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大二還是大三,我修了一門課叫「世界宗教及其對話」,一般學生除非對宗教有興趣,不然是不會修這門課,畢竟這門課的老師是傳說中的大刀,而這代的年輕人對於宗教信仰的觀念也愈來愈薄弱。我雖然沒有特別的信仰,總之,還是修了。
這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講到印度的宗教,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講師只能簡單的把重點講過,學生自己再看講義。整學期的課我只保留三本講義,分別是印度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當老師在上印度的宗教時,講到了吠陀(Veda)的思想,其中的無有歌(nasada-asiya sukta)讓我印象深刻。
這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講到印度的宗教,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講師只能簡單的把重點講過,學生自己再看講義。整學期的課我只保留三本講義,分別是印度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當老師在上印度的宗教時,講到了吠陀(Veda)的思想,其中的無有歌(nasada-asiya sukta)讓我印象深刻。
先解釋一些字詞:
在梨俱吠陀卷十中的哲學讚歌有六篇,無有歌(nasada-asiya sukta)是其中之一,它的意思是宇宙之初只是一片無差別的混沌,只有虛空所包的「太一」(Ekam),它由自身的「熱力」(tapas)產「生意」(manas)的種子,因而展現生機和「欲愛」(kama)。從胎兒受孕的過程來觀察宇宙生成,「由欲愛而發展出宇宙萬有」也就是後世佛教所說的十二因緣,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即構成有情生存的十二個條件:無明(avidya)、行(samskara)、識(vijnana)、名色(nama-rupa)、六處(sad-ayatana)、觸(sparsa)、受(vedana)、愛(trsna)、取(upadana)、有(bhava)、生(jati)、老死(jara-marana)。
這都不好懂,但如果有在讀心經的人可能可以稍微聯想一下,心經中有提到五蘊分別為:色、受、想、行、識,有一段是這樣的:
以下讚歌的歌詞,手中只有英文和中文的對照,有興趣者可以配合上面這張圖繼續讀下去:
就算加上了中文,畢業了這麼多年我也只能了解前兩段的意義,其實前三段說的是太一,也就是原始狀態,之後的四段只能藉由當時的筆記去了解。簡單的去看,其實可以看作是男女交歡而精卵受孕的過程,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再擴大來看,在這西元前一千多年的思想裡,已經可以描寫出胎兒在母體內形成的過程,更以這樣的過程比喻成宇宙生成的過成,也就是生命的存在是因為本身渴望存在,整個世界都是由欲望成的,生命的選擇,同時,在這古老的讚歌裡也看到了他們對於眾神的觀念是:「眾神是在世界生成之後才出現,在之上還有一個最高天監視者,也就是還有一個最高的神。」
最能引起我產生共鳴的是最初的那一句:
人類依賴感官來認識世界,因為有視覺(眼)、聽覺(耳)、嗅覺(鼻)、味覺(舌)、觸覺(身)等五感而建立起對世界的認知(意),也因為欲念的產生,想要更多的感覺去認識或是去建構所謂的自己的世界,或是為了自身的滿足、認同感的需求又或是渴望身份地位,而去擴大對世界的探索。但在佛教的理念裡,欲望也是帶來痛苦的來源。在佛經的說法裡,因為有欲望所以會出現業,業的行成會不斷的循環、輪迴,出現煩惱,甚至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才會要人修行,也才會提醒所謂的五蘊皆空,一切都是空、不實的。
不同於藥師經文中的語句較像是如果人要達到什麼的話就要去修行、去供奉藥師佛和以五色線編織十二藥叉的名字以求延年益壽,心經比較像是個人的修行,追求一種對於空的體認,像是無有歌中的「其初無無亦無有」,當一個人對於「有無」看的沒那麼重時,似乎也就能進入到另一個階段裡。
回到無有歌裡,自己是覺得一個人在這個人世裡就是一種修行,歌中不是說了,透過自生的熱力產生意的種子,這個熱力也可以把它作為是一種修行的過程而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或是這個世界的存在。
右上角這張牌叫Seer,我叫它先知牌,也就是經由修練苦行後所達到的一個地位,具有權力及引導他人的一張牌。在我讀無有歌第三和第四段時,腦海裡浮現的就是這張牌。
不知道要看哪些書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這樣一個古老宗教的思想?而又不會太怪力亂神或是太吹捧某個教派或是哪個代表人物。
- 吠陀(Veda)是梵文,是印度最古老的聖典,是古印度波羅門教根本聖典的總稱,原意為知識,也就是婆羅門教基本文獻的神聖知識寶庫,是與祭祀儀式有密切關聯的宗教文獻。原有三種:梨俱吠陀(Rg-veda)、沙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此三者稱為三明、三吠陀、三韋陀論、三部舊典,再加上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就是四吠陀。
- 梨俱吠陀(Rg-veda):譯為讚通明論、作明實說。是有關讚歌(rc)之吠陀,是世界最古老的聖典,約完成於西元前1,400年至西元前1,000年,共有10卷,讚歌1,017篇(加補遺歌11篇則為1,028篇),10,580首頌。太古時期,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五河地方,崇拜自然神,集結這些讚歌,就是梨俱吠陀(Rg-veda),也是四吠陀的根本,之後變成勸請僧(hotr,請神官)的祭典書。
在梨俱吠陀卷十中的哲學讚歌有六篇,無有歌(nasada-asiya sukta)是其中之一,它的意思是宇宙之初只是一片無差別的混沌,只有虛空所包的「太一」(Ekam),它由自身的「熱力」(tapas)產「生意」(manas)的種子,因而展現生機和「欲愛」(kama)。從胎兒受孕的過程來觀察宇宙生成,「由欲愛而發展出宇宙萬有」也就是後世佛教所說的十二因緣,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即構成有情生存的十二個條件:無明(avidya)、行(samskara)、識(vijnana)、名色(nama-rupa)、六處(sad-ayatana)、觸(sparsa)、受(vedana)、愛(trsna)、取(upadana)、有(bhava)、生(jati)、老死(jara-marana)。
這都不好懂,但如果有在讀心經的人可能可以稍微聯想一下,心經中有提到五蘊分別為:色、受、想、行、識,有一段是這樣的: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 At first was neither Being nor Nonbeing. There was not air nor yet sky beyond. What was rapping? Where? In whose protection? Was Water there, unfathomable deep?其初無無(asat)亦無有(sat),無空界亦無其上之天界。有何覆蓋之耶?蓋於何處耶?誰擁護之?彼水何在?無底之深水何在?(水:人對生命根源的想像)
- There was no death then, nor yet dethlessness; of night or day there was not any sign. The One breathed without breath by its own impulse. Other than that was nothing at all.其時無死亦無不死(混沌之中),無畫與夜。獨一之彼(Tad ekam),無氣息而自呼吸,彼外曾無何物。
- Darkness was there, all wrapped around by darkness, and all was Water indiscriminate. Then that which was hidden by Void, that One, emerging, stirring, through power of Ardor, came to be.唯有黑暗耳!一切為黑暗(無知)所掩,成無光之波動界。彼虛空所包之原子:偉大之熱力生出彼一。
- In the begging Love arose, which was primal germ cell of mind. The Seers, searching in their hearts with wisdom, discovered that connection of Being in Nonbeing.展開而出欲愛(kama),此乃心識(manas)之胚胎、原始之種子。此是聖者等依其洞見,索於心所發現之有無之連鎖。
- A crosswise line cut Being from Nonbeing. What was described above it, what below? Bearers of seed there were and mighty forces, thrust from below and forward move above.彼等之繩尺延展開,在上者何?在下者何?射精者(含種者,指有生命原始胚胎)存,張開者(保勢力者,孕育生命)存,自在力(自性-不動)在下,衝動力(力用-動)在上。
- Who really knows? Who can presume to tell it? Whence was it born? Whence issued this creation? Even the Gods came after its emergence. Then who can tell from whence it came to be?誰實知之?今誰得說明之?彼由何處生出(ajata)?這造化來自何處?諸神遲於世界而生,誰知其何處生?
- That out of which creation has arisen, whether it held it firm or it did not, He who surveys it in the highest heaven, He surly knows – or maybe He does not!彼,此世界由來之源,果造作之耶?抑未造作耶?惟在最高天監視者知之,或亦未知之乎!
就算加上了中文,畢業了這麼多年我也只能了解前兩段的意義,其實前三段說的是太一,也就是原始狀態,之後的四段只能藉由當時的筆記去了解。簡單的去看,其實可以看作是男女交歡而精卵受孕的過程,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再擴大來看,在這西元前一千多年的思想裡,已經可以描寫出胎兒在母體內形成的過程,更以這樣的過程比喻成宇宙生成的過成,也就是生命的存在是因為本身渴望存在,整個世界都是由欲望成的,生命的選擇,同時,在這古老的讚歌裡也看到了他們對於眾神的觀念是:「眾神是在世界生成之後才出現,在之上還有一個最高天監視者,也就是還有一個最高的神。」
最能引起我產生共鳴的是最初的那一句:
At first was neither Being nor Nonbeing.中文譯為「其初無無亦無有」,這裡的Being指的是生命的存在。我一直覺得「存在」是一個很奇妙的動詞,因為,「無」不代表不存在,「有」也不代表存在。我們的認知裡,知道的被稱為「是存在的」;不知道的就被稱為不存在;但不知道不等於不存在,且,人類總是選擇性的去認知這個世界。比方說A認識B,所以B對A而言是存在的;A不認識C,所以C對A而言是不存在的;然而C和B是朋友,所以對B而言,A和C是存在的;C也許曾聽過B談論A這個人,所以對C而言雖然不認識A,但C知道A的存在;對整體世界而言,A、B、C三個人是同時存在的,但有一天,B過世了,B變成了過去式,變成「存在過」。
人類依賴感官來認識世界,因為有視覺(眼)、聽覺(耳)、嗅覺(鼻)、味覺(舌)、觸覺(身)等五感而建立起對世界的認知(意),也因為欲念的產生,想要更多的感覺去認識或是去建構所謂的自己的世界,或是為了自身的滿足、認同感的需求又或是渴望身份地位,而去擴大對世界的探索。但在佛教的理念裡,欲望也是帶來痛苦的來源。在佛經的說法裡,因為有欲望所以會出現業,業的行成會不斷的循環、輪迴,出現煩惱,甚至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才會要人修行,也才會提醒所謂的五蘊皆空,一切都是空、不實的。
不同於藥師經文中的語句較像是如果人要達到什麼的話就要去修行、去供奉藥師佛和以五色線編織十二藥叉的名字以求延年益壽,心經比較像是個人的修行,追求一種對於空的體認,像是無有歌中的「其初無無亦無有」,當一個人對於「有無」看的沒那麼重時,似乎也就能進入到另一個階段裡。
回到無有歌裡,自己是覺得一個人在這個人世裡就是一種修行,歌中不是說了,透過自生的熱力產生意的種子,這個熱力也可以把它作為是一種修行的過程而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或是這個世界的存在。
右上角這張牌叫Seer,我叫它先知牌,也就是經由修練苦行後所達到的一個地位,具有權力及引導他人的一張牌。在我讀無有歌第三和第四段時,腦海裡浮現的就是這張牌。
不知道要看哪些書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這樣一個古老宗教的思想?而又不會太怪力亂神或是太吹捧某個教派或是哪個代表人物。
留言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