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延續昨日的雜亂思緒

喝完卡布後,我們趁著前幾個客人的離開,下一波客人還沒進來,躲在店裡面稍微聊了一下。我跟偉展說最近讀了一本試讀本《沒有我們的世界》,才讀了前半本,讓本來對人性就比較悲觀的我,更加深了人類的發展對地球整體自然環境而言是種負面影響的想法,更認為人類之於地球就像是癌細胞之於人類一樣-雖然這種想法很早就有了,但因為這前半本書,更讓我想強化這樣的想法。

相對於我的悲觀想法,偉展的想法比較樂觀,應該說,比較看得開。他認為我放大了人類行為中極端的善與惡,但就全球人口而言,拿一張鐘型分配來比喻,橫軸兩端是善惡,而這條曲線則代表人口數,他認為只有極少數的人是屬於極善或極惡的,多數,一般人,都屬於鐘型分配中間的這個區域,都會為了生存而做出必要的手段。順便,我也被他開了玩笑,他說:「難怪妳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老是讀不好,妳根本就把所有的因素都搞在一起嘛!」這我承認,唉。在洗澡時,我想著這張鐘型分配圖想到了兩件事:

  • 我們的社會與教育,是把我們變成這中間區域的一般人?還是成為極端的那種人?
  • 在《蜂鳥的女兒》這本書的最後,泰瑞西塔與葳拉的對話:
    「... ...,你生命中的每個時刻、每個瞬間,看起來都像這樣。你明白嗎?你永遠都是處在一個充滿選擇的世界。你生命中的任何時刻都可以朝著你所選擇的任何方向前進。」... ...
    「我們的生命都用來走進我們自己的鏡中,當我們往前走,我們看到的只有我們自己。」
生命中盡是無限的可能,我們所做出的選擇塑造出了眼前的自己,但我們的教育並沒有教我們如何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是教我們成為他們希望我們選擇的人,社會大學也讓我們無從選擇,只能選擇成為適合於群體生活的人。

單純的認為人類為了生存向地球索取適量的資源是正當的,但是為了滿足虛榮和過度的慾望而掏空生態資源就得承受大自然的反撲。記得有次看Animal Planet,提到人類是所有生物中,無時無刻都可以發情、交配的動物。原本動物交配是為了繁衍種族與生命。我猜想,人類這種隨時都可以性交的行為大概是潛意識中對自身生命延續的渴望與對滅種的恐懼。有些昆蟲在交配後,雄性會分泌某種物質讓其他雄性昆蟲無法與雌性昆蟲交配,以確保自己的基因能存留在世界上並繁衍下去。人類沒有這種功能,相對於大自然的力量,人類的生命相當脆弱,所以只能不斷的繁衍後代以維持生命的延續。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讓人類把性愛這件事變成一種娛樂、官能的刺激,於是帶來了疾病的傳播;如果是為了讓生命延續,人口膨脹的結果就是必須不斷的消耗自然界的資源,產生出各種污染、資源的不足與生態鏈的破壞,以致於現在的我們必須承受過度生育與過度浪費的後果:氣候改變所帶來的各種災害。

任何事情到了「貪」的程度,就不會帶來好事。在《沒有我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前半部份,讀起來的確是讓人對人類物種的發展對自然界所造成的影響是灰心的,我不禁好奇這個佛教所謂的三業:貪、嗔、癡,因為貪心而有欲望(貪愛、貪名利、貪功德...),欲望不被滿足時會起怨念,就是所謂的嗔,恨久了,人的判斷力也失了準確,就迷迷糊糊的,又只在某個點鑽牛角尖,也就是所謂的癡。這些在非人類的動物世界裡不是沒有,但我好奇人類因為貪念對整個自然界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我並不認為如果自己是其他生物的話會比較好一點,任何自然界的動物為了生存,也會殘殺其他的動物和昆蟲,像鳥媽媽也會獵食昆蟲來餵食幼鳥,與人類基因十分相近的黑猩猩裡,雄性黑猩猩去獵補其他生物送給雌黑猩猩交換不被猩猩首領允許發生的性行為以滿足性慾,同一群落的黑猩猩也會撲殺其他群落的黑猩猩以占領該群落的雌性黑猩猩。

對我而言,最痛苦的就是身為人類卻在感受到人性的黑暗面或是人類為了生存所捏出的各種藉口與理論,卻發現自己無力改變,也發現當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做出同樣行為時,發現自己也正在過度消費自然界的資源時,所帶給自己的憤怒與無能為力。還記得那個在火堆前聊天的夜晚,大哥說,有些人的行為並不是出自於自願,而是因為環境和社會所逼迫他們不得不去行惡。這讓我想到童年時班上那兩位因為體型而常被欺負的男孩子及國中時也是因為體型而被欺負的女孩,其中一個男孩已經讓自己的生命消失在世界上,而那個女孩,我記得她的書包被扔到教室外,人被逼到角落裡憤怒的大喊:「我是做錯了什麼?妳們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我只能選擇作為一個旁觀者,這些回憶一想起來,發現自己其實也只是一個不作聲並漠視校園暴力發生的傢伙,還是讓人覺得痛苦與難堪,而這就是我當初做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

留言

  1. 「... ...,你生命中的每個時刻、每個瞬間,看起來都像這樣。你明白嗎?你永遠都是處在一個充滿選擇的世界。你生命中的任何時刻都可以朝著你所選擇的任何方向前進。」... ...
    當你改變了你原來的位置(過去選擇的方向),到現在的位置(現在選擇的方向),其它人也會因為你的位置移動而做"自我位置調整"(包括你也是會因別人而調整)。
    以下是個小比喻 :
    位置可以是很多種比喻,就像"選擇"一樣。你選擇了喝咖啡,就不會同時喝茶,如果你說把咖啡和茶倒在同一杯,跟我說這樣不就同時喝到咖啡跟茶,抱歉,這樣是無理取鬧。那種飲品不是咖啡也不是茶,叫做"咖啡茶"!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人很會"假想"結果,然後把許許多多的"過程"當成選擇,再來"做決定"(改變)。假想的結果越多,選擇就越多,就會一直執著在"怎麼做才是最好"。其實如果仔細想一下,只要是"好的"就去做,那就對啦~
    我也認為不需要"假想"結果。因為過去就是現在,現在就是未來。也就是說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成為"過去",也會成為"未來",很玄吧~。這是一種看起來比較急迫性的說法,如果把時間拉長就會很明顯區分"過去"、"現在"、"未來",是可以這樣想,不過一定要告訴自己不要"無限延伸"。好比「人有無限可能」這一句話,人有無限可能也活不到300歲,不要太過延伸到未來,因為 """現在""" 不可能!
    我是覺得你還是可以想很多啦,但是如果想完了,你自己卻不快樂,那你不能學著去看開嗎? XD 還有你說到了一個小時候看同學被欺負的例子,我以前也遇過,不同的是我去報告老師,很多人都說這樣子是廖把子,沒有關係我才不管別人怎麼想,因為有些事情自己沒有能力插手的,就交給最有能力也應該要插手的人去做。"只要是對的,就要去做"
    過去的已經過去很久了,過去可以當成一面鏡子讓我們反省,而未來不要再犯錯那就是"好"了。
    PS:往好的地方想,雨後總會天晴,偶爾還有彩虹。XD

    回覆刪除
  2. 讓我無聊一下,為什麼不是"茶咖啡"啊?別認真了,我真的是有種累的感覺。

    你的一些文字讓我想起《刺蝟的優雅》裡的這些被翻譯成中文的俳句:
     你如果忘卻未來
     你就失去
     現在

    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因果,當下的這一秒是未來下一秒的過去。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Niki的異想世界

展覽名稱:妮基的異想世界(The World and Fantasy of Niki de Saint Phalle) 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 wikipedia 、 中文維基百科 塔羅公園網站( The Tarot Garden official website ) 展期:2007/02/09~04/29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展覽頁面 已移除連結。 票價:全票+導覽手冊300元、語音導覽120元 優惠: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的中文導覽 圖片取自展覽網頁。 知道這個展覽很久了,一直到昨天,天氣陰雨,自己一個人搭公車去看這個展覽。 從正門進去右手邊是展場的入口,不能帶傘進去,所以傘必須放在門口傘架,這讓我提心吊膽的,畢竟這把傘要是不見了我會被念到臭頭。其實歷史博物館主館的作法我蠻喜歡的,等等再說。 Niki是個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導覽手冊的第一頁就是她美麗的照片。展場開始是她的集合藝術系列作品,這系列是個特殊的作品,她收集各種不同的素材,再依照它們的屬性集合創作成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一系列有點複雜,彷彿她要表達出一種情緒,但一直到1961年以後的射擊藝術作品才感受出她在作品中所發洩出的憤怒。 第二個展示廳就是她的射擊藝術作品,藝術家在木板上放置物件,很像是她先前的集合作品,同時預藏了放置了顏料的汽球或罐子,再覆上一層白石膏,最後,再向這幅作品開槍射擊。當子彈打中顏料時,迸發的顏料流洩在其他物品上,形成一種詭異的感覺,我所感受到的,是她的憤怒。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她創造了一種與觀眾互動的行動藝術-觀眾欣賞美女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開槍射擊-這本來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在她的第一個射擊作品「我情人的肖像」這幅作品裡,每個人都可以對著那件襯衫投擲飛鏢。在這樣的創作過程裡,她也治癒了自己的憂鬱。 在這兩個展示廳的作品裡看到的都是破碎和憤怒,很多作品裡都會看到支離破碎的娃娃軀體,在導覽手冊裡表示她曾經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我想,也許「成為母親」這件事可能也讓她有一段對於身份轉換上的不適應。在孩童時期受到創傷的後果通常會很嚴重,這點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所根據,在孩童時期若是受到性侵犯,在成長過成裡可能會有自卑、自閉、反社會、暴力的傾向,長大後暴力犯罪或是重蹈覆轍成為性犯罪者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同時受到性侵犯的孩童在成人後,對性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