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8的文章

[mur]六月,結束

我很高興,過完今天之後,今年就過了一半,接下來漫長的62天要面對炎熱的太陽和隨時像警鈴一樣的環保訊息。 昨天狠下心來砸了一筆錢,不,不是買什麼消費性電子商品,而是花錢買一個希望。足足讓我損失一整個月的薪水。但我要往這條路走的話,就非得這麼做。即使這個世界上充滿了無數的選擇,在去年六月時我就做出了選擇,而我正走在這條漫長蜿蜒的道路上,沒有回頭的機會。 我讀到一段關於心理輔導與諮商的案例文章,一邊讀,腦袋裡一邊轉著這個案例適合使用哪些花精?似乎有點走火入魔,但我也不斷的問自己,今天如果是一個我不想接手的個案,如果我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拒絕了這個個案,那是否對的起我自己的良心? 說來很奇妙,我心中突然出現了很多的矛盾,而這些矛盾在以前是不曾出現的。但我承認,我是個易怒的人。比方說,姓名。我很不喜歡人家念錯或寫錯我的名字,也許我可以不在意,但我覺得要求主辦單位把我的名字寫正確是基本的,我對父母給我的姓名表示重視,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如果自己不尊重自己,誰還會尊重你?但上星期,有群人,也許他們很在意自己的名字有無出現在名單上,但他們的口氣卻是趾高氣昂,彷彿我活該要服侍這群人。 我忍住脾氣,說千說萬的賠不是,心裡已是怒氣沖天。掛掉電話,爆了一句:「對一個不認識的人而言,你的存在與否、姓啥名啥對我沒有任何意義。」只差沒加一句「你死到骨頭爛了也不干我的事」。氣發完了,我又想,何必為了那種人生氣?他們一生大概就這麼循規蹈矩,難得可以趾高氣昂又何必剝奪他們的樂趣。我可以為了他們自己記錯報名日期卻又在出席時發現沒有自己的名字抱怨時對他們賠不是(反正錯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有錯,都是別人的錯),但我無法忍受那種理所當然,不把人當人看的劣根性,因為在我心裡,沒有人是真的高人一等的。 在成長的過程裡,我不斷的遇上這種狗眼看人低的人,年輕時就直接脫口對衝了,現在雖然會忍,但心中還是免不了圈圈叉叉。如果有一天,我的個案是這種人,我該怎麼辦? 即使我相信人是平等的,但還是會有所謂身上具有平凡與不凡兩種特質的人,他們過著所謂平凡生活,卻有著不凡的思想與被世人認為不凡的特質。 六月,在一篇murmur中結束。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mur , diary

[EC]從停止營業的台灣CCB網站說起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在 新萃妍 或是透過郵購的方式向新萃妍購買彩妝保養品?新萃妍的網站在五月時在網站首頁上張貼了張公告,表示要調整營運方向,所以不再提供銷售服務。 當我看到這個網站停止販售時,心裡有點惋惜。如果沒記錯,CCB(Club des Créateurs de Beauté)是在我五專時進來台灣,當時的平面媒體都對這個品牌有所報導,它也算是台灣第一個以郵購通路販售彩妝及保養品,這個通路品牌下,在台灣最知名的品牌應該算是agnès b.彩妝,也許其他的品牌也有其他的喜好者。 在CCB剛來到台灣時,他們的通路策略是在便利商店裡放置郵購目錄,之後也與許多銀行的信用卡部門合作,寄送郵購目錄給持用該家信用卡的客戶,他們做的相當細心,不同的對象、通路都有不同的目錄編碼,當消費者透過傳真回傳訂單時,可依據訂單上消費者所填的編碼了解及統計客戶來源並作為下次合作、折扣或各種銷售策略的資料參考。在對於隱私權不是那麼注意的年代裡,我每個月會收到兩份來自於CCB的郵購目錄,也和便利商店裡所放置的目錄比較過,贈品、折扣都不同,這樣的經營方式在那個年代裡真的是很細心了。 之後,電子商務興起,在台灣的CCB也成立了銷售網站,在這個通路上也提供了另一個目錄編碼,除此之外,如果消費者喜歡紙本目錄上的贈品與折扣,也可以輸入紙本目錄上的編碼,網站就可以提供同樣的優惠折扣,甚至,也在紙本目錄上鼓勵會員透過網站來訂購商品,除了與紙本目錄相同的優惠外,還會利用多送贈品吸引貪小便宜的消費者利用網站來訂購。 2002年,這個成立於1987年的老通路品牌被L'Oréal買下來,在台灣,它似乎還在忠孝東路的辦公室裡,似乎還未與台灣萊雅合併。CCB在台灣的銷售網站,在去年也曾看過徵求網站管理人員,而年初也試著透過所謂部落格試用品行銷的手法,在樂多成立了一個部落格發送彩妝保養的試用品,並結合影音,在網站與部落格裡設置彩妝教學影片達到產品宣傳的效果。 對於保養品通路品牌而言,這個手法還算新,以台灣的市場情況來看,透過試用品發送網站來宣傳商品的保養品品牌多屬於台灣本土較新的保養品品牌或是屬於開架保養品的品牌,而且,依據我參加一次活動的經驗,他們給的是完整的商品,而非只有幾ml或幾g的試用品,算是相當用心在經營。 然而,它還是掛出暫停營業的告示。大約在年初就可以隱約感覺到他們的動作,先是髮類保養用品

[music]The Sixth Station

炎炎夏日,聽鋼琴是最合適的了。當然,星期五的夜晚好像要聽點爵士或人聲似乎才能迎合潮流。 這一首The Sixth Station是日本動畫《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裡的配樂,出現在千尋為了要解救白龍而前往錢婆婆的住處的這段鐵道車程上,也出現在每次千尋從油屋的休息處往外看到電車經過時等幾個場景。動畫裡,千尋和無臉人坐在車廂裡,光與影在他們的身上交錯,車廂裡的其他旅人以半透明的黑影的方式呈現,一站又一站過去,其他的旅人也都下了車,畫面從天晴時的水面,到天空,再到黑夜,她臉上的神情也從片子開始時的幼稚與進入奇幻世界的無助徬徨,轉變為堅定的神情,儘管這可能是趟有去無回的旅程。這部動畫有很多內容可以說,但記得在上映時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所以還是聽音樂吧!每當我聽到這首曲子就會想到畫面中,電車經過那片大海的聲音。(裡面只有YouTube畫面)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music , The Sixth Station ,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 Spirited away

[PP5]每個人都可以當七分鐘的明星

PunchParty 5 :主題與主講人相關資訊網頁。 反正一邊要重灌PC(很遜腳的一直在重灌),就邊寫心得吧!這個星期幾乎都在聽演講,星期一和二是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星期五是Yahoo!奇摩和動腦的行銷課(雖然我覺得廣告成份居多),但只有星期六這場PunchParty 5似乎比較接近自己的生活,但也很巧的是,下半場的演講內容讓我腦袋裡響起了台灣競爭力論壇裡,業界學界代表不斷重覆的那句話:政策鬆綁,政府不要干預太多。 第一次參加PunchParty的偉展,事後說上半場讓台上講員用七分鐘的時間講完20張投影片的進行模式十分類似McKinsey的「30秒電梯測驗」,也對於這樣的一個聚會模式相當的感興趣,甚至覺得會成為台灣某種網路活動的代表(已經是了吧?)。對一個不會太觀注在blog生態的人來說,他的心得讓我覺得很有趣。今天的下半場演講讓人很感動,除了小夫的媽媽和某官員的聯想讓人鼓掌叫好外,那種兄弟姐妹間情感的連結也十分感動人心。記得台上的人說了「設計師除了設計之外,也要能撫慰人心」,因為現場人多,所以來不及用筆寫下來,也只能記得一半。 看著人山人海,我則想到了這篇的標題。這句話其實是星期五上課時聽台上的Frank講到blog marketing和置入性行銷時,我突然想起某位外國大師說的一句話,大意是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有三分鐘當明星,請原諒我記性不好想不起來是哪位外國人大師。這次看到台上的講員,再想到句話,再加以篡改。台下的人山人海,也許在未來有不少在場的人也會站在講台上,也許有些人希望自己未來站在講台上講七分鐘或是三十分鐘,無論如何,今天的主題很棒:「小時候的願望。長大後的現在」上半場的六位講員分別談到了小時的願望及長大後的現在,也談到了對於未來的想法。有趣的是,我聽到了一些人,對於未來的看法是「不知道,所以先做自己就好」這也是最安全保守的作法,因為真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也許哪一天,台灣就沒有了未來,也許哪一天...誰也說不準。有些內容也不得不讓人想起,關於小時候的願望,都是上一代的人主導,什麼是真正自己想做的?很難給一個明確的方向。在我們這個年代的小時候,有誰敢說自己未來想當農夫?反正在那個年代,女生的願望都是當老師或作家,男生的願望都是當總統或是太空人,最後再在作文的最後一段裡加上一句要像某位偉人一樣力爭上游的創造ooxx的,那麼作文就會很高分。每人的小時候

今天開始請使用Firefox 3

這個圖案好可愛,點了可愛的小狐狸就可以到最近版本的下載網頁下載 FF3 。 之前有下載試用版本的Firefox 3,但有許多相關的Add-ons沒有更新,所以沒有替換掉。今天是Firefox 3正式版的下載日,常用的套件也都更新至最新版可以使用了,不過Tab Mix Plus還未更新,我先下載了 ColorfulTabs 來試用看看,其他如 Adblock Plus 、 Greasemonkey 、 TwitterFox 、 IE Tab 、 IE View Lite 、Web Developer Toolbar、 Google Toolbar 都更新到適用於Firefox 3的版本,瀏覽速度感覺也比Firefox 2.X來得快,所以,還要等IE慢慢開嗎?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FF3 , download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17日的筆記

一直沒有提到第一天的開場和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行政院經建會(CEPD)、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市美國商會、中華經濟研究院(CIER)、台灣經濟研究院(TIER) 會場:台北福華文教會館前瞻廳(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三十號) 第一天,對記者們而言,重頭戲其實是開場,記者、攝影機追著張忠謀先生跑,閃光閃到眼睛都快瞎了。但第一天的開場,其實不像一般會議的開場這麼簡單,90%都用英文在講,張忠謀先生以英文作Opening,美國前商務部副次長Paul A. Lindon當然是以英文演說,之後天下遠見出版的創辦人高希均先生雖然有用中文在講,但80%以上的內容也是英文。Paul London的主題是Aspects of U.S. And Taiwan Competitiveness,高希均先生所講的主題則是From Global Competitiveness to a "Balanced Society" Taiwan's Policy Option,提到了 CSR 、Soft Power與兩個P:Peace與Prosperity。不過我看17日的報紙多著墨在張忠謀董事長的Opening,Paul London的演講只是稍稍一段或幾句話帶過,完全沒看到高希均先生的報導。當然,這樣的討論內容如果遇到不懂的字,真是鴨子聽雷,我是看到別人頭戴翻譯機才知道原來有提供翻譯。以下有兩點,應該是Paul London演說時所抄下的: Set rules for competition, not price. Innovation, make possible for people to get money. 還有另外兩點,來不及記下來。 16日下午的十二個議題要在17日早上的六十分鐘內完成結論的報告,平均每個議題只有五分鐘,議題如下: Education The social context for competitiveness Financial sector Healthcare State efficiency Industrial polic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 Sector Tax reform O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的一些感想

昨天參加了「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 」且很幸運的,除了上午的三場演講外,下午可以別上工作證選擇想要參與的close-door meeting,總共有十二場meeting,分三個場次,每個場次有四間會議室在討論,我參加了三個,分別是Education、State Efficiency和Human Resources,每場會議都有來自產官學三方的代表人物,都還算精彩。 這個論壇讓我比較驚訝的是,主持人不需要準備討論的主題重點,讓與會者依據該場會議的討論話題來個brain storm,也可以藉此看到各會議主持人的不同主持風格和討論方式。在下午的會議結束後,星期二早上要做出結論,12個meeting結論要濃縮成60分鐘的簡報,真的讓人有點不可思議,而且,從我參加的三場meeting看起來,好像什麼結論都沒有。 當我進入Education的會議室時,已經開始討論一段時間了,政大的校長正在發言,談的不外是如何改善台灣的教育困境,例如調整教師薪資以吸引大師級的人才到學校教書、均衡的補助、碩士班學生的定位及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該如何發展…等各種建議。當吳校長結束發言,主持人正要把麥克風傳給下一位講者時,暨南大學的李教授抗議沒有幫講者計時,而他認為這樣可能會延誤到他的事情,於是要求離席。 看到這景象實在有些傻眼,儘管他的要求並不是不合理,只是他的反應卻讓吳校長很尷尬,好像吳校長占用了他的時間。於是,我看到吳校長的臉漲紅了好一陣子,但也有可能是我看錯了。 原本與會的其中文化大學的校長因事缺席,所以由主持人代為講過主題「台灣私立大專院校為何缺乏競爭力,如何提升私校的競爭力」並講了一些內容後,就換急著閃人的李教授發言。他果然簡短的只說了八分鐘,談台灣學術研究沒有向下紮根,只會空談高科技技術,他認為研究所或博士班學生可以寫出很好的論文,可是業界也沒有人做的出來,另外,他又舉了個如果向國科會申請要做Engine的研究一定不會過關,但如果申請做奈米Engine就會過關為例,諷刺現在學界與國家政策的狀況,當然,他也不斷提醒大家,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很差。之後各方學者都討論了相關的議題,而中國醫藥大學的鄭光甫教授和李教授兩人先後離開。 終於輪到業界了,分別是上海匯豐銀行的陶副總裁和台積電的人力資源張副總。兩位都有著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但有些建議也還是過度理想,比方說,因為學生在校講英文

[photo]下雨的午後.彩虹

星期六癱瘓在家裡,下了一整天的雨,星期日,看完很無厘頭的豆豆假期,外頭雨下的正大,卻出現了非常眩目的陽光。 當時的陽光出現在偏西的方位,於是我知道,只要朝著東方走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而公園另一端的壹陸壹就是這段旅途的終點,如果幸運的話,我除了拍到彩虹外還能拍到雨天中的陽光,也許還能拍到無法想像的美麗畫面。 出門前的一個電話,讓我停了下來,當我掛掉電話後,雨已經停了,於是我邊走邊拍,希望能撿到漂亮的景色。 裡面圖多字也多: 走進公園時,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漂亮,先是被入口處的積水和狗的排泄物氣味弄得心情很差,不過,再怎麼心情差,看到彩虹後的心情也會好起來。 朝著彩虹的方向走,我想起大學時,曾在北投站看到一幅彩虹由一棟棟公寓中升起的奇景,於是想到了 彩虹谷 三個字,小蔣同學則寫下了 彩虹谷與有妖怪 ,被刊登上淡江時報。 我的確看過彩虹昇起處的顏色。在我國三(現在的九年級)要畢業的那年,某個夏季的午後雷雨結束後,出了大太陽,而彩虹就從校園中庭裡昇起,不像故事中有一個壺,而彩虹也不是自壺中昇起,而是自平地昇起,越過四層樓的校舍往高空中出去,那種美景也讓訓導處的老師們廣播叫大家出來看彩虹。 不過,昨天我愈往彩虹昇起處走去,反而愈看不到彩虹的顏色,應該是角度問題吧!不知怎麼的,我突然覺得,人對於愛情的嚮往,大概就像對彩虹的追尋一樣,走近一看,其實什麼都看不到,而不是遠遠觀望般的美好。 到了壹陸壹,想不到雨天的午後也這麼多人,吧台裡忙著做飲料,我點了冰鴛鴦後在一旁等著。直到他們可以休息時才把彩虹拿給他們看,接著,又順手拍了一張店裡的照片。大哥說,下午下雨又出大太陽,從店裡看出去的景色非常漂亮。可惜,我什麼也沒拍到,只拍到黯淡的彩虹。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試讀]沒有我們的世界

書名:沒有我們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 作者:艾倫.魏斯曼(Alan Weisman) 網站: The World Without Us 書中所談到相關地點: Google Earth連結 譯者:劉泗翰 出版:木馬( 活動連結 ) 書籍封面取自: 博客來-沒有我們的世界 這本書,對習慣讀小說的人來說可能有點硬,它是有趣的,像是文字版的Discovery除去travel & living 的其他頻道或是National Geography Channel的生態節目,有點深度,適合找張桌子或舒服的姿勢閱讀,最好旁邊放台電腦,提到一些地名或地標時,用Google Earth找一下地理位置與景觀,也可以使用wiki找一下最新資訊。 文章的開頭提到了一個曾經消失的亞馬遜地區的種族,在開始閱讀的那個禮拜裡,GVO也出現了這篇《 巴西:亞馬遜隱形原住民 》,約一個星期後,在平面媒體上也看到了相關的報導。隨著文字的帶領,愈讀愈氣餒,但這也是我們一直不願面對的事實,因為人口的擴充,甚至,站在作者的立場來想,因為人類的出現而導致整個自然環境的浩劫,而作者則在各種資料搜集後揣測,如果有一天,人類突然消失了,就像一些古文明裡的居民似乎在一夜之間都不見了,這個地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更好?更糟?會不會有其他的族群取代人類? 裡面關於環境、關於科技、關於未來的可能性,我都覺得很值得發人省思,僅管作者沒有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也無法避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狀況,談論了什麼是可能會留下的,猜測人類消失後,那些令人驚訝的建築與藝術品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甚至在人類還存在時已經有許多藝術品無法逃離自然界的反撲及人類的破壞,就我們所知,泰姬瑪哈陵也已沒有照片裡那麼的潔白美麗,在酸雨的侵蝕下,沒人知道它還能存在多久。 然而,當人類自覺要做些什麼來保護地球的時候,也不免落入自以為是的想法,完全的忽視了大自然的力量。書中提到了一則台灣也有報導的新聞,就是在千禧年時有一隻美洲土狼跑入中央公園,當時的環保議題則是人類如何侵犯自然以致於自然界的野生動物必須進入城市與人搶地盤,而前面提到的Discovery頻道也製作了相關的節目,報導關於自然界裡的動物如何與城市中的人類相依存。但作者用另一個角度,他認為這隻土狼不過是大自然派來的先鋒,在人類稱霸地球這麼久後,也該輪到大自然反擊了。 書中

mur & 抄書

六月真的很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它處於一年之中的月份,過了端午,接下來就是中元,然後中秋,哇!一年又要過去了。既然六月給人這麼漫長又這麼溼熱,我決定六月都來放照片,寫些或抄些短短的句子。 最近喜歡把以前拍的照片再找出來,抽掉顏色來看,再加些雜訊進去,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滿足感。 晚上讀了一兩頁書,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P.71裡有這麼一段話: 只要你的價值感是依附在自己之外的其他事物上,你就會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一旦這些來源一中斷,你的情緒立刻會起波浪。 抄下來提醒自己。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photo , Diary

[photo] 沉默的公園

今天的夜特別暗,空氣特別重,公園裡昏暗的氣氛,似乎藏了很多心事和秘密。 經過公園的樹木,每一株都害怕的顫抖著,彷彿在說:「快走,快走,有事要發生了,快走。」 人們將自郊外回到城市的牢籠,心卻留在不知名的地方,讓孤獨填滿原本是心的空位。 每個人的心中有一份孤單,只能自己飲用,那份酸苦嚐起來額外甜蜜,就像蚜蟲分泌的汁液只有螞蟻懂得品味。 那是座名為孤獨的堡壘,國土是遙不可及的陰鬱內心,孤芳自賞是國王的權杖。 天空開始流淚,為了每個自覺孤單的蒼生。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mur , photo , diary

[photo]會不會再見面?

第一次我們在墾丁,一行人在應該溫暖卻炙熱的四月夕陽下走進鵝鑾鼻。下一次同一群人在同一地點再見面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變的是什麼?大學幾年的情誼是否不變?那遠方的海景是否依舊蔚藍在陽光底下閃閃發光,像照片中你們的笑容一樣。

[mur]MRT是個刺激思考的地方

不喜歡搭捷運,但不可否認,狹窄令人窒息的車廂和疲憊鬱悶的空氣會刺激思考: 怪怪的社會:病了不敢請假.老了不敢退休.畢業時節求延畢.多數人結婚是依靠勇氣/意外和經濟基礎而不是愛。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mur , MRT

[mur]多等等還是必要

我有一台PC和一台laptop,現在的我正在這台laptop上blogging。這台13吋寬螢幕的BenQ S52已購入三年,表現上還算滿意,原本的定位就不拿它來工作,所以對它要求沒有很高,但在PC掛點時,做點小美工,用Dreamweaver和Flash,跑個Fireworks都很順暢,這幾天妹妹拿它來跑Photoshop 7.0和Illustrator 10,512MB的RAM還要與顯示卡分享的情況下,還沒聽到她抱怨太lag。也許有,只是不敢讓我聽到吧! 由於正經事都在PC上做,所以laptop我一直用在娛樂項目上:看影片、窩在房間裡上網...等功能。曾經帶著這台S52去談案子或是去面試,單就電腦本身其實不會太重,兩公斤左右,一隻手就拿得動,但加上袋子和電源線、變壓器後,它就不是一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通勤族女生可以扛得動的重量了。我的肩膀總是在帶著laptop出門一次後就疼痛很久,所以那種在咖啡館裡喝咖啡、上網的畫面是不可能在我身上出現。 從eeepc出來後一直在注意它,它提供的功能,也已滿足我目前在laptop上最常使用的功能:上網、key文件、Twitter、gtalk,反正平時用的也是OpenOffice,所以沒有差別,而且又輕又小,實在很適合外出攜帶。但有一點問題要克服: 電池效能-前面說過了,電腦不重,但是要帶著電源線和變壓線就是很重,而且要找三孔插座真的很麻煩。 平台整合問題-我不會想買Windows版。但就survey到的一些使用回應,買了eeepc還是要再重裝新版的系統、要自己下載新的OpenOffice。 螢幕和鍵盤問題-不喜歡太小的鍵盤,那讓我的手很不舒服,螢幕解析度不夠,在一些網頁設定上會跑掉。 至於硬體,什麼CPU啦!那些的,我沒有多去注意,儘管eeepc從原本的7吋到現在的8.9吋(10吋好像也要出來了)並有20GB的硬碟,我還是下不了手。 後來HP 2133出來了,鍵盤、螢幕設定好像都解決了,偏偏卡在很重要的重量問題,有些反應是說電池的續航能力也不夠,Linux系統也要重灌才能發揮效能。而且,我覺得,它的外觀不夠漂亮,如果買了它再花錢包膜,就不是低價筆電了。 雖然很不平等,但似乎站在女性的立場來設計產品,很難不會大賣的。 然後,聽到Dell和ACER、MSI都要推出小型筆記型電腦來搶食這塊市場,選擇變多了,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個好消息,可以

六月的第一篇碎嘴

一年當中,我最不喜歡六月,儘管六月只有三十天,七月和八月有三十一天,比六月還漫長,但六月總是讓人有種拖個金魚大便在那要斷不斷的感覺。就像是塔羅牌中的第五張牌Hierophant和其相關的牌:Negativity、Disappoint、Setback、Oppression,在俗稱大祭司的Hierophant,據說與金牛座(4/21至5/21)有關,任重道遠與克苦耐勞,要成為大祭司前要先接受一定的修練與磨難,所以在情緒、思想、心靈與物質生活上都呈現著一種負面與壓抑的感覺。這種感覺,每年都在六月時出現,然而這張Hierophant應該是張五月的牌。代表六月(雙子座,5/22至6/21)的大阿爾克那則是Lover,相關的牌是Confusion、Sorrow、Synergy、Trust,其實沒有比五月的好,也是磨難重重,比五月稍好的是,透過信任與合作,可以與家人、情人、朋友或同事一起渡過。如果要事後諸葛,五月的大地震與五系列的牌都發生了關連,但說這些都沒有用。 總之,我不喜歡六月這個月份,我今天抽到的牌是Feeler(Child of Cups),但在抽牌時旁邊有一張牌跟著跑出來,是Learner(Child of Crystals),這兩張牌都提醒了我都要歸零重新開始,像孩童一樣去感受去學習,有趣的是,我灌了一個下午的電腦,真是累死了,還是學不會Ghost,真糟。 ◎關於1996這張CD 之前從日本Amazon買了阪本龍一的CD,裡面有那首令我朝思暮想的Merry Christmas to Mr. Lawrence。有一個好心人曾說要傳這首曲子給我,但因為那張1996專輯裡有許多好聽的曲目,不止是Merry Christmas to Mr. Lawrence,還有很多,所以就拒絕了。 我回信說,這首曲子有些故事,拿到CD後再把故事寫出來。但事情已經過很久了,過去的事情也不該再提了,人是很健忘的,如果再翻出來,我也會不記得時間的順序,那段亂七八糟的日子也不想再去整理出時序,只記得那場混亂從921開始,與地震無關,但那場地震卻震亂了二十歲那一年。 ◎關於藥妝 本想寫兩個或三個美白產品的使用比較,想一想,也沒什麼用,反正每個人用的感覺都不同,我覺得A產品的美白及保濕效果好,但別人可能覺得B產品比較有效。實際上,在夏天美白的效果比冬天還差,如果冬天沒做好美白和保濕,夏天只能做好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