀音的眼神在看哪?」大人們說:「祂在看人世間的各種疾苦」觀世音,觀世間的善男信女的痛苦,聽著人們對祂的細語,訴說著心中因不滿足而帶來的各種痛苦。儘管常說信仰能協助我們減輕心中的苦痛和壓力,但遇到挫折時,總會仰頭問天為什麼讓自己有如此遭遇?為什麼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做的要死要活卻得不到一餐溫飽? 特別喜歡看電影中牛角對於生命的豁達,辛苦工作賺來要換義肢的錢不見了也沒有表現出怨天尤人的樣子,女孩把錢還給他,他也願意載女孩回東部的家。有時候,物質生活富足的人反而不見得缺乏物質生活的人那樣看得開。也是因為牛角這個在電影裡角色的緣故,看完電影的時候,我跟偉展說:「你不覺得這部電影裡似乎有在傳達一種好人有好報的想法嗎?」 對影片中那種因為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生活不平等也有很深的感觸。有人可以花一百多萬買尊觀音像當家中的裝飾品;牛角撿到了被遺棄的古董觀音像並與其他的被遺棄的神像供奉,卻不知道把這尊神像出售後足夠他換一隻較好的義肢;影片中的原住民丈夫用五百元賣出了一個公仔,卻發現自己的大女兒花了六千元買了同樣的公仔送給小女兒。生活的貧寂造成了資訊的落差,這樣的情況也只會惡性循環。 另一個讓我特別喜歡的角色是那個流浪的小孩。當他對牛角說:「我生下來就死了。」這句話從一個孩子口中說出反而特別令人心酸。影片中有生活在不同情況下的小孩:出生在富裕家庭中的嬰兒、因父母酗酒而被迫遠離家園的少女、價值觀偏差想賺錢隆乳的少女、四處流浪的青少年,那句從少年口中而出的「我生下來就死了」卻呼應了那個猝死的嬰兒-貌合
詩人們總說,當我們回到童年時代生活過的一幢房子,一座花園,剎那間就會找回從前的我們。~追憶似水年華(3) 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