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網際網路10年小記

Photo by Adli Wahid on Unsplash

2019年是個很特別的年份,除了世界各國迎來選舉之外,World Wide Web (WWW)誕生 30 年,網際網路慶祝誕生 50 年,而台灣的 INSIDE 也在今年慶祝滿10年,並舉辦徵稿活動,主題是:「2009 至 2019 在網路、科技與新創,你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

10 年發生大大小小小的事都出現在腦海裡,全球的、台灣的,還有更多事是我未注意到的。我想了很久,造成全球衝擊最大的一件事?斷網?Facebook 和 Cambridge Analytica 的事件(2018)?網路安全?電子化政府?第一台 iPod (2001) 或 iPhone (2007) 出現?能對全球使用者使用行為改變的「事件」還有什麼?

想來想去,好像只有在2009年,Satoshi Nakamoto 讓 Bitcoin 系統實際上線後,對網際網路使用者、夢想家、改革者、經濟學家、財金專家、投資人、掮客、政府、古老守舊的財金系統,從思想面到應用面都引起了極大的迴響--不是極端的厭惡,就是極度的狂熱。

從 Bitcoin 到 bitcoin 再到區塊鏈,有人看待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的儲存系統,而這本來就有其他類似的系統在全球運作,也有人看待區塊鏈是一個加密的記錄資料庫,也有人把它應用在電子支付、資料交換、數位資產的所有權,也有人認為它不過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一種,畢竟有不少人用炒作 IPO 的觀念在炒作 ICO。網際網路之父 Vint. Cerf 直接說他不需要區塊鏈
Don Tapscott 所主持的 Blockchain Research Institute ,還有其著作 Blockchain Revolution 都是啟發許多人對於區塊鏈的興趣與想像,甚至投身其中,對於區塊鏈將改變整個世界的理想是深信不疑的。

與其一直執著在這個世界是否需要區塊鏈或是區塊鏈會不會改變世界,我反而注意到,因為Bitcoin 白皮書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人對貨幣、密碼學、加密技術的興趣,還激發了各種的想像,特別是「去中心化」的基礎思想,也激起了民眾對於政府過度集中化管理、貨幣政策的反思。各種形式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各種使用場景的想像也紛紛出現。

Bitcoin 白皮書出現,其標題寫明了: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並在摘要第一句話註明:
A purely peer-to-peer version of electronic cash would allow online payments to be sent directly from one party to another without going through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這段話讓所有人開始反思「銀行」在現實世界交易中的角色、功能與提供的服務?它所收取的費用是否合理?是否於其提供的服務與品質相當?在其他現行的電子支付方式裡,至少都要透過銀行或是至少有一方機構在處理交易的事項、身份的核對、或是收取維護與營運系統的費用,但Bitcoin這套支付系統就是 A 付給 B多少錢,B 就實收多少錢,A 也不需要再支付手續費。這也迫使全球金融財務系統察覺應需要改變,避免被排除在金融交易作業之外,甚至考慮使用區塊鏈技術。環球金融電信協會 (SWIFT) 便採用 Hyperledger Farbic 來開發跨國結算的交易系統,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更透過 Corda、Hyperledger Fabric和Quorum 三種架構來開發加速銀行間的清算和支付系統。如果要以實際發生過的事情來對照,大概就像是 VoIP 出現,導致電信產業在語音通話生意上的產生危機意識一樣,我相信現在有許多人對於「打電話」這件事的想像應該不是拿起話筒、按鍵撥號,而是打開即時通訊軟體,找到對方的ID,直接透過網路對談,當然我直接省略了背後的通訊協定、網路協定、編碼之類的基礎理論。目前可以觀察到電話還是存在著,我們的手機還是保有傳統的電話通訊功能,而 Bitcoin 系統的初始目的也不是要消滅銀行,而是不讓銀行擴張自己在交易流程中地位,例如為了預防詐騙,而過度收取交易對象的身份資料、擁有這麼多個人資料、敏感資訊卻沒有妥善保存、又或是在一筆交易中收取過高的手續費。

在以往有各種代幣或是數位化的代幣,但因為當時的網際網路的發展與資訊教育普及和度不如現在,加上「政府」的權威管理,人們對於「代幣」的想像還是處於商品階段。在 Bitcoin 白皮書所提到的 Peer-to-Peer 理念下,也開始刺激人類的想像力,例如去除第三方、去中心化,甚至直接挑戰國家的貨幣政策。在有些影片裡,有些區塊鏈技術狂熱者開始不滿意各國政府藉由操弄匯率作為政治目的談判籌碼,進而想挑戰國際金融法規藉由發行代幣與電子支付系統,更甚者在資本充裕的情況下,挑戰全球貨幣政策。發行貨幣的權力從政府變成幾乎人人可行。有一些曾經在媒體版面上被高度討論的數位貨幣,它的基礎概念會比較接近John Nash 所提到的 Ideal Money,在 John Nash 的假設裡,未來全球的貨幣種類會減少,會趨向區域性可以在區域內各國流通的貨幣,且具有長期的穩定性。
In the near future there may be a smaller number of major currencies used in the world and these may stand in competitive relations among themselves. There is now the "euro" and the inflationary tradition of the Italian lira seems to be past history now. And there COULD be introduced, for example, a similar international currency for the Islamic world, or for South Asia, or for South America, or here or there.
我的想法是,Bitcoin 白皮書出現之前,也許有人想挑戰央行、法定貨幣的地位,但總會因為技術、時間、國際政治情勢各種因素而失敗。Bitcoin 白皮書出現的時機與當下的環境,讓每個人開始思考國家貨幣政策對個人、社會、區域至全球政治局勢的影響,也同時讓人思考「貨幣」的定義與價值,也很難得的,幾乎每個經濟學家都要被問一輪關於 bitcoin 的看法。例如就有人問 John Nash,bitcoin 是否就是他所不斷提到的 Ideal Money?不過,幾乎經濟學家們對於 bitcoin 都沒有好感,認為它不具有社會價值、無法提供社會正向的功能、不具有長期穩定性、如同鬱金香狂熱一樣...等。

除了網際網路公開被世人所用,不再僅限於軍方或是校園研究使用後,我想不起來還有什麼技術或產品能有這麼大的討論。當然,有人會提到物聯網、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的出現,但這些其實也不是在這十年內出現,更早就有人在提類似的概念,就如同區塊鏈裡許多應用的技術,在更早之前都有人提過,但會直接挑戰到國家貨幣政策等級技術的,大概就是從 Bitcoin 白皮書出現開始。

Bitcoin 白皮書也刺激了其他類似技術出現,更進一步的讓各種原本在現實生活裡、網際網路上的行為開始往區塊鏈的應用發展。就如同網際網路出現,大家試著把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藉由網際網路來協助解決一樣,試圖運用新的技術來解決生活裡原本就存在的問題,也刺激了許多哲學性、社會議題、人類行為相關的討論,這反而是我樂見,更希望能持續下去。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Niki的異想世界

展覽名稱:妮基的異想世界(The World and Fantasy of Niki de Saint Phalle) 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 wikipedia 、 中文維基百科 塔羅公園網站( The Tarot Garden official website ) 展期:2007/02/09~04/29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展覽頁面 已移除連結。 票價:全票+導覽手冊300元、語音導覽120元 優惠: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的中文導覽 圖片取自展覽網頁。 知道這個展覽很久了,一直到昨天,天氣陰雨,自己一個人搭公車去看這個展覽。 從正門進去右手邊是展場的入口,不能帶傘進去,所以傘必須放在門口傘架,這讓我提心吊膽的,畢竟這把傘要是不見了我會被念到臭頭。其實歷史博物館主館的作法我蠻喜歡的,等等再說。 Niki是個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導覽手冊的第一頁就是她美麗的照片。展場開始是她的集合藝術系列作品,這系列是個特殊的作品,她收集各種不同的素材,再依照它們的屬性集合創作成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一系列有點複雜,彷彿她要表達出一種情緒,但一直到1961年以後的射擊藝術作品才感受出她在作品中所發洩出的憤怒。 第二個展示廳就是她的射擊藝術作品,藝術家在木板上放置物件,很像是她先前的集合作品,同時預藏了放置了顏料的汽球或罐子,再覆上一層白石膏,最後,再向這幅作品開槍射擊。當子彈打中顏料時,迸發的顏料流洩在其他物品上,形成一種詭異的感覺,我所感受到的,是她的憤怒。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她創造了一種與觀眾互動的行動藝術-觀眾欣賞美女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開槍射擊-這本來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在她的第一個射擊作品「我情人的肖像」這幅作品裡,每個人都可以對著那件襯衫投擲飛鏢。在這樣的創作過程裡,她也治癒了自己的憂鬱。 在這兩個展示廳的作品裡看到的都是破碎和憤怒,很多作品裡都會看到支離破碎的娃娃軀體,在導覽手冊裡表示她曾經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我想,也許「成為母親」這件事可能也讓她有一段對於身份轉換上的不適應。在孩童時期受到創傷的後果通常會很嚴重,這點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所根據,在孩童時期若是受到性侵犯,在成長過成裡可能會有自卑、自閉、反社會、暴力的傾向,長大後暴力犯罪或是重蹈覆轍成為性犯罪者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同時受到性侵犯的孩童在成人後,對性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