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Music]Mi Sueño-Ibrahim Ferrer

我的夢想CD封面

提到古巴,應該會聯想到雪茄、棒球、卡斯楚(Fidel Castro)、切 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摩托車日記;如果有人提到Ibrahim Ferrer,多數人應該會直接連想電影「樂世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這個共產國家,一般人很少對它真的非常了解,我對它也了解不多,當《樂世浮生錄》在台灣沸沸揚揚時,也無力去欣賞它。查了一下wikipedia,原來古巴除了上述名人及名產外,還有許多農產品,包括了咖啡豆。

昨天下午,我問大哥:「古巴有產咖啡豆嗎?」他說:「有啊!共產國家產的咖啡豆…」接下來的聲音就被磨豆機的聲音蓋掉了。

常在聽到電影中出現類似曲調的配樂,像是沒人寫信給上校(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悄悄告訴她(Hable Con Ella)裡的Cucurrucucu Paloma、揮灑烈愛(Frida),還有Antonio Banderas所演的一些電影(當然不會是蘇洛)會聽到一些配樂,偶爾會出現西班牙或是墨西哥民謠,通常我都會很籠統的歸類到拉丁民族的歌曲。只是在聽了許多歌手的演唱後,其實沒有找到能帶給我有「百年孤寂」書中感覺的音樂,也沒有找到那份熟悉感。很難形容那種熟悉感,古巴音樂的形式有很多種,倫巴(Rumba)應該是台灣人較熟悉的形式,因為在台語或國語老歌裡可以找到不少倫巴曲風的歌曲。

Mi Sueño的中文專輯名稱為「我的夢想」,由Ibrahim Ferrer個人演唱多首Bolero Ballads,其中還有一首是1998年的錄音。Bolero,查尋wikipedia時得到的結果是:

The bolero is a type of dance and musical form.
而在唱片上所看到對此專輯的說明是這樣的:
The last album by the great Cuban vocalist and Buena Vista Social ClubTM star, Ibrahim Ferrer. The project he dreamed of realising all his life- an album devoted to the most meltingly romantic of all Cuban styles- the bolero.
也就是由Ibrahim Ferrer演唱巴西情歌,簡單的說就是這樣。在誠品聽到這張專輯時,很驚訝它帶給我的感覺,像是我進入了「百年孤寂」或是「愛在瘟疫蔓延時」書中的感覺,午後昏黃的光線染黃了整個街道,空氣中還瀰漫著一種燒菸草的味道,不是稻草也不是已製成菸捲的菸草,而是燒生菸草的味道,一種昏昏欲睡,但又很醉人的感覺,這大概是歷年買過最貴的一張唱片,僅次於四張CD的巴哈平均律。

幸運的是,這也是一張耐聽的CD,可以一再反覆的聆聽,當聽到Quiéreme mucho,拿起了歌詞看它和其他歌詞的英文翻譯,都是很溫柔的情歌,但特別的是又不同於我們常聽到的拉丁情歌那樣的熱情奔放。不同於Bossa Nova,Bossa Nova的曲風慵懶比較適合在逛墾丁大街和夏天的星期五夜晚聽,如果在做事情時重覆不斷的聆聽,其實會讓想把它關掉,即使是Stan Getz & Gilberto這張專輯。

如果仔細聽Mi Sueño,會聽到熟悉的樂曲,對熟悉國台語老歌的人絕對不是難事,只是我很難戒掉不聽這張專輯,特別喜歡Quiéreme mucho,而專輯裡的每一首歌都讓我想起「愛在瘟疫蔓延時」裡,烏爾比諾醫生在月圓的夜晚喝了茴香酒,經過費爾米納的窗台時:

…茴香酒的作用,使他覺得庭園就跟飄浮的水面似的,用布蒙起來的鳥籠,則像一個個夢寐中的鬼影。新開的枸櫞花,散發出陣陣暖哄哄的香氣。縫紉室的窗戶敞著,工作台上亮著一盞燈,幾幅沒畫完的圖,放在畫板架上,似乎在展覽。「你在那裡,無處不在。」…
如果是「百年孤寂」,我想到的是克列斯比因被亞瑪蘭塔拒絕求婚發狂的敘述: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唱歌,馬康多的人醒來,聽到那有如仙境才有的古琴聲和凡人不可能唱出的熱情曲調,覺得恍如身處天使的國度裡。這時克列斯比看見全馬康多的窗子都亮起燈光,只有亞瑪蘭塔的窗子例外…
Quiéreme mucho的歌詞表達的是男子對心愛的另一半所唱的情歌,希望另一半也能真心的愛他,兩人相愛至死不渝。歌詞很短,但同樣都在說痴心人的故事,雖然烏爾比諾醫生不像克列斯比有那麼悲慘的命運,他雖然與費爾米納結婚,但我很難看出費爾米納與他之間存在的是愛情還是友情,倒是阿里薩對費爾米納不變的炙熱情感更適合Quiéreme mucho這首曲子。

這張專輯,其實我一點都聽不懂Ibrahim Ferrer在唱什麼。對於拉丁音樂,實際上了解不多,常要看它的英文歌詞翻譯才能了解歌手在唱什麼。音樂是一種很特別的形式,它能把一個國家的特色、民俗性唱入其中,我們可以從歌手演唱時的聲音、伴奏樂器的節奏來感受到歌曲帶來,該國的特色,拉丁美洲的音樂有這種特色,除去被「美國化」包裝的音樂,當我們聽到一個拉丁歌者唱著他們的民俗歌謠時,就能深刻的感受到他們的熱情。

比方說,Selena,在電影之初就可以看到她的父親因為只會唱英文歌曲而在拉丁民族聚集的餐廳遭到台下的聽眾扔垃圾趕走,差點引發暴動,而Selena在唱英文歌曲之前也是以拉丁舞曲開始演唱,受到墨西哥民眾的歡迎後走紅回美國(她是墨裔美國人);還有像是西班牙的Julio Iglesias。不止拉丁民族,義大利、法國的歌者在演唱自己國家的歌曲時,通常都可以讓聽眾感受到該國的風情。

所以在聽這張專輯的同時,我想到的是台灣本土的音樂。台灣本土的音樂,除了原住民的音樂外,台語老歌多是以日本曲為基底,當然在稍微開放一些時,就有一些改編的曲調,國語的老歌也是,不過也沒聽過多少,還有客家人的歌曲。如果Ibrahim Ferrer的歌聲能傳到全世界,在一個不怎麼支持音樂的共產國家裡,透過Wim Wenders的電影把這些老歌手們的音樂推向全世界,在Ibrahim Ferrer辭世前還能環演世界,那台灣…除了走搖滾風的閃靈外,其他的老歌手們,他們也能像Ibrahim Ferrer、Omara Portuondo一樣讓世界聽到嗎?

在YouTube找到Ibrahim Ferrer對於這張Mi Sueño專輯所說的話,唱Bolero是他的夢想,這也是這張專輯被命名的原因。一如以往,我找了一些相關的影片於其中,特別是他與Omara Portuondo合唱的Silencio,也就是第四支影片。偉展問我為什麼喜歡這首曲子?我說這首曲子聽起來特別的有一種滄桑和悲傷的感覺,彷彿經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