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近日的一些決定:停止使用Facebook,搬回Blog


去年11月底時,我開始練習遠離 Facebook,對一個 2007 就開使使用 Facebook 的重度使用者來說,要戒除 Facebook 難度真的很高。之前在LTUX.Taipei 的分享裡,我也和參與者交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的個人帳號與工作帳號是無法切割的,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在使用社群平台這麼長一段時間後,我認同工作帳號與個人帳號是需要分割的理念。

我曾經喜歡在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與評論,也很喜歡與讀者互動,如果可以面對面的交流,我也儘量參與。

直到去年底,從一些網路使用者的言論裡,感受到使用社群平台對我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甚至已經到具侵略性的監控,曾經有個陌生人告訴我,他從我在網路世界的使用足跡裡,推敲出我在其他社群媒體的帳號。雖然稍具網路使用資歷的人多知道怎麼做這件事,但我自己從未感受到這麼強烈的恐懼感。

我已經不自覺的開始進行自我言論審查:一篇文章帶給社會的正負面影響、對我去某些地區與國家是否造成自己與同行者的人身安全的威脅、對其他朋友們會不會造成關連性的負面影響。

同時,我也發現,很多時候,這些文章沒有任何互動,但更負面的言論批判可能在某個社群平台的某處發酵。不是有被害妄想症,而是做一件事情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能 100% 滿意,網路的便利性和社群平台的同溫層演算法特性,讓臭味相投的人躲在某個隱密性社團裡,對他人的言行進行大肆批判的事時有所聞。這群人表面跟你好來好去,但私底下又是另一個德行,甚至還利用你的信任,做一些利他個人的事。

逐漸失去耐心與同理心

不論是Facebook、PTT、LINE、twitter,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往好處利用,它們可以加速知識的傳遞,累積資訊;反之則是讓人迅速的累積、傳遞、擴大仇恨言論和不實資訊。

在 6 月 6 日決定停止更新我的 Facebook。因為我發現它的便利性並沒有為我的生活帶來正向的影響,十多年下來它強化了我個人的不成熟行為,更多是負面的心理影響,例如我覺得不合理的事,就會想要去自己的塗鴉牆(時間軸)上抱怨,訴說的對象當然不是抱怨的對象,而是和自己有接近理念的同溫層,這是對改善現實無法助益的,只是增加群體的仇恨及對立。

例如台北捷運的手扶梯,在我看了兩三件有人在跑電扶梯時摔下來的慘案、頭髮被捲入電扶梯的案件、我的高跟鞋被電扶梯扯斷鞋跟之後,我完全贊成這個活動,希望兩邊都能站立的訴求能獲得更多人的贊同。我在高雄捷運裡則看到他們使用高捷少女的人型等高立牌,來協助宣導兩邊都能站的理念,也確實看到許多乘客落實。然而,我在台北人的同溫層裡,卻看到對這樣的理念非常嚴厲的批判,對方認為,他在趕時間,不應該擋住他的行進,擋住他行走的路線就是不對的。

在台北某個捷運站的下班時段,一群人都在電扶梯右邊大排長龍,電扶梯左邊卻空著,於是你決定行走左邊的電扶梯,突然有個人站在你行進的路線上,你會怎麼做?叫對方讓路?拿出手機拍照、上傳,抱怨有人擋了你的路?不用回答我,觀察自己的行為就好。


於是開始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這些平台時,也會落入以「個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我覺得…」、「我認為…」、「其他人應該和我有同樣想法…」

因為網路的便利性(台灣要上網實在太方便),這些平台也不斷的以方便使用、體貼使用者為出發,所以不論喜怒哀樂,幾乎都是即時的反應在社群平台上,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值。

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
Facebook 的塗鴉牆上的記錄就像 Karma 一樣,時不時的提醒使用者前後因果。
於是我觀察自己的行為,開心時記一筆、不開心時也記一筆,如果是沒有 Facebook、Twitter 的年代,我頂多是在心裡抱怨完就算了,何必兩三年,年年回想自己有這些開心、不開心的時候?人生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為什麼要為了自己的理念、抱怨、仇恨能否得到他人的認同 (按讚、拍手、分享) 去浪費時間?

當然,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面對、處理、利用這些工具,在我還沒有足夠智慧時,還是先暫時停止使用它,也能避免打擾我的朋友們。


離開 Medium,回到 Blogger

要離開 Medium 並不像其他著名作者一樣,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 2017 年時開始使用 Medium ,期間約 2 年。Medium 的確是一個方便的平台,引用社群媒體、圖片的找尋與使用,也能專注在寫作這件事上,在2017年時,還可以把域名遷移至 Medium 平台,但他們很快就取消了這個服務。

 Google 也在 2018 年時,使用 Let's Encrypt 的服務,讓網址由 http 變成 https,加強了資料傳輸的安全性。

Medium 的中文傳播力其實不佳,我也很少獲得回應與互動 (除了去年一面倒的認為我沒事找碴之外,這也都要感謝各種社群平台),雖然 blogger 的使用介面沒有 Medium 來得簡潔或具有親和力,反正讀者也都習慣不回應了或是不同的意見也是在某個看不到的頁面裡,而我也不會把自己的文章放在 Medium 的付費牆中,所以在哪個平台應該也沒有差異,回到 blogger 也能方便自己管理。

之後我也不會再更新 Medium,而會更新在這裡,如果有習慣使用 feedly 服務的人,可以使用 feedly 訂閱 RSS。雖然是「訂閱」,但我沒有收費,畢竟我所分享的資訊,也是讀了其他作者分享資訊後,自己內化再外化的內容,沒有其他作者的分享,我也無法產出這些內容,也希望能讓更多人接觸一些較不易取得的資訊。

網際網路最初的理想,就是期待藉由這個便利的工具廣傳、普及知識,藉著散播知識與資訊來突破、改變社會階級制度與差距。我希望自己能慢慢實現這樣的理想,也許很難,但這才是我一直寫下去的動力。


簡而言之,文章將會移回這裡,社群媒體則在 Twitter:@yinchuchen,另外也使用 LinkedIn,但暫時不開放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

Some reflections when I see those internet giants controlling our daily lives

DALL·E - A vibrant, detailed scene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monopolies, represented by towering skyscrapers with logos of major tech companies. Twenty years ago, I was a student in a 5-year college. My major wa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world was wild for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rnet was beginning. We studied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in the commercial college, L/C, insurance of the cargo (on board or before on board, or other conditio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tainer terminals and freight stations, etc. Some rules are still workable in e-commerce. E-commerce or online shopping is still working on the bas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s a student, I learned w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a company wants to set up a branch company or expand its subsidiary in another country; the company needs to follow the local law and customs and respect the local culture, especially when a company needs to have advertisement or marketing events to promote their products. Also,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