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對電子商務的厭倦

這篇是用Google Docs寫的,目前的我處於兩台電腦都不怎麼安全的狀態,真是火大極了,過於依賴電腦的人生真是一種麻煩。

似乎是在這個月初或上個月,PChome自豪著自家的線上購物商城能夠保證五萬個商品能在24小時內送達消費者的手中,我就更厭惡網路消費,雖然,從以前到現在,網路消費仍占了我的消費總額70%以上,從書籍、音樂、電影票、保養品到服飾,幾乎都在電腦前按幾下左鍵就完成了訂購手續,但我從不喜歡這些東西寄到家裡,寧可多跑一趟7-11也不要他們送到家裡來。

我從五專就開始線上購物,從博客來到幾家網路藥妝館,當時沒有所謂的貨到付款或線上刷卡的選項,就連ATM轉帳都不像現在可以出現一個所謂的虛擬帳號讓消費者在24~72小時內付款後,該帳號即失效,也沒有所謂的線上ATM,也不用說可以到7-11付錢取貨,東西都是送到家裡,看似很方便,但次數多了,會發現整條巷子的人都知道你有購物、人在不在家,這種感覺很差。有次一個郵差送東西來我家,是家人代收的,郵差這麼說:「現在的小孩子不會賺錢就會浪費錢。」有時我會選擇貨到付款,但遇到我不在家又忘了把錢轉交給家人時,難免就會被念個幾句。

然而,網路消費的習慣一直到現在,我發現厭倦網路消費的原因已經不是因為常要跑7-11或是其他付款安全性、和與物流人員交涉等事項,而是發現與人的接觸的機會愈來愈少。也許會有人覺得奇怪,這有什麼不好?反正和那些人素昧平生,多認識人還會多惹麻煩。但當我注意到我所接觸的人可能只有我熟識的人時,也注意到因為沒有直接面對面的溝通而錯失掉增加許多知識的機會時,我就覺得,電子商務會使人的生活圈愈來愈小,只剩下自己,電影《網路上身》的情節遲早會出現在網路消費建構的世界裡。

在爸媽的年代裡,有一種送藥品的小販,他們可能騎著腳踏車,身上帶著幾種家庭常備的藥品,有些人家會預付一個月的金額讓這些小販每月固定把所需的藥品送來,同時也可以看看哪些藥品是自己需要的。另一種則是開著發財仔(小貨車)的小販,他們的車上載著魚、肉、青菜和水果,儼然是一個行動菜市場,這個行動菜市場也是把這些菜送到每戶人家,需要的人則站在門口招呼他們停車並購買,這個直到我讀國中時都還可以看到。這些小販可能一週來個兩到三次,每個循環週期裡也帶來別戶人家或其他村落的訊息,也可以增加大家餐桌時間的話題。在那個苦年代裡,窮苦雖窮苦,但也因為窮苦才會讓人們之間的情感更為緊密,也會讓人在做事情前會多思考一下,對他人或對自己有什麼影響。

在習慣網路消費後,許多資訊可以從網路上取得,有人藉由網路抒發心情或推廣自己的理想,也有許多不負責任的人躲在網路後面傳播不負責任的負面消息,也有許多人就單純的相信網路上的謠言不願查證真實性,就這麼的錯過一個認識好商家的機會,甚至因為太多不負責任的負面聲音,導致一家店被迫倒閉。我曾去過一間販售義大利麵的店,店面不大,藏身在巷子裡,如果不刻意轉頭去看就會忽略掉這間店。有天我和偉展去這間店,店裡沒有其他客人,老闆和老闆娘兩人望著電視,當我們進店後,他們很熱心的招呼我們。由於店裡沒有洗手間,老闆娘帶著我走到隔一條馬路的醫院裡去上廁所,走路時,她跟我說以前有一陣子有好多人是因為看到網路推薦的消息而來到這間店,但過陣子,他們店要頂掉了。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原因,這間店同樣因為網路的推薦而門庭若市,但也因為網路上某些人未被滿足的心理而散播的不滿意的言論所影響。味覺這種感覺太個人化,對客人A而言是好吃的東西,客人B不見得認同,又,某些養尊處優,本位主義太重的客人們不太會體諒別人,稍服侍個不滿意,就在網路上抱怨的像是店家有多對不起他,卻往往忘了先反省自己的態度,那語氣像是對方有多不可饒恕,要置人於死地一樣。

我承認在我不成熟時也幹過這種事,直到我發現這樣於事無補,更會影響一家子的生計後,這種事我也不想做了。這個社會不是非得遵循著一個人的規則來進行,個人也只是一個代名詞而已。有許多智慧與知識是無法透過文字來傳遞的,網路上有更多東西是不可信的,正確性有待商確的,還有更多文字是基於商業考量所出現的。要問我網路的可信度是多少?我會回答:「低於50%」當然一定有更多努力在改善這種狀況的人,只是我發現人對於惡的喜好程度更大於善,善事寧可放在心裡,也永遠總是惡言相向,久了,整個環境裡就是臭臭的,充滿一種腐臭的味道。有次我對我主管說:「不會用電腦絕對是件好事。」為什麼?會用電腦、會上網,所有的煩惱就跟著來:網路安全、交易安全、到底要不要相信對方...太多問題了,生活圈也愈來愈小了,除了家和公司外,頂多就是便利商店和郵局,認識的人除了家人和公司有業務相關的同事外,可能只剩郵差或是固定這條路線的物流人員。

老一輩的人有許多生活智慧是無法用文字傳達的,更不要說讓他們用電腦打字。之前陪偉展去台中的大明車行,我看到一個年輕的老闆努力的在網路上販售腳踏車,有太多問題要回覆,但回覆的人只有一個人,如果這些人直接打電話去店裡問,是不是就知道真的有這間店存在?是不是就能更快的得到答覆?過度依賴網路的結果就是浪費更多的時間在等待:等商家答覆、等自己要不要下決心訂購、等金額匯款入帳、等著領取貨品、等著退換貨的寄送...儘管PChome線上購物自誇能在24小時內送達訂購的商品,博客來保證今天訂明天就可取貨,我們還是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等待,在等待的時間裡,還會提高我們的焦慮程度:交易有無成功?會不會落到詐騙集團手中?有沒有照片上那麼名符其實?東西送來時,人不在家怎麼辦?這些問題都是電子商務帶來的缺點。甚至,我敢說因為電子商務,人對自己的消費和抉擇能力也喪失信心了。

電子商務真的好嗎?在某種程度上,我肯定它對商業市場和購物的便利性,之前很常去Amazon買一些台灣買不到的課本和CD,也很快寄達了;但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信任上,我否定它在這點的貢獻。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在醫院時的心得和讀書心得

因為一些原因,最近去醫院動了個手術。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手術,出院至今還沒一個星期,但許多事情的過程、變化、讀了一點點書,讓我想寫些什麼。 先感謝有耐心的耕莘醫院的醫師和護士們,在醫院的期間對我各種有的沒的問題皆耐心的有問必答和細心照護,所以我在出院時幾乎是充滿活力的。醫院病房也很乾淨整潔,而病人們也很互相體貼,給予彼此尊重和隱私。辦理住院時也告知不公開,所以僅有家人在探病時間來看我,讓我覺得非常安靜,可以不用面對不必要的社交。也十分感謝台灣有健保制度,把醫療費用在減少未來風險的醫材,而這在我住院期間時閱讀到相關內容時,也有所感慨。 還有謝謝公司和同事,沒有健檢制度的話,我就不會發現身體的警訊,如果沒有公司內部的護理人員,我不知道要問醫生哪些問題,如果沒有主管和同事的協助,我不可能有機會去治療。 接下來則是一些個人心得,從決定進行手術時的心慌意亂到手術後躺在病床上回想一切經驗後的心得。 相信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建議,不要過度依賴網路上的資訊 在決定進行手術後,從公司的護理人員到網路上各種手術心得,如同一般人透過網路找尋相關資訊,最後反而是公司的護理人員提供的資訊相對實用,例如要問哪些問題、想到要隨時記下。 由於網路上資訊豐富,許多有相同手術經驗的病人都樂於公開分享自己治療的經驗、自己的感受,無意中也分享自己的隱私,加上不少是過時的資訊,且每個醫師的治療方式、醫院的資源也不同,所以一些過期的資訊、不必要的干擾會減少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任感。在我問醫生需要準備什麼、治療過程是否有哪些方式時,醫生肯定的告訴我,不會使用我提問的方式,且準確的告訴我手術的時間、方法、需要的醫材及自費的預算,反而讓我覺得自己透過網路找資訊的行為很可笑,如果網路這麼厲害,那怎麼不讓網路醫生來做就好? 術後,因為一些會議需求,我向醫生請教交通、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醫生也把相關的事項告訴我,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問題還是問醫生,網路就只是個參考。 在這個資訊過量的年代裡,部落格、社群平台讓人的情緒有個出口,但總在無意間這些「情緒」會影響其他視聽者的判斷。病人需要相信的是治療自己的醫生,而不是道聽途說的個人感受,如果無法信任對方,則是換一位醫生、換一家醫院。 老人照顧老人、病人照顧病人的社會 在住院的時間裡,我要求家人在家休息,只在探病時間過來即可,另外再請看護人員來照顧。在現今少子化且許多家庭是雙薪無子...

讀《時代的噪音》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所著的《時代的噪音》(The Noise of Time)是以蘇聯體制時期的作曲家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y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的視角,從自己出生時的命名、年輕時因為政治因素,過著每晚心驚膽顫的生活,到年老變成自己厭惡的樣子。書裡描寫了一個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考量政治因素,因為這些作品需要經過審查,通過審查的作品才能公開表演。 我對20世紀的古典樂作曲者不熟悉,更不用說蘇聯體制時期的樂曲及音樂家的一生。這是一本值得現代未經歷過共產主義、戒嚴年代的年輕人閱讀的書籍,這本書講得不只是蕭士塔高維契或是共產主義國家對藝術發展的影響,而是講權力對藝術與人生的干預。從蕭士塔高維契出生時的命名,他的父親為他取了名字,卻被教會要求改名,到自己的情人、婚姻的對象、說話交往的對象,成為蘇聯對外宣傳的代表,「權力」都是影響他在政治上的聲譽或是創作的因素。 如果藝術家跟人類的靈魂無關,那藝術家還能做什麼?除非藝術家只想成為裝飾,或只是權貴的走狗。 我在大學最後一年修了一門課,課程中的幾個章節是簡介馬克思主義與其經濟理論,馬克司主義敘述與內容是一個看似理想化的經濟學。資本主義走到現在也許造成整個社會呈現兩極化,但不可否認資本主義提供激勵,提供誘因讓人參與經濟活動,成為生產要素。馬克思主義對於理想化、想改變世界,少經世事的學生是很迷人的,也能觸及勞動階級參與改革社會。 一位醫生曾與我聊到馬克思主義帶給社會的影響,醫生轉述一篇文章的內容,該篇文章的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試圖藉由知識分子帶領容易服從的勞動階層,發動革命以改革社會。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就是近代清楚明確的案例。毛澤東是當時的知識分子,許多知識分子跟著他,操弄著相對知識缺乏的農民、勞動階層,與過度理想化的學生與青少年,發動革命反抗蔣介石,在1949年把中國國民黨趕到台灣來。但如果馬克思主義真的這麼好,那我們可以看看那些曾經實施馬克思主義政權的人民們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中國曾經歷過十分艱辛的時代,直到鄧小平在晚年的開放,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 書中談到蕭士塔高維契回憶自己的一生與生活的共產主義年代,作者以這段文字描述共產主義: 它給了你夢想,再給你夢魘,而它讓所有人--不論大人小孩都感到恐懼。 台灣的戒嚴時期就與書中描寫的狀態一致,由中國國民黨統治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