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有星光的月夜

晚上,雨停後,我們去秀朗國小跑步。一走進操場,我很驚訝操場上居然沒有開燈,以往都是會開著很亮的燈,直到九點半才熄燈。
在暖身後,我慢慢的跑著,試著喚醒超過一個月沒有運動的身體,慢慢喚著跑步的感覺,去感受腳踏著地板及反作用力的感覺,還有那不爭氣的左小腿和左腳底板,試著避免因為一個姿勢不正確而又抽筋。
暖身時就看到昇起不久的月亮掛在矮小的公寓上,因為傍晚下過大雨的原因,月亮上蒙著一層霧氣,矇矇矓矓的,在農曆十七日的夜晚,月亮雖然沒有很圓,但卻因為這層矇矓的霧氣而看似圓滿。
抬頭望向月亮升起相反的方位,雲漸漸的散了,可以看到一兩粒星星,一顆紅的,一顆青白色,雖然亮度不明顯,但也難得在有月亮的夜晚裡看到星星。
操場上未乾的水窪反射著四周公寓住戶的燈光,有白的也有黃的,也因為這些水窪而無法在中央打羽毛球,只能在跑道上跑著。平常會跑來打籃球的青少年們大概也因為擔心地板濕滑而沒有出現,於是在籃球架附近的跑道難得的空了下來。
聽著其他一同慢跑的人,他們的鞋子摩擦著PU跑道發出尖銳的聲音,或是老伯伯氣喘噓噓的跑著(他可是跑最外圈也是每天都會跑好幾圈的人),又或是帶著小朋友來散步的家長在和小朋友的童言童語。
濕熱的空氣中偶爾會送來一陣伴著水氣的涼風,一邊跑步一邊看著月亮緩慢的上升,隨著跑道的彎度及她的軌道,偶爾會看不到她的身影。
如果不是因為今天操場上不開燈,是看不見月光照在雲上的矇矓美感,也看不到微弱的星光,更不會用除了眼睛之外的感官去感受四周的一切:聽覺、皮膚的感覺還有嗅覺。我想平時真的太依賴雙眼了,但眼睛見到的事物,並不是每一件都可以相信的啊!
我想到了「眼、耳、鼻、舌、身、意」對應著「色、聲、香、味、觸、法」,而世界是我們自身對一切的投射所構成;沒有了眼睛,還有其他的官感,但這些官感又不可信,因為臭豆腐是臭的,但吃進嘴裡又不是那麼的噁心,呵!
扯遠了。會有這些想法,除了夜晚的經驗,最主要是白天時,我參加了一場無障礙網頁的說明會,除了對視障者提供無障礙網頁外,也對老年人或是使用其他系統的人來達到閱讀網頁沒有障礙。
多年前在我開始接觸無障礙網頁後,我一直在想:「沒有了視覺,怎麼辦?」之前感冒時,耳朵聽不清楚,我也問過大哥:「沒有了視覺,也沒有聽覺,怎麼辦?」大哥說,一定有辦法讓人感受到真誠,沒有視覺和聽覺,人體還有觸覺,大抵上身體的皮膚都有小小的感受器,都能藉由肢體的碰觸去感受對彼此的真誠善意。
所以,只要這六種官能沒有完全喪失,都還能感受到這個世間美好的一切吧!至少,我還能看到月夜裡有星光的景色,就應該要很慶幸了。

留言

  1. 講個小笑話。

    前陣子,男友讀中班的姪女忽然問我一個問題:
    "yogo姨~ 人為什麼有二個眼睛啊? 一個就可以看了啊!"

    呃...:"因為可以看的比較大啊"

    姪女:哦。

    雖然她還是覺得一個就夠了XD 小孩的世界很容易滿足吶~

    回覆刪除
  2. XD
    當人沒有眼睛時,也許其他的官能會代替吧!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在醫院時的心得和讀書心得

因為一些原因,最近去醫院動了個手術。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手術,出院至今還沒一個星期,但許多事情的過程、變化、讀了一點點書,讓我想寫些什麼。 先感謝有耐心的耕莘醫院的醫師和護士們,在醫院的期間對我各種有的沒的問題皆耐心的有問必答和細心照護,所以我在出院時幾乎是充滿活力的。醫院病房也很乾淨整潔,而病人們也很互相體貼,給予彼此尊重和隱私。辦理住院時也告知不公開,所以僅有家人在探病時間來看我,讓我覺得非常安靜,可以不用面對不必要的社交。也十分感謝台灣有健保制度,把醫療費用在減少未來風險的醫材,而這在我住院期間時閱讀到相關內容時,也有所感慨。 還有謝謝公司和同事,沒有健檢制度的話,我就不會發現身體的警訊,如果沒有公司內部的護理人員,我不知道要問醫生哪些問題,如果沒有主管和同事的協助,我不可能有機會去治療。 接下來則是一些個人心得,從決定進行手術時的心慌意亂到手術後躺在病床上回想一切經驗後的心得。 相信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建議,不要過度依賴網路上的資訊 在決定進行手術後,從公司的護理人員到網路上各種手術心得,如同一般人透過網路找尋相關資訊,最後反而是公司的護理人員提供的資訊相對實用,例如要問哪些問題、想到要隨時記下。 由於網路上資訊豐富,許多有相同手術經驗的病人都樂於公開分享自己治療的經驗、自己的感受,無意中也分享自己的隱私,加上不少是過時的資訊,且每個醫師的治療方式、醫院的資源也不同,所以一些過期的資訊、不必要的干擾會減少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任感。在我問醫生需要準備什麼、治療過程是否有哪些方式時,醫生肯定的告訴我,不會使用我提問的方式,且準確的告訴我手術的時間、方法、需要的醫材及自費的預算,反而讓我覺得自己透過網路找資訊的行為很可笑,如果網路這麼厲害,那怎麼不讓網路醫生來做就好? 術後,因為一些會議需求,我向醫生請教交通、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醫生也把相關的事項告訴我,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問題還是問醫生,網路就只是個參考。 在這個資訊過量的年代裡,部落格、社群平台讓人的情緒有個出口,但總在無意間這些「情緒」會影響其他視聽者的判斷。病人需要相信的是治療自己的醫生,而不是道聽途說的個人感受,如果無法信任對方,則是換一位醫生、換一家醫院。 老人照顧老人、病人照顧病人的社會 在住院的時間裡,我要求家人在家休息,只在探病時間過來即可,另外再請看護人員來照顧。在現今少子化且許多家庭是雙薪無子...

讀《時代的噪音》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所著的《時代的噪音》(The Noise of Time)是以蘇聯體制時期的作曲家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y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的視角,從自己出生時的命名、年輕時因為政治因素,過著每晚心驚膽顫的生活,到年老變成自己厭惡的樣子。書裡描寫了一個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考量政治因素,因為這些作品需要經過審查,通過審查的作品才能公開表演。 我對20世紀的古典樂作曲者不熟悉,更不用說蘇聯體制時期的樂曲及音樂家的一生。這是一本值得現代未經歷過共產主義、戒嚴年代的年輕人閱讀的書籍,這本書講得不只是蕭士塔高維契或是共產主義國家對藝術發展的影響,而是講權力對藝術與人生的干預。從蕭士塔高維契出生時的命名,他的父親為他取了名字,卻被教會要求改名,到自己的情人、婚姻的對象、說話交往的對象,成為蘇聯對外宣傳的代表,「權力」都是影響他在政治上的聲譽或是創作的因素。 如果藝術家跟人類的靈魂無關,那藝術家還能做什麼?除非藝術家只想成為裝飾,或只是權貴的走狗。 我在大學最後一年修了一門課,課程中的幾個章節是簡介馬克思主義與其經濟理論,馬克司主義敘述與內容是一個看似理想化的經濟學。資本主義走到現在也許造成整個社會呈現兩極化,但不可否認資本主義提供激勵,提供誘因讓人參與經濟活動,成為生產要素。馬克思主義對於理想化、想改變世界,少經世事的學生是很迷人的,也能觸及勞動階級參與改革社會。 一位醫生曾與我聊到馬克思主義帶給社會的影響,醫生轉述一篇文章的內容,該篇文章的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試圖藉由知識分子帶領容易服從的勞動階層,發動革命以改革社會。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就是近代清楚明確的案例。毛澤東是當時的知識分子,許多知識分子跟著他,操弄著相對知識缺乏的農民、勞動階層,與過度理想化的學生與青少年,發動革命反抗蔣介石,在1949年把中國國民黨趕到台灣來。但如果馬克思主義真的這麼好,那我們可以看看那些曾經實施馬克思主義政權的人民們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中國曾經歷過十分艱辛的時代,直到鄧小平在晚年的開放,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 書中談到蕭士塔高維契回憶自己的一生與生活的共產主義年代,作者以這段文字描述共產主義: 它給了你夢想,再給你夢魘,而它讓所有人--不論大人小孩都感到恐懼。 台灣的戒嚴時期就與書中描寫的狀態一致,由中國國民黨統治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