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月, 2008 起發佈的文章

[Reading]意義的呼喚

書名: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可的生命傳記 Was nicht in meinen Buchern steht : Lebenserinnerungen 作者:Viktor Frankl( wiki中的Viktor Frankl ) 譯者:鄭納無 出版社:心靈工坊 ISBN:9868024803 封面取自 博客來--意義的呼喚 。 在小小書房上藝術治療時,我用左手畫了一幅畫,忘了是哪一幅,也忘了是什麼原因,便把一直思考的問題在課堂上說了出來:「我不斷的思考人存在的意義和『我』存在的意義。」那次課程結束後,海蒂和一位同學Claire就拿了三本書給我,一本是被我賣掉的Yalom的《日漸親近》,一本忘了是什麼,也是Yalom的書,而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就是《意義的呼喚》,但我沒有當天就買下這本書,反而買了《日漸親近》。 很怕看到太多推薦文的書,再加上幾篇賣弄知識的推薦文讓我看得雞皮疙瘩,這是為什麼我沒買下《意義的呼喚》的原因。後來我去國際書展,這本書又出現在我眼前,也不斷的小小吸引我的目光,終於我買下這本書,也用了一點點時間去閱讀。 相信每件事、每個人的存在都有意義,也許對個人、對其他人或對社會、世界,打個比方,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帶給社會傷害,也提醒其他人不要再造成對社會的傷害。但我一直無法理解的是,整個人類對這個地球的意義是什麼?我在這個世間的意義是什麼?是什麼因緣讓我在這一世出生? 當然這本書並沒有給我答案。這本書是意義治療大師Viktor Frankl的傳記,書寫從出生到進入集中營到這本書被完成,作者的一生。儘管他在集中營裡經歷肉體與經神的折磨,離開集中營後又要接受家人在集中營中罹難的消息,卻只以輕淡的文字帶過他的傷痛與對家人的懷念,多數的篇幅是正向也發人省思的。 「…如果一個人一下子遭遇這麼多,受了那麼多的考驗,那一定有其意義。我覺得,我只能這麼說,似乎有什麼在等著我,期待我去做,我是為某事而存在的。」~p.179,「回到維也納」 「終究,『老』只是人生無常的一面,但這個無常卻能成為我們責任感一個很大推動力--使我們對責任感的認知成為人之存在的基本特性。」~p.211,「關於年老」 這位在書的最後寫下「我生命的意義是幫助別人發現他們自己生命的意義。」的作者,在六十七歲時學開飛機,八十歲還在攀岩,長命的活到九十二歲,創造了意義療法,對生命保持熱情。 如

Blogger的預先排程功能

Blogger 在很久以前有提供所謂預先排定文章出現在部落格的功能,但之後這個功能就沒有了。對我而言其實有些麻煩,有時一口氣寫了很多,想分幾天Publish都不行之前。這兩天Publish的四篇書展相關文章是使用 Windows Live Writer 來做發表,好用歸好用,雖然能做預定的排程也可以做存檔的動作,但還是有一些缺點: Feeds會按照排程的時間出現在閱讀器(Bloglines、Google Reader…等)裡,但文章提早出現在首頁上。 在文章預覽時會偶爾出現秀逗。 要安裝一個軟體。

美好的一日(4)-師大夜市.紅館

地點:紅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3巷32號 電話:(02)2362-1905 在腸胃裡塞了那麼多食物後,我們想去師大路的廣生食品行喝茶,去年有找大學同學Eric去那聊天喝茶,那裡的價位並不平價,不是能常去的地方。可惜去到廣生食品行時,他們已經準備打烊了,逛了一下人擠人的師大夜市,我肚子裡的Pizza還是沒消化掉,但很想找個地方喝點東西,雙魚坊是不考慮的了,總覺得那天喝到的雙魚奶茶味道不對,氣氛也不對了;Cafe OSO也太久沒去了(五年以上一定有)。於是我們走到馬路對面的紅館。 紅館比較像小酒館,提供的酒類飲料不少,比利時啤酒、北台灣啤酒,另外還有調酒類,但我在很久以前就看過他們的伯爵茶似乎是英國皇家泰勒(Taylors of Harrogate)的茶葉。既然今天想喝茶,我就點了Menu中的皇家伯爵,偉展點的是比利時修道院啤酒,光喝飲料有點無趣,所以又點了一份炸起司條。 店面很小,只有二樓有座位,裡面有四張小桌子,一個小小的兩人包廂和樓梯口後方一個可以擠比較多人的區域,外面有個小小的陽台是吸菸區,在夏天時,這個陽台應該很熱門,但陽台下的人就只能接菸灰了。服務生很客氣,因為是特別節日,即使將近凌晨十二點,客人還是陸續上樓,所以就看著服務生樓上樓下的跑,那個樓梯實在太陡了,技術要好才不會滾下去。 伯爵茶很香,不用加糖就會自然的回甘,偉展說帶有一點檀香的氣味。回沖一次後仍然帶有第一次的香甜,打開壺蓋就看得見在濾網中的茶葉,而且茶葉不會浸在茶湯裡使茶湯過澀。皇家泰勒的伯爵茶非常貴,同樣125g的伯爵茶葉就是比唐寧(Twinings)貴上一倍,所以我也沒買過皇家泰勒的茶,也因為我都煮奶茶,所以不會把泰勒的伯爵茶拿來煮奶茶,太浪費了。偉展點的比利時修道院啤酒也很棒,在入口時就有一股非常濃郁自然的花香,這股花香到將啤酒吞下肚後還存在著,很香、很吸引人的啤酒。起司條也很不錯,有種QQ的口感,很下酒,配茶也還不錯。值得一提的是店裡的音樂,一首又一首的西洋老歌,也許是太久沒聽了,我們兩個人幾乎也沒說什麼話,就聽著這些老歌,這些老歌真是太經典了。 情人節的行程到此就算結束了,回家前的小插曲是,我因為一下子吃了太多的東西,結果一路一直打嗝,還得停在路邊休息,偉展說不知情的人會以為我們吵假而我跳下車生氣,或以為我喝醉了在路邊吐。但事實上是,我們兩在路邊一個在笑,一個在打嗝。在回永和的路

美好的一日(3)-King Stone的Pizza吃到飽晚餐

餐廳:King Stone休閒義大利精緻風味 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二段216號1樓(2樓是鬥牛士) 價錢:晚餐吃到飽$350,加收一成服務費 電話:(02)2364-8628 接下來要放閃光了。要戴墨鏡,要牽可魯的自己找好。 和偉展在一起這幾年,他知道我不喜歡和人一窩蜂,所以只有第一年在一起時的那個二月十四日,我們去壹陸壹喝了熱巧克力,那天下午在店裡幫忙洗杯子(那時吧台裡只有大哥和二哥)洗到晚上六點多,二哥說不用幫忙了,我們兩個人在家附近的餐廳吃情人節套餐。之後他去當兵那年,送了我非常漂亮的玫瑰花,還施展了一些小創意讓我笑倒在家裡。有些時候我們會一起去吃好吃的,比方說,他知道我愛吃瓦城的酸辣蝦湯和蝦餅,我們也偶爾會去吃;有一年還買了兩次的GODIVA禮盒;跨年時買了Moët & Chandont;小年夜時,他帶一個人留在台北的我去吃燒肉,也買了一桌年菜給我吃,所以不是那麼特別過情人節。 有時,過節只是一個藉口,讓人在繁忙無味的生活裡增加情趣,如果隨時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感情或愛情中的驚喜,過節與否也不是那麼重要。但因為我很多天沒出門了,窩在家裡都要發黴了,又找不到工作,既然情人節都要出門人擠人了,就一起去吃情人節大餐。 當然,這種臨時的想法,在這個節日裡,餐廳一定都是沒有預先訂位就沒位子也沒食物。加上先前不知道吃了什麼東西不對勁而拉了兩天肚子,我特別想吃牛排,那種端上桌會滋滋叫、冒著煙,切下去軟嫩多汁的那種,吃完可能全身都是食物的味道。不過,沒訂位就沒得吃。偉展說:「要是都找不到的話,我們就去樂華夜市吃,從前菜到甜點飲料,整條夜市都包了。」後來他冒著小雨從敦化南路的公司到永和的小小來載我時,他說下午有打電話到古亭的鬥牛士,因為天氣不好所以可能一些預訂的人就取消了,也許去現場還有得吃。 到了現場,他先去問有沒有位子,之後開心的告訴我,店裡剛好有人離開,所以有位置可以坐。停好車,我們一前一後的走進店裡。走在後面的我在進店前瞄到另一個餐廳King Stone的看板,再望進門口,不太像鬥牛士的風格,但偉展已走進去,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上塔羅課給我的另一個影響是,每件事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也許是因為情人節的原因,店裡的燈光並不是很亮,服務人員把我們帶到類似情人雅座的區域,然後解釋用餐方式。晚餐是屬於吃到飽的方式,有提供沙拉、湯、飲料、前菜(烤雞腿)、一個主餐、吃到飽的P

美好的一日(2)-小小書房

活動:小小書房國際書展 日期:02/13至02/18 地址:台北縣永和市竹林路179巷20號 網址: 小小書房部落格 離開101的地下美食街已經四點半了,我想起之前收到小小書房的電子報,他們也在辦國際書展,因為晚上和偉展約好一起吃晚餐,所以我們就去小小書房,不過,我烏龍的帶著優狗坐錯車,只好在吳興街下車再轉板橋基隆的公車到福和國中下車後再走到竹林路上的小小。走到小小,店裡有沙貓和幾個客人,很安靜,但櫃台後方放了很多的書正準備貼上標籤。 優狗來永和很多次,之前也去過幾次壹陸壹,但卻是第一次到小小。我們也沒看什麼書就進了小小咖啡找位子休息。 其實,現在買書也不用去書展撿便宜,書局和出版商多設有線上書局可以直接買,如果想要找個地方安靜的享受文字的樂趣,有一些大型連鎖書局也是可以去逛逛。在去國際書展前,我到誠品信義店等優狗,在三樓讀了《 追風箏的孩子 》的作者Khaled Hosseini的新書英文版《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中譯: 燦爛千陽 )》和幾頁中文版的《中性》。前幾天讀完《追風箏的孩子》時紅了眼眶,才讀幾頁英文的《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就決定會買這本書的中文版,這樣全家都能一起看。我猜,Khaled Hosseini可能會成為今年我最喜歡的作家,而《聖路易之橋》似乎一點進度也沒有。 不過,我又有一種想法出現: 為什麼這些好看的書一本比一本厚呢? 突然可以理解漫畫可以賣很好的原因。但我沒在大塊的大辣攤位中看到《追憶似水年華》漫畫第四集中文版的出現,也沒問他們到底會不會出版。 在小小咖啡裡,我們繼續聊天,算塔羅牌。小小離優狗家太遠了,陪她坐公車時,她說:「來中永和真是件麻煩的事,得先繞到台北市再搭車過來,也沒有直達的公車可以坐。仔細想想,也是,從永和到台北很方便,但從台北縣其他地方到永和,除中和之外,要是不開車還真麻煩。 在小小等偉展時,她們正在整理一批香港來的筆記書,相當有趣,也很有特色。與其去逛充斥著大聲公叫賣此起彼落的世貿國際書展,看各出版社們把沒人要讀的書、過期雜誌大清倉,還不如找一間安靜的書局來看書。小小書展特別處在於已先幫讀者過濾掉一些雜七雜八的書,而平時書店裡的書籍也多與人文、藝術、心理、性別為主,還有一區童書及繪本區,以及乾淨的洗手間,店內有好聽的音樂,逛累了還有小小咖啡可以休息。何必去擠國際書

美好的一日(1)-第16屆國際書展

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 日期:02/13至02/18 網頁連結: 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 照片: 20080214台北國際書展 對於國際書展的唯一印象就是又吵又熱又悶,和資訊展一樣,雖然從第七屆國際書展開始參加,但這兩年都沒有參加的記錄,還記得去年是看到新聞播報書展結束才想起來有這回事。由於現在買書的管道很多,所以在書展買書的慾望並不高。今年想去的原因其實不是書展,而是可以見到很久不見的朋友優狗。 大概是十二點多買票進入展場,今年的票多了個看似仿偽的貼紙之類的東西,很特別,我也很喜歡票上的娃娃。進展場後第一個吸引到目光的是主題館之一的「最美麗的書」,陳列許多難得見到的裝訂本,最吸引我的是兩本繪有曼陀羅藏文書籍和朱禧千字文,仔細看千字文的封面,那是木刻的文字,而且是反的,也就是可印刷。 之後是旁邊的「旅行文學主題館」裡面展示的是攝影作品和歐洲地區的漫畫,但我逛得心不在焉,主要是因為很久沒見到優狗,所以也嘰哩呱啦的說個沒停,只有最後一個區域的投影書引起了我的注意。 逛著逛著到了主題廣場,優狗在書林的攤位看書,而我則去主題廣場看座談會,主講者是《偷書賊》的作者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和郝譽翔,另外有一位翻譯和主持人。大多數的人都在問朱薩克關於寫《偷書賊》的心路歷程,最有趣的是台下有位聽眾問他如果遇到死神會說什麼?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到在創造了這個溫柔的死神角色後,家鄉的老人看了這本書後覺得死神似乎也不是那麼恐怖的了。但由於現場的光線很熱,幾乎都打在台上,偶爾可以見到作者疲憊的眼神。中間也有服務人員在問聽眾有沒有人要讓作者簽書,可惜我沒有注意到今天有他的座談,不然再重也會帶去。由於多數人都向《偷書賊》的作者提問,最後主持人出面轉由郝譽翔開始講她個人的寫作經驗。基於之前中時那支扔《追憶似水年華》的短片,雖然是劇情需要,但我還是轉頭對身旁的優狗說:「我們走吧!」 中間幾次曾經分開逛,後來我逛到電影館,裡面正在播放開幕片《 羅浮宮謎情 》。問我會不會後悔花錢去電影看片?一點也不會,在現場的座位並不是那麼舒服,而且一旁C209攤位還有人拿著大聲公在促銷,非常差勁。 與優狗碰面後,我們前往三館,原本是想看看繪本和文具,結果一入場看到的都屬於幼兒童書,三館的攤位人員拉人拉的比一館還兇,已經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三館有些主題很不錯,在文具區裡有看到台灣本土的文具品牌,雄獅和利

[movie]What My Eyes Have Seen

電影:羅浮宮謎情(What My Eyes Have Seen) IMDB電影資料連結: 連結 圖片來源:KingNet影音台- 連結 。 初三,我們到真善美去看這部電影,一部中文片名、簡介與劇情沒有與羅浮宮相關的電影,但還好劇情內容在看完後讓人覺得值回票價。 以畫家和畫來做題材的電影很多,但也可以從中了解歐洲人和美國人在處理類似主題的方式,比方說《達文西密碼》、《天羅地網》、《離魂》,這些影片的節奏稍快或重點並不放在畫家或是作品本身,儘管是在探討真偽畫,也沒有感受到畫家和其作品的感受,他們反而是配角;《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則是模擬畫家與畫中人物當時的心態,而這部《What My Eyes Have Seen》即使畫家和畫不是主角,但整部片鬱暗的色調和劇中人物、劇情的安排反而感受到畫家的憂鬱。 女主角Lucie是一名研究華鐸(Watteau)的研究生,瘋狂的研究這名畫家不為人知的故事,而中間出現了教授的阻擾、資金的匱乏,甚至出售父親的遺物,都只是為了確認自己的研究方向沒有錯誤,也能得到成果。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有捨就會有得,只是看得到的結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此而以,就像露西的指導教授多次阻擾她的研究,是為了搶得研究成果還是擔心露西像自己一樣落得孤家寡人?我們無從得知,只能看他落寞的身影和語調講著自己因為研究導致與妻子天人永隔的過程。 電影裡安排了許多巧妙的巧合,無法言語的街頭藝人、被掩蓋的河流在巴黎底下流動、女主角遭遇雪難罹難的父親找不到屍體、修復的畫作裡有被掩蓋的孩童畫像、畫的底下(之中)還有另一幅畫,都在訴說著眼中所見的事物並不等於「事實」, 事實等著世人去發掘,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看挖掘者本身覺得是否值得,不然,就只能掩藏在表象之下漸漸被人遺忘,儘管事實就在眼前,就像那條正在流動的地底河流。 從一些報導裡,導演本身透過這部電影推論華鐸(Watteau)與歐本納(Opener)是同一個人,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導演個人對於畫家本人的推論及研究,我們所看到的是Lucie將導演對於證實這樣想法轉至電影中,這也許是導演自己的故事,他藉著電影想說:「我想證實華鐸與歐本納是同一個人,但學術派的禿鷹想要把研究成果據為己有,而生活和實現理想又是那麼的艱苦,我知道一些事實,但說不出口,只能透過電影的方式把事實表現出來。」就像劇中瘖啞的街頭藝術家一樣,用行動藝術、肢體動作及眼神來呈現

[試讀]龐貝-在字裡行間捕捉古城的幽魂

書名:龐貝(Pompeii) 作者:Robert Harris 譯者:林淑琴 出版:如果出版社 維基百科中的 龐貝城 封面取自英國Amazon。 收到試讀本是在除夕的前一天,這對我來說是挺有意思的事,在除夕前直到初二,我都窩在家裡,不開電腦,只開電視,只看HBO,連書(花精的教課書)也懶得翻。 龐貝一直是我喜歡的古城市故事之一,我有一本95年由時報出版社所出版的《 龐貝-掩埋在地下的繁華 》,作者是Robert Etienne,這本小書因為它編排的方式讓人很「難讀」,所以我是斷斷續續的翻著這本書,但書裡的一些圖片和解說讓我一直很難忘。拿到小說試讀本時,看到封面上的那對男女不禁讓我莞爾,那應該是麵包師傅Teretius Neo和他妻子的畫像,為什麼會出現在完全不相干的小說封面上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當時社會中的女性都能獨當一面,女人當家是很平常的事,也能在街上自由走動,雖然沒有選舉權和投票權,其實但也不像小說中的女性地位這麼低落。 在看這本小說的同時,我也同時的閱讀多年前買的那本關於龐貝的書本。Robert Harris書中所寫的許多角色和許多故事確實是存在的,比方說書中提到由被解放奴隸之子所重建的Isis女神廟,確實存在著,但只有建造者的名字,也就是六歲的Popidius Celsinus(書中角色為賽辛),由父親出資建造神廟,進一步進入議會;小說中提到的秋秋拉(Cucula)和紫迷麗(Zmyrina)也確有此人,她們的確從事特種行業,不過是考古學家們發現在她們住處的外牆上以文字擁護一位C. Julius Polybius的人競選,但這位候選人卻命人要求把宣傳文字漆掉,因為她們的社會地位太低,怕影響自己的選情。那個年代的選舉並不像現在這樣有那麼多花招,由候選人站出來拉票,而是由他們的鄰居出來背書,有點像我現在做的,試著為一些試讀本寫些好話。除了這些人物外,最後也提到了當時的富婆Julia Felix,不過,以電影的方式來說的話,這個角色是以念台詞的方式出現她的名字。畢竟這是小說,作者也把某些人物的個性揉合在一起再改造,比方說當時一名富有的女祭司歐馬希雅(Eumachius)在家中供奉莉維(Livie),這位女祭司在小說中似乎成了安普萊(Numerius Popidius Ampliatus)的妻子夕霞,而原本沒被記載的被解放的奴隸安普萊反而是小說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