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近日的一些決定:停止使用Facebook,搬回Blog


去年11月底時,我開始練習遠離 Facebook,對一個 2007 就開使使用 Facebook 的重度使用者來說,要戒除 Facebook 難度真的很高。之前在LTUX.Taipei 的分享裡,我也和參與者交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的個人帳號與工作帳號是無法切割的,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在使用社群平台這麼長一段時間後,我認同工作帳號與個人帳號是需要分割的理念。

我曾經喜歡在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與評論,也很喜歡與讀者互動,如果可以面對面的交流,我也儘量參與。

直到去年底,從一些網路使用者的言論裡,感受到使用社群平台對我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甚至已經到具侵略性的監控,曾經有個陌生人告訴我,他從我在網路世界的使用足跡裡,推敲出我在其他社群媒體的帳號。雖然稍具網路使用資歷的人多知道怎麼做這件事,但我自己從未感受到這麼強烈的恐懼感。

我已經不自覺的開始進行自我言論審查:一篇文章帶給社會的正負面影響、對我去某些地區與國家是否造成自己與同行者的人身安全的威脅、對其他朋友們會不會造成關連性的負面影響。

同時,我也發現,很多時候,這些文章沒有任何互動,但更負面的言論批判可能在某個社群平台的某處發酵。不是有被害妄想症,而是做一件事情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能 100% 滿意,網路的便利性和社群平台的同溫層演算法特性,讓臭味相投的人躲在某個隱密性社團裡,對他人的言行進行大肆批判的事時有所聞。這群人表面跟你好來好去,但私底下又是另一個德行,甚至還利用你的信任,做一些利他個人的事。

逐漸失去耐心與同理心

不論是Facebook、PTT、LINE、twitter,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往好處利用,它們可以加速知識的傳遞,累積資訊;反之則是讓人迅速的累積、傳遞、擴大仇恨言論和不實資訊。

在 6 月 6 日決定停止更新我的 Facebook。因為我發現它的便利性並沒有為我的生活帶來正向的影響,十多年下來它強化了我個人的不成熟行為,更多是負面的心理影響,例如我覺得不合理的事,就會想要去自己的塗鴉牆(時間軸)上抱怨,訴說的對象當然不是抱怨的對象,而是和自己有接近理念的同溫層,這是對改善現實無法助益的,只是增加群體的仇恨及對立。

例如台北捷運的手扶梯,在我看了兩三件有人在跑電扶梯時摔下來的慘案、頭髮被捲入電扶梯的案件、我的高跟鞋被電扶梯扯斷鞋跟之後,我完全贊成這個活動,希望兩邊都能站立的訴求能獲得更多人的贊同。我在高雄捷運裡則看到他們使用高捷少女的人型等高立牌,來協助宣導兩邊都能站的理念,也確實看到許多乘客落實。然而,我在台北人的同溫層裡,卻看到對這樣的理念非常嚴厲的批判,對方認為,他在趕時間,不應該擋住他的行進,擋住他行走的路線就是不對的。

在台北某個捷運站的下班時段,一群人都在電扶梯右邊大排長龍,電扶梯左邊卻空著,於是你決定行走左邊的電扶梯,突然有個人站在你行進的路線上,你會怎麼做?叫對方讓路?拿出手機拍照、上傳,抱怨有人擋了你的路?不用回答我,觀察自己的行為就好。


於是開始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這些平台時,也會落入以「個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我覺得…」、「我認為…」、「其他人應該和我有同樣想法…」

因為網路的便利性(台灣要上網實在太方便),這些平台也不斷的以方便使用、體貼使用者為出發,所以不論喜怒哀樂,幾乎都是即時的反應在社群平台上,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值。

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
Facebook 的塗鴉牆上的記錄就像 Karma 一樣,時不時的提醒使用者前後因果。
於是我觀察自己的行為,開心時記一筆、不開心時也記一筆,如果是沒有 Facebook、Twitter 的年代,我頂多是在心裡抱怨完就算了,何必兩三年,年年回想自己有這些開心、不開心的時候?人生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為什麼要為了自己的理念、抱怨、仇恨能否得到他人的認同 (按讚、拍手、分享) 去浪費時間?

當然,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面對、處理、利用這些工具,在我還沒有足夠智慧時,還是先暫時停止使用它,也能避免打擾我的朋友們。


離開 Medium,回到 Blogger

要離開 Medium 並不像其他著名作者一樣,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 2017 年時開始使用 Medium ,期間約 2 年。Medium 的確是一個方便的平台,引用社群媒體、圖片的找尋與使用,也能專注在寫作這件事上,在2017年時,還可以把域名遷移至 Medium 平台,但他們很快就取消了這個服務。

 Google 也在 2018 年時,使用 Let's Encrypt 的服務,讓網址由 http 變成 https,加強了資料傳輸的安全性。

Medium 的中文傳播力其實不佳,我也很少獲得回應與互動 (除了去年一面倒的認為我沒事找碴之外,這也都要感謝各種社群平台),雖然 blogger 的使用介面沒有 Medium 來得簡潔或具有親和力,反正讀者也都習慣不回應了或是不同的意見也是在某個看不到的頁面裡,而我也不會把自己的文章放在 Medium 的付費牆中,所以在哪個平台應該也沒有差異,回到 blogger 也能方便自己管理。

之後我也不會再更新 Medium,而會更新在這裡,如果有習慣使用 feedly 服務的人,可以使用 feedly 訂閱 RSS。雖然是「訂閱」,但我沒有收費,畢竟我所分享的資訊,也是讀了其他作者分享資訊後,自己內化再外化的內容,沒有其他作者的分享,我也無法產出這些內容,也希望能讓更多人接觸一些較不易取得的資訊。

網際網路最初的理想,就是期待藉由這個便利的工具廣傳、普及知識,藉著散播知識與資訊來突破、改變社會階級制度與差距。我希望自己能慢慢實現這樣的理想,也許很難,但這才是我一直寫下去的動力。


簡而言之,文章將會移回這裡,社群媒體則在 Twitter:@yinchuchen,另外也使用 LinkedIn,但暫時不開放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在醫院時的心得和讀書心得

因為一些原因,最近去醫院動了個手術。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手術,出院至今還沒一個星期,但許多事情的過程、變化、讀了一點點書,讓我想寫些什麼。 先感謝有耐心的耕莘醫院的醫師和護士們,在醫院的期間對我各種有的沒的問題皆耐心的有問必答和細心照護,所以我在出院時幾乎是充滿活力的。醫院病房也很乾淨整潔,而病人們也很互相體貼,給予彼此尊重和隱私。辦理住院時也告知不公開,所以僅有家人在探病時間來看我,讓我覺得非常安靜,可以不用面對不必要的社交。也十分感謝台灣有健保制度,把醫療費用在減少未來風險的醫材,而這在我住院期間時閱讀到相關內容時,也有所感慨。 還有謝謝公司和同事,沒有健檢制度的話,我就不會發現身體的警訊,如果沒有公司內部的護理人員,我不知道要問醫生哪些問題,如果沒有主管和同事的協助,我不可能有機會去治療。 接下來則是一些個人心得,從決定進行手術時的心慌意亂到手術後躺在病床上回想一切經驗後的心得。 相信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建議,不要過度依賴網路上的資訊 在決定進行手術後,從公司的護理人員到網路上各種手術心得,如同一般人透過網路找尋相關資訊,最後反而是公司的護理人員提供的資訊相對實用,例如要問哪些問題、想到要隨時記下。 由於網路上資訊豐富,許多有相同手術經驗的病人都樂於公開分享自己治療的經驗、自己的感受,無意中也分享自己的隱私,加上不少是過時的資訊,且每個醫師的治療方式、醫院的資源也不同,所以一些過期的資訊、不必要的干擾會減少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任感。在我問醫生需要準備什麼、治療過程是否有哪些方式時,醫生肯定的告訴我,不會使用我提問的方式,且準確的告訴我手術的時間、方法、需要的醫材及自費的預算,反而讓我覺得自己透過網路找資訊的行為很可笑,如果網路這麼厲害,那怎麼不讓網路醫生來做就好? 術後,因為一些會議需求,我向醫生請教交通、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醫生也把相關的事項告訴我,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問題還是問醫生,網路就只是個參考。 在這個資訊過量的年代裡,部落格、社群平台讓人的情緒有個出口,但總在無意間這些「情緒」會影響其他視聽者的判斷。病人需要相信的是治療自己的醫生,而不是道聽途說的個人感受,如果無法信任對方,則是換一位醫生、換一家醫院。 老人照顧老人、病人照顧病人的社會 在住院的時間裡,我要求家人在家休息,只在探病時間過來即可,另外再請看護人員來照顧。在現今少子化且許多家庭是雙薪無子...

讀《時代的噪音》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所著的《時代的噪音》(The Noise of Time)是以蘇聯體制時期的作曲家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y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的視角,從自己出生時的命名、年輕時因為政治因素,過著每晚心驚膽顫的生活,到年老變成自己厭惡的樣子。書裡描寫了一個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考量政治因素,因為這些作品需要經過審查,通過審查的作品才能公開表演。 我對20世紀的古典樂作曲者不熟悉,更不用說蘇聯體制時期的樂曲及音樂家的一生。這是一本值得現代未經歷過共產主義、戒嚴年代的年輕人閱讀的書籍,這本書講得不只是蕭士塔高維契或是共產主義國家對藝術發展的影響,而是講權力對藝術與人生的干預。從蕭士塔高維契出生時的命名,他的父親為他取了名字,卻被教會要求改名,到自己的情人、婚姻的對象、說話交往的對象,成為蘇聯對外宣傳的代表,「權力」都是影響他在政治上的聲譽或是創作的因素。 如果藝術家跟人類的靈魂無關,那藝術家還能做什麼?除非藝術家只想成為裝飾,或只是權貴的走狗。 我在大學最後一年修了一門課,課程中的幾個章節是簡介馬克思主義與其經濟理論,馬克司主義敘述與內容是一個看似理想化的經濟學。資本主義走到現在也許造成整個社會呈現兩極化,但不可否認資本主義提供激勵,提供誘因讓人參與經濟活動,成為生產要素。馬克思主義對於理想化、想改變世界,少經世事的學生是很迷人的,也能觸及勞動階級參與改革社會。 一位醫生曾與我聊到馬克思主義帶給社會的影響,醫生轉述一篇文章的內容,該篇文章的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試圖藉由知識分子帶領容易服從的勞動階層,發動革命以改革社會。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就是近代清楚明確的案例。毛澤東是當時的知識分子,許多知識分子跟著他,操弄著相對知識缺乏的農民、勞動階層,與過度理想化的學生與青少年,發動革命反抗蔣介石,在1949年把中國國民黨趕到台灣來。但如果馬克思主義真的這麼好,那我們可以看看那些曾經實施馬克思主義政權的人民們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中國曾經歷過十分艱辛的時代,直到鄧小平在晚年的開放,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 書中談到蕭士塔高維契回憶自己的一生與生活的共產主義年代,作者以這段文字描述共產主義: 它給了你夢想,再給你夢魘,而它讓所有人--不論大人小孩都感到恐懼。 台灣的戒嚴時期就與書中描寫的狀態一致,由中國國民黨統治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