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銷有罪?

theFLOWmarket出入口處

本來想mur一下就好,可是twitter有字數限制,加上剛才看到阿po寫的【電影非影評】亂談國片行銷再加上看到有些人對於寫書評寫影評甚至可以因此得到報酬的行為嗤之以鼻,或是有人覺得這麼私密的東西為什麼要放在blog裡讓大家看讓大家抄再把自己氣個半死的行為感到可笑。

連日來遇到的訊息都讓我想長篇大論。當然也可以置之不理,大家省事。

前天在壹陸壹門口遇見一個客人,我們聊起花精,聊起塔羅牌,然後聊到電影,她問我最近有哪些電影可以看?二話不說就推薦「最遙遠的距離」和「深夜在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稍微聊了一下,她覺得這些電影都很不錯,可是她很擔心電影不賣座,因為台灣的藝術欣賞還要再教育,所以這類型的電影在台灣生存的機率很低,票房也不熱門,也聽到她認為教育制度需要再改進的說法。

昨天在搜尋資料時,看到有個暫存頁面的資料字面,作者寫著:「...閱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不需要放在網路上讓大家分享...」

於是一直想,如果因為社會環境和教育已經讓我們變成不懂得欣賞的人時,那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用我們以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的力量去把好的東西告訴更多人?如果有機會比別人先知道,是不是能做好一個審核的角色,把好的事物或資訊推廣出去,讓出版社活下去出版更好的書,讓導演再拍更好的電影;不好的就反應給廠商知道,讓他們減少在上市後賠錢的機會,減少員工可能被裁員或是其他惡性循環的動作-這是行銷的用意之一。

可是現代人對行銷討厭到了極點,因為不道德的行銷人員、強迫推銷的手法都製造了消費者的不悅感,於是變成消費者會為反對而反對。我必需說的是,如果要反抗一個市場規則,你要先知道遊戲規則怎麼玩。這句話是正確的說是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game, you have to play the game.有理想是好的,理想能讓人堅持,但只有理想沒有實際參與,就有點理想化。比方說,我的blog裡有AdSense、有博客來策略聯盟、有時還能偶爾得到試讀小說或電影特映會的機會。當各大媒體在報導網路賺錢多容易多簡單,有哪個部落客因為使用AdSense拿到支票時,多半知道那些人為什麼能拿到支票、他們的主題是什麼、blog的tone如何經營、瀏覽者的胃口在哪裡、市場有興趣的主題是什麼,以及,這個國家的人民偏好哪個主題及消費者行為。裝了Google AdSense和博客來策略聯盟有一段時間,一次都沒拿到來自於這些公司的支票,一來因為這個blog的內容並不符合多數瀏覽者的胃口,說小眾的話,頂多只是學生拿來交報告參考用或是被人莫名其妙轉貼,一來我喜歡說各種不同的主題,沒有特定的主題。

停止抱怨。有些書和電影的確是好的,雖然說的定義因人而異,現實生活中,大財團有比較多的能力操作行銷手法,而獨立製片或作家只能在有限的預算裡靠著口碑行銷的方式來宣傳,如果在親眼看過了解後,真的有能力幫忙宣傳的話,為什麼不?又或者,還是要讓整個社會環境教育美學繼續爛下去?有一點我比較不能釋懷的是有許多人寧可花幾千元去上生活美學,為什麼不是從身邊的小事物去欣賞、去發現它美在哪裡?又或是每天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為什麼不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或是告訴對方怎麼做會更好?例如,前天我跑回忠孝復興SOGO找手錶,在一樓電梯口有個小型服務台,有個看起來應該是新來的服務小姐負責站在那。來了一名打扮光鮮亮麗的黑衣小姐走向服務小姐詢問,由於小姐是新來的,所以有些生疏,她請這位黑衣小姐稍等一下,她拿了一本導引吧!並客氣的告訴這位黑衣小姐要怎麼找到她要去的地方。我先到一旁的George Jason看那支手錶,回頭看到黑衣小姐正要走向電梯,我經過她身邊時,她正拿著手機語氣不滿的抱怨,似乎要客訴。如果她的朋友就在約定地方等她,怎麼不先打給朋友確認?如果她能想想,這個服務小姐是新來的人員,她是不是可以多些包容?後來我去詢問有無失物招領處時,她很客氣的請我到二樓的服務台去問,雖然還是沒有找到,但這些處理的人都很客氣,沒有讓我有不愉快的感覺。

原先我並不看好所謂的行銷,特別是網路行銷:eDM、跳出來的擾人視窗、討人厭的Flash動畫...等炫爛不實用的技巧,不過我又覺得,如果討厭它們,我們可以選擇透過市場機制來抵制他們,也就是消費者有選擇的力量,選擇自己需要的,捨棄多餘不要的,例如,我自己用gTalk而不用MSN,因為MSN的廣告又多又擾人,不要廣告還要裝外掛程式,多麻煩。比方說,收不完的垃圾信,就少四處留e-mail address在網頁上;比方先前的funP,他們使用的方式讓很多部落客煩不勝煩,因為那種語法基本上是侵犯原作者的權益了,怎麼做?如果不改進的話,網路使用者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只有廣告連結的網站,如果全部都是廣告連結或廣告內容而沒有實際內容的話,誰還要用他們的服務?據說後來有改進了。

至於寄垃圾信的公司,沒有錯,他們不負責也不保障點閱率和到達率,可是請他們發信的客戶如果發現點閱率和到達率甚至銷售回報不如預期和使行銷成本變成沉沒成本無法回收的話,誰還會繼續向這間發信公司消費這樣的發信舉動?

消費者是真的可以do something而非坐以待弊的do nothing,與其一直抗議被寄垃圾信、被強迫看廣告、被迫看到第四台私自切入的廣告,當你認為這些廣告已經干擾到你時,為什麼不做出反擊?退訂、檢舉、拒看,甚至聯合消費者力量拒買?我相信沒人比我們更懂得什麼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任何一件事、一個行為都會有正反兩面的效果和聲音,行銷其實在最初是有教育功能的。例如資生堂開架式保養品牌Aqualabel,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他們CF裡的女主角在擦拭那瓶導入液時特別強調手輕拍臉部的動作與方向?在網站上的Flash動畫也有特別的小箭頭告訴人家怎麼擦拭導入液。最古老的行銷具有教育功能的案例是walkman的使用,第一台walkman被發明後,沒有人會使用,透過行銷廣告讓大家都知道如何使用walkman,也讓它變成暢銷產品。

行銷其實是很有趣的,它牽涉的範圍很廣,包括了消費者心理學、色彩學、消費者行為...等從企劃、設計、生產、包裝到上市,每個環節都和行銷息息相關,而行銷的方式與手法還關聯到一個公司的經營、形象還有公司員工及員工家人們的生計。

嘰嘰喳喳說了一大堆,其實會覺得,部落格作者有散播訊息的權利,他們可以選擇幫忙好的產品來行銷,改變市場行為,也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網路瀏覽者有選擇接收訊息與否的權力,當瀏覽者覺得某個部落格或網站的內容已不符合他們的需求時,可以選擇不要看,例如我把PXhome的廣告及CSS全部擋掉,也擋掉自己blog中的AdSense。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只有行銷者提供的內容是不是符合市場需求?是不是在行銷活動開始前就有明確的消費者市場定位?叫一個不識字的台灣小朋友讀完一本原文版的The Never Ending Story或是讀蘇格拉底、柏拉圖也是高難度吧?至於沒有商業道德的行銷人員,祝福他們早日良心發現並注意到市場力量,不然,消費者們自己要自立自強發揮市場的力量來提醒他們。

行銷沒有罪,只是看行銷者如何使用,消費者是否接受而已。

口水噴完,睡覺去。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Niki的異想世界

展覽名稱:妮基的異想世界(The World and Fantasy of Niki de Saint Phalle) 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 wikipedia 、 中文維基百科 塔羅公園網站( The Tarot Garden official website ) 展期:2007/02/09~04/29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展覽頁面 已移除連結。 票價:全票+導覽手冊300元、語音導覽120元 優惠: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的中文導覽 圖片取自展覽網頁。 知道這個展覽很久了,一直到昨天,天氣陰雨,自己一個人搭公車去看這個展覽。 從正門進去右手邊是展場的入口,不能帶傘進去,所以傘必須放在門口傘架,這讓我提心吊膽的,畢竟這把傘要是不見了我會被念到臭頭。其實歷史博物館主館的作法我蠻喜歡的,等等再說。 Niki是個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導覽手冊的第一頁就是她美麗的照片。展場開始是她的集合藝術系列作品,這系列是個特殊的作品,她收集各種不同的素材,再依照它們的屬性集合創作成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一系列有點複雜,彷彿她要表達出一種情緒,但一直到1961年以後的射擊藝術作品才感受出她在作品中所發洩出的憤怒。 第二個展示廳就是她的射擊藝術作品,藝術家在木板上放置物件,很像是她先前的集合作品,同時預藏了放置了顏料的汽球或罐子,再覆上一層白石膏,最後,再向這幅作品開槍射擊。當子彈打中顏料時,迸發的顏料流洩在其他物品上,形成一種詭異的感覺,我所感受到的,是她的憤怒。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她創造了一種與觀眾互動的行動藝術-觀眾欣賞美女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開槍射擊-這本來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在她的第一個射擊作品「我情人的肖像」這幅作品裡,每個人都可以對著那件襯衫投擲飛鏢。在這樣的創作過程裡,她也治癒了自己的憂鬱。 在這兩個展示廳的作品裡看到的都是破碎和憤怒,很多作品裡都會看到支離破碎的娃娃軀體,在導覽手冊裡表示她曾經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我想,也許「成為母親」這件事可能也讓她有一段對於身份轉換上的不適應。在孩童時期受到創傷的後果通常會很嚴重,這點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所根據,在孩童時期若是受到性侵犯,在成長過成裡可能會有自卑、自閉、反社會、暴力的傾向,長大後暴力犯罪或是重蹈覆轍成為性犯罪者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同時受到性侵犯的孩童在成人後,對性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