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關於QR的應用雜感

台灣公部門中最早運用QR[1]的也許該是農委會將農產品的產銷履歷包在那四四方方又麻密的圖檔中。在當時的年代裡,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並不算普遍,所以在農委會的TAFT網站中還特別列一篇使用教學[2],其中提到關於手機相機鏡頭的畫素至少要30萬以上,同時提到:
因為畫素的高低、近拍功能的有無,或是條碼的大小,往往會影響到讀取成功的機率。
也就是關於QR的解讀上至少會有上述的三個因素影響讀取成敗。
近年來許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在路上QR的機率也提高了不少,它似乎有種魔力,可以引起好奇心,同時也不再只有生產履歷,誰知道那一方天地裡提供了什麼樣的資訊?但在台灣,它總是很委屈的只占整體畫面中的一小角,不似國外有些行銷活動會將整個QR放在一棟大樓上並把QR視為互動式行銷的方式之一(可以到Youtube找相關影片)。
在製作上,可以使用QR Code條碼產生器或是其他各種免費的QR製作服務,加上QR Code的密密麻麻讓人看了眼花撩亂,於是有些服務更進一步的提供了客製化的功能,例如顏色的調整或是讓使用者把自己公司的Logo上傳貼至QR Code中。 產生QR Code很容易,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
  1. 一個QR裡該包含了什麼?用途?時機?
  2. QR內容的維護。
  3. 成效追蹤。
目前較常見到因為活動,為了吸引瀏覽者,而在海報的一角上加一個QR。這個小方標可能只包含了一串網址,也有可能有相關的活動資訊,例如:活動時間、地點、網址等資訊。
  • 針對活動所製作的QR應該要讓人記住必要的資訊。

  • 右圖是解讀經濟部技術處網站[3]中刊登的IDEAS F.A.R.M活動QR資訊。它提供了活動主題、地點、期間。當初在製作時,承辦人要求這些QR是在不需要網路連線的情況下就可以讓瀏覽者記下主要的資訊,這個QR才算是有實際用處。
    如果在製作時能加上網站的網址會更好,除了提供相關活動訊息內容外,也可以讓瀏覽者在之後,若是可以上網的情況下回到網站中。就像有些人會在名片上加上一個QR,這個QR裡包括了各種聯絡去式,可能還包括了email、公司網址、或找得到名片主人的各種方式。
    舉一個實際例子來說。台北市政府所提供的北市好停車QR應用程式,就有使用者回覆在昏暗的地下室裡無法拍下及辨識停車位置旁的QR,當處於訊號較弱的區域或是沒有訊號的地下室,當車主要取車時,要啟動尋車導引還需要再連至網路,還不如在每個停車格(或一旁的柱子)上放置一個QR,讓車主在辨識時就記錄下車子停放的位置及停放時間。
    目前的方式就很像蘇拉颱風時,我所收到的土石流簡訊一樣,跑都來不及了,怎麼還要我上網查詢呢?
    所以在製作QR時不止要想要提供的資訊內容,同時要想到使用者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QR?使用者想透過QR的掃瞄動作得到什麼資訊?
    並記得,當QR裡所包含的文字內容愈多,形成的圖檔就不會只是一個小小的方塊,如果使用美工軟體去更動它的大小,也可能會影響到它被解讀成功的機率,而且最好一個畫面就能讓瀏覽者取得他要的資訊。
  • 內容的維護
  • 有次去台南德記洋行參觀時,在入口處的立柱上看到一個QR,便拿著手機去掃,但得到了Error的畫面訊息。這可能的情況是因為長期曝露在室外,在經歷風吹雨打後已無法解讀,也有可能是這個QR所包含的內容是一個沒有再維護的網站,且已經不存在。
    QR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能引起消費者的好奇心,但好奇心若被澆了一頭冷水,可能不是任何付錢的業主希望看到的成果,更何況是公部門?
    所以不要以為一個QR完成後,使用過一次就丟了。一個QR的內容可以存在多久?在活動舉辦的前中後所要進行的維護、生命週期,都要仔細的評估,它不僅僅是一個方標,它是業主與消費者進行互動的一個管道,需要謹慎待之。
  • 如何做成效追蹤?
  • 右圖是掃瞄經濟部水利署行動水情APP介紹頁面[4]上的QR後所得到的畫面,上面是針對該APP的介紹,畫面下方沒擷取到的畫面是下載的網址,點擊後會到Google Play進行下載。從畫中可以看這個QR被掃瞄了117次,點擊率是84%,也就是這個網址被點擊了約98次。
    當一個QR包含網址時,QuickMark在解讀後便顯示這個網址的掃瞄次數及點擊率,但若只是文字訊息時,它便不會提供相關的統計功能。
    一或兩個也許還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做追蹤,但若是今天有許多網址時,要如何管理? Google的短網址服務[5]除了協助縮短網址外,也同時提供了追蹤的功能,但這個追蹤的功能其實也只是追蹤這個短網址被點擊了幾次,無從得知這個QR被掃瞄幾次。 目前坊間已經有業者提供了付費的QR製作及管理平台,對於長期需要進行這樣行銷方式的使用者可以試試看,請自行搜尋。
最後,則是對喜歡掃瞄QR的一些人為了自身安全的提醒:
  1. 請把自己手機上的QR解讀軟體設定不要自動開啟網址。
  2. 不要看到QR就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非掃不可。
因為掃瞄包有網址的QR其實有點冒險,就像在點擊一個短網址前,我們可以透過網址恢復器了解短網址裡包了什麼,但若手機卜的QR解讀應用程式被設定自動開啟網址,使用者是無從得知這樣的網址是否安全。

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網站及服務網址:
  1. QR(Quick Response),維基百科上關於QR碼的介紹:http://zh.wikipedia.org/wiki/QR码
  2. 如何使用手機讀取產銷履歷標籤上的QR CODE?http://taft.coa.gov.tw/ct.asp?xItem=2927&ctNode=239&role=C
  3. 經濟部技術處http://www.moea.gov.tw/mns/doit
  4. 經濟部水利署行動水情APP頁面:http://fhy.wra.gov.tw/Pub_Web_2011/page_html/appIntroduction.aspx
  5. Google的短網址服務goo.gl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

從開放式電子紙閱讀器的需求來談資料可攜與互通性

這個炎熱的周末,我沒有外出,而是在家中閱讀。「閱讀」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不管是讀社群媒體的文字或是書籍裡的文字,我是一個貪讀的人。然而就像個體經濟學裡的公式,欲望無窮,卻受限於(Subject to)空間大小,我不得不縮減藏書的空間,曾一度堅持只有商管書籍才買電子書,才能擁有更多擺放文學或小說書籍的空間。但在通勤、旅途中,還是希望有一本可以滋潤心靈、滿足想像空間的書籍可以度過極度乏味,且蜷縮在經濟艙無法伸展的四肢,或躺在醫院蒼白充斥著苦難人生氣味的病榻上,能因為作者的文字而使思緒不受現實限制而飛舞在另一個世界中,不是被吞沒在黑暗狹窄的機艙座位或藥水味的病房,又或是日復一日無起伏的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電子閱讀器裡的書櫃是心靈的另一個寄託,於是我在電子出版平台上買了吳爾芙的《論自我與寫作》、《自己的房間》,去年在病床上讀了《「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引起護理師們的好奇,問我為什麼不滑手機而是一直在讀電子書。 我的第一台電子閱讀器是 Amazon Kindle,是當時的上司送給工作單位每個員工的禮物。那陣子我準備出發去柏林,我收到了閱讀器實在開心不已。當時已在考慮採購電子閱讀器,但在各家閱讀器間糾結,受限於各家閱讀平台與閱讀器及預算限制,我必須精打細算。由於自己已經有平板,所以覺得平板電腦暫時就夠了,所以一直沒有動手採購,直到上司把閱讀器放到我手中,才知道使用電子閱讀器實在太愉快,沒有被干擾、就是專心的閱讀,享受作者的文字。第二台是 Readmoo的第一代MookInk,Kindle當時只能閱讀英文書籍,我還是習慣讀中文,閱讀中文的速度比較快,也更容易產出心得,所以我還是購買中文電子閱讀器。我常在登機坐定可以開啟電子產品後,就開起閱讀器閱讀,它成了我的行動書櫃。近期也買了Kobo的彩色電子閱讀器,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可以在Kobo的平台上買到我需要的外文書籍,我不需要把中英文書籍分兩個閱讀器,而Kobo的軟體介面整合的不差,例如有些文章可以暫存到Pocket裡,我可以在通勤時閱讀短文。 電子書還是有電子書的限制,因為不同不台的閱讀器並不互相支援,所以我在 Google Playbook 購買的電子書,無法輸出至 MooInk、Kindle、Kobo 的電子閱讀器中,我在博客來、Google Playbook購買的電子書,也只能使用平板閱讀。在電子書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