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4月, 2013 起發佈的文章

一週腦力激盪: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

從04月23日的丹麥創新設計,到26日的 2013 IOT x Big Data 台歐智慧產業高峰論壇 ,最後是27日下午的 Code for Tomorrow 的 Earth Day Workshop ,彷彿進行了一週的腦力激盪。 在23日的演講結束後,讓我最難忘的是台上的講者說的一句話: 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 。 至於IoT & Big Data的論壇,我看到了資策會的專家們畫出了許多的願景,同時還不斷提到:「台灣是個很適合當做測試的地方。」這點我不奇怪,就像手機剛發展時,Nokia與Motorola只要有新的機型,都會先拿台灣做市場測試。一來是因為台灣人喜歡嚐鮮,二來是台灣人還頗捨得在三C電子上的消費。不過IoT是個整體環境的連結,小至資料,大至產業,如果貿然的就做測試,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可能會導致一場災難,而這也是趕流行的公部門常犯的失誤之一。 到了27日下午的地球日工作坊,儘管我不是寫程式的人員(也不是工作人員),卻也感受到一種開放力量所帶展現的生命力。

寫程式是一種方式,不是唯一

台灣最近有些新聞與活動,顯示出台灣的教育方式愈來愈多元,應該能讓家長們很興奮。身為填鴨教育世代的我,看了也很開心: 小小書房: 終止貧窮,用音樂改變生命——委內瑞拉的「系統教育」奇蹟,以及「Sistema Taiwan愛樂種子」在台灣 城市格局: 「教小學生寫程式」之發想 東區中小學arduino應用教學成果觀摩 目前台灣還有許多教育方式:早期的蒙特梭利、森林小學、在家自學,到很熱門的華德福。其他就不寫了。也許是一些個人經驗,也許是因為後來接觸的知識,總覺得努力的把孩子「養成」程式設計師,就像是前幾代的父母把願望投射在兒女們的身上一樣的,不是那麼的健康(腦海裡浮現了灑狗血的連續劇畫面,兒子跟老爸大吼說這不是他要的人生後就離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