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一週腦力激盪: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

從04月23日的丹麥創新設計,到26日的2013 IOT x Big Data 台歐智慧產業高峰論壇,最後是27日下午的Code for TomorrowEarth Day Workshop,彷彿進行了一週的腦力激盪。 在23日的演講結束後,讓我最難忘的是台上的講者說的一句話: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 至於IoT & Big Data的論壇,我看到了資策會的專家們畫出了許多的願景,同時還不斷提到:「台灣是個很適合當做測試的地方。」這點我不奇怪,就像手機剛發展時,Nokia與Motorola只要有新的機型,都會先拿台灣做市場測試。一來是因為台灣人喜歡嚐鮮,二來是台灣人還頗捨得在三C電子上的消費。不過IoT是個整體環境的連結,小至資料,大至產業,如果貿然的就做測試,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可能會導致一場災難,而這也是趕流行的公部門常犯的失誤之一。 到了27日下午的地球日工作坊,儘管我不是寫程式的人員(也不是工作人員),卻也感受到一種開放力量所帶展現的生命力。
這場期待以久的工作坊剛好是在G8的Open Agriculture之前,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裡產出了兩個計畫:
  1. 好愛米(Good Rice,計畫的主持人是C.K.,我簡短的列出以下:
    • 地籍與所得資料的結合。有產銷履歷表的資料是屬於所得較低的地方。
    • 土壤污染與產銷履歷的結合,讓消費者了解米的來源是否為安全來源。
    • 購買所得較低的地區所產的米,以公益給予協助。
    • 地籍資料的對應與取得,需要付費給縣市政府,如何避免隱私權的問題。
    • 如何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
    • open street map的使用,劃出農田的範圍。
    • 農夫市集 farmer market的時間/地點結合(目前民間與政府都有提供相關的資訊)。
  2. Food Open Data:這是由Kny所提出的,透過使用者在手機上安裝APP的方式,把食品包裝上的條碼掃瞄拍照後做辨識,可以知道這個產品的履歷及加工過程。聽起來很像是農委會做的農產品產銷履APP,也很像安心食品履歷追溯網所提供的APP的做的功能,不過這兩個APP的各自獨立,且後者的APP的掃瞄後就出現資料庫錯誤的訊息。在一群工程師低頭默默的寫程式打拼的過程裡,在外面稍微聊了一下這個APP的應用方向十分的廣:
    • 醫療用途:食品成份的致敏性、慢性病患者的飲食控管。
    • 食品履歷追蹤及安全:食品添加物及相關加工工廠資訊、健康食品認證相關資訊。
    • 社群的相互交流。
    • 甚至可以把Good Rice的資料庫包在裡面。
    • IoT的應用,我拿冰箱來舉例,而這似乎也是目前業界在做的:
    • 讓冰箱裡有一個條碼掃瞄器,當購買回來的產品在放入冰箱,條碼解讀後,除了了解產品的來源外,也許可以提供主婦食譜參考,在食品到期日前發送訊息到手機裡,可以避免食物的浪費。甚至可以計算出一個家庭的食材使用量,當食品將要吃完時可以發送訊息到供貨商,例如像主婦聯盟或是大王菜舖子這類的食品合作社可以提供一週的食物量、從營養師的資料庫取得營養保健建議,同時也可以避免你家的冰箱成了異次元空間,找到長出不知明生物的過期產品,保持冰箱的清潔與衛生。在這樣的一個例子裡,正是目前許多國際農業組織所注意的議題:
      1. 食品履歷(Food Traceability)
      2. 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 or Food Safety)
      3. 不再浪費食物(No more food waste)
      4. 透過ICT應用來幫助農村進行改善(ICT in Agriculture or ICT for Rural Development)
於是我在這兩個小計畫裡看到了所謂的「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從需求面出發,並使用遊戲的概念,讓大眾有興趣去參與,在遇到資料來源不足時,也不會想:不可能。中間我提到一個關於糧商混米的問題出現在台灣市場上,我後來也想到了一些方法,例如從海關的進出口資料及農委會的稻米進口量去比對,同時去找公開資料。這過程有點辛苦,但也不是沒辦法做出來,只要找得到方法,也能找得到資料,應該就會有相關的資訊出現。 接下來的兩天,國際間有一場重頭戲:G-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Data for Agriculture,很可惜的是沒有辦法全程參與。 也許會有人好奇,為什麼我會持續關注農業議題?除了本身的工作有些許的相關外,也許很多人忘了原本是農業立國的台灣已漸漸依賴進口食品,而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全世界的食物將會出現短缺的現象。如果你希望未來的下一代是活在一個可以不吃基因改造食品(GMO Food)、天然健康食品的未來,都應該要注意農業相關的議題。 再次感謝Code for Tomorrow讓我有一個十分充實的週末。 其他關於:
  1. 2013 IOT x Big Data 台歐智慧產業高峰論壇也可見:Schee:在台灣,開放資料遠比海量資料重要(二)
  2. Code for Tomorrow的Earth Day Workshop:Schee:Open Data 的人才培育 (2)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可管,例如《兒童與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

讀《巴別塔學院》

自去年出院後,幾乎沒有讀完一本小說,或說讀一本能引起共鳴的小說,我也很久沒在Blog上分享閱讀的心得,一來是常有學生或老師或什麼人會把整篇文章複製貼在自己的刊物上,二來是我也沒太多時間讀小說,那需要全然的投入,像是把自己泡在作者以文字組成的河流裡,感受作者與譯者用文字塑造的時空和發揮想像力享受文字帶來的氛圍。 這本小書應該也有很多人書寫自己的心得,閱讀者可以感受書裡的時空是中國清朝鴉片戰爭前的動盪不安時期,也是英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向全球擴張統治權的年代,東西方的交流不斷因文化與語言不通而受挫,最後發生無可避免的侵略性戰爭。閱讀者也可以專注於小說中殖民者對於被殖民者的剝削、不平等、不人道、看似平等的條件卻還是有著階級、種族的分別。也可以讀到女性在那個年代要爭取讀書、被平等對待的痛苦,更不用說有色人種的女性在高等教育學術殿堂中被如何看待。然而因為書中的四個主角擁有語言的天分、先天文化的優勢,加上後天的努力,他們可以擁有同樣族群、同樣階層所沒有的機會,甚至是擁有不同的人生。 這本小說剛開始引起我共鳴的,是作者在書中對於「翻譯」的見解。書名是《巴別塔學院》,自然就脫離不了記憶裡巴別塔的故事,在大洪水後人們講著統一的語言,想建造通天的塔,而耶和華就讓人們的語言不一致,塔也建不起來了。東方大陸的文化裡,有許慎的《說文解字》,後代也有訓詁學、修辭學在考究這些用字遣詞。然而作者以英文撰寫這本小說,在小說開頭就帶入 Adam Smith 的《國富論》,就告訴讀者們,這本書要用西方的思考模式來讀,也是以西方世界侵略亞太的角度出發。 我對這些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在翻譯許多國外政府的文件再寫成平易可讀的文字,已成日常工作之一。我自小到大在這塊土地學習,但所學的知識都與這個島沒有關連,我受西式的教育長大,對於台灣的傳統文化一無所知,甚至因為當時執政者的原因,我也無法用這塊土地原本的語言與長輩溝通,所以偶爾我也會像書中的主角一樣,懷疑自己的定位。書中的主角有著中文的姓名,但因為監護人的要求,他使用英文的姓名,書中各色人種也用了英文的姓名,如果沒有特別注意,會以為是一本西方白人主角們的奇幻小說。 裡面的種族抗爭與解放、學者的反抗、自我懷疑、殖民者的剝削,在各類小說或電影都讀得到。我不是專業譯者,但我的確感受到,往昔不同語言即為開啟不同文化知識的鑰匙,在我還是十二、三歲的時候,「翻譯」是一個備受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