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Freedom Online 年會參與分享到國際會議參與心得(1)

FO 年會參與者合照

Freedom Online Coalition(簡稱 FOC)是一個由 31 個國家政府所形成的聯盟,目的是在維護網路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了言論自由、Freedom Online Coalition(簡稱 FOC)是一個由 31 個國家政府所形成的聯盟,目的是在維護網路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了言論自由、結社、隱私...等基本人權。從 2011年開始,FOC 都會舉辦年會 (以下簡稱 FO年會),近年來也逐漸召集各國在人權、網路安全等議題上的的最佳實踐案例,在會議中與各會員分享與討論。今年是第二次在 GPD 的贊助下參與 FO Conference ,比起兩年前第一次在柏林的經驗,今年較能融入其中。

今年的 FO年會主題是「實現網路自由的共同願景」(Achieving a common vision for internet freedom) ,地點在科菲安南國際維持和平培訓中心(Kofi Annan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Training Centre),位於迦納的首都 Accra 阿克拉,除了開幕及閉幕時的專家座談會外,在一天半的時間裡另安排16個場次如圓桌會議、工作坊、小型座談會等,參與者可以自己選擇有興趣的主題參與。

對於台灣來說,在網路治理領域裡較知名的跨國際會議就是:聯合國 IGF、RightsCon、ICANN、APNIC 這些會議,但也通常只在特定的族群裡。對網路政策或關鍵網路基礎設施涉獵比例較多的,可能會在 ICANN、APNIC 會議裡,而這兩個會議又更偏向網路基礎建設、架構,及了域名與 IP 資源的發放及管理。RightsCon 則屬於較多非營利性組織且多為爭取權利的團體聚會。聯合國 IGF、APr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則比較像一個平台,希望藉由這個平台把全世界或各區域、領域不同的專家集結在一起交流。

除了這些之外,國際上還有各種不同的網路科技並與網路治理相關的會議,Freedom Online Coalition (FOC) 每年舉辦的年會(FO Conference) 也是與網路治理相關的會議,每年的年會則會邀請人權倡議社群、政府代表、科技業界的人與會,同時也會邀請各國對議題有興趣的人一同與會,更希望能協助年輕的議題領袖參與在其中。

不同於網路治理論壇,主持人在會議中提醒大家,要能提出具體的建議 ,讓 FO 年會的參與者們可以帶回自己的國家作為兼顧人權與網路安全政策的參考依據。台灣本身就有不少 NGO與國外人權團體有密切的往來,也會去參與相關的會議,拜年初台灣總統大選事件,幾乎許多非亞太地區的參與者對於台灣強烈的印象,除了對不實訊息的處理之外,也包括我們選出了自己的總統,有兩、三個人問我我們國家元首的名字,也有人恭喜台灣選出了人民所欲的領導人。


以下簡單與大家分享參與場次的記錄:
  • Beyond a Buzzword: The Role of Human Rights in the Govern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歐盟在今年就提出,未來3至5年禁止在公共場合使用臉部辨識技術的白皮書草案,有些國家如法國和德國仍然在進行相關的人工智慧研究,且這項建議提出後,也沒有獲太大的支持,該草案也就沒有再提到禁止相關的技術。

    在場的參與者提到的關鍵問題是,這些技術都是由商業公司開發,政府如何規範這些公司,讓他們所開發的技術不會侵犯人權?例如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言論審查、監控,而侵犯了言論自由?就我們所知道中國、法國、德國政府也在資助商業公司開發這樣的技術,卻可能會以保護國家安全為更進而侵犯人權。

    在討論的其中也談到了使用資料與規範業者政策的法規,由於開發者需要資料來訓練演算法,所以應該是採多方利害關係人討論的方式進行,同時也要能在法規政策制定的過程裡,讓利害關係人參與,並在各國有共同的標準,而不會因為語意的不同,而玩弄文字遊戲。

    相關資料: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undamental rights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law enforcement

  • Internet Shutdowns: "A Think and Do"' Discussion on Multistakeholder Responses.

    在開始時進行大概三十分鐘的專家分享裡,討論到之前喀什米爾、印度、部份非洲國家曾經進行斷網(Internet Shutdowns),自Access Nowh在2019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從1月至7月就發生了128件,其中印度就占了80件。斷網通常是由政府主道,目的是阻斷異議份子藉由網路傳播資訊、阻斷外國政府或是有心人士對該國的影響或是減少負面新聞的傳出…等各種理由。對於人權團體來說,這不僅是侵犯了言論與媒體、新聞自由,同時對於需要藉由網路對外求援的弱勢族群而言,斷網相當於阻斷了他們的生存機會。

    在場曾經與政府合作的專家在提到斷網時,要能清楚的分別:(1)是讓整個國家的網路中斷無法運作?還是(2)封鎖社群平台或特定網站,也可以被納入斷網的考慮,並提到站在政府立場,也要衡量斷網對於整體社會經濟所造成的損失,重點是要如何從斷網中恢復斷網前的經濟活動?

    之後主持人將現場的參與者分為:政府、業者、人權組織,共三個群組,有趣的是主持人並未談到學研單位。

    在政府角色的討論群組裡,我們討論了政府可能會斷網的原因包括了:(1)阻斷不實資訊、(2)遭受大量的網路攻擊、(3)封鎖對政府不利的訊息在網路上傳播。

    當政府斷網時,是否還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可以向外界求援?有人則提到了使用Cable(電纜),這比起衛星通訊而言成本較低,雖然品質不是太好,且要透過電纜連結至網路還要再進行一些處理,但在斷網時若需要與外界保持通訊,Cable(電纜)會是一個較可行的方案,而整個群組裡的人也覺得這個方案比衛星通訊的可行性更高。

    我們也討論了「責任分擔」的問題。站在政府的立場,如果要做出讓人民無法連網的決定,那麼就會出現「責任分擔」的議題,畢竟如前面談到的企業會因為斷網而引發一連串的經濟損失效應,就算還是能以傳統方式運作,還是要付出更高的時間成本,而弱勢族群無法藉由網路傳送自己的需求,醫療照護、學術研究都會受到影響。由於歐洲與非洲大陸上的國家緊密性高,而歐盟更鼓勵人才與資料的流動,所以若是歐洲國家進行斷網,那麼周邊國家是否要幫該政府分攤責任?例如之後的經濟復甦?

    最後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則是在政府群組裡較難有結論的,當今天如果決定要斷網,要如何有正面的印象?談到這點,群組內真的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台灣在2019年2月時曾經有過「惠台31條」網站事件,最後是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簡稱 TWNIC ) 在多方壓力下,以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理由,把這個網站阻隔掉,這樣的行為就可能有言論與網站內容審查的負面觀感,儘管是對台灣社會安全造成威脅的內容,但由政府單位施壓所進行的阻擋網站的事件,多數是與網路暴力、犯罪、散布兒少的虐待及性行為照片、販售毒品等網站,任何網路機構或是網路平台、企業都不願意去承擔言論與內容審查的負面形象。

    在這場討論會結束後,向與會專家請教其在會議中提到的,關於「從斷網中恢復」及討論到 2019 年香港在抗議活動中,對於中國阻斷抗議人士們的網路。由於香港並未真正出現斷網,所以當時多數人則是關係喀什米爾與印度之間的斷網行為。

    與會的專家提到,世界上會執行斷網的政府鮮少會想到這一步驟,通常是斷然的阻斷網路通訊,但如果真的有考慮到這一步的,頂多也只是直接以金援的方式,對政府與企業來說,都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

    由於在2月6日時這場討論政府斷網的圓桌會議,被以訛傳訛成迦納政府會進行斷網,隔天迦納政府便在年會閉幕式上立即澄清迦納政府絕對不會進行斷網。
圖片取自取自News Ghana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Niki的異想世界

展覽名稱:妮基的異想世界(The World and Fantasy of Niki de Saint Phalle) 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 wikipedia 、 中文維基百科 塔羅公園網站( The Tarot Garden official website ) 展期:2007/02/09~04/29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展覽頁面 已移除連結。 票價:全票+導覽手冊300元、語音導覽120元 優惠: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的中文導覽 圖片取自展覽網頁。 知道這個展覽很久了,一直到昨天,天氣陰雨,自己一個人搭公車去看這個展覽。 從正門進去右手邊是展場的入口,不能帶傘進去,所以傘必須放在門口傘架,這讓我提心吊膽的,畢竟這把傘要是不見了我會被念到臭頭。其實歷史博物館主館的作法我蠻喜歡的,等等再說。 Niki是個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導覽手冊的第一頁就是她美麗的照片。展場開始是她的集合藝術系列作品,這系列是個特殊的作品,她收集各種不同的素材,再依照它們的屬性集合創作成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一系列有點複雜,彷彿她要表達出一種情緒,但一直到1961年以後的射擊藝術作品才感受出她在作品中所發洩出的憤怒。 第二個展示廳就是她的射擊藝術作品,藝術家在木板上放置物件,很像是她先前的集合作品,同時預藏了放置了顏料的汽球或罐子,再覆上一層白石膏,最後,再向這幅作品開槍射擊。當子彈打中顏料時,迸發的顏料流洩在其他物品上,形成一種詭異的感覺,我所感受到的,是她的憤怒。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她創造了一種與觀眾互動的行動藝術-觀眾欣賞美女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開槍射擊-這本來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在她的第一個射擊作品「我情人的肖像」這幅作品裡,每個人都可以對著那件襯衫投擲飛鏢。在這樣的創作過程裡,她也治癒了自己的憂鬱。 在這兩個展示廳的作品裡看到的都是破碎和憤怒,很多作品裡都會看到支離破碎的娃娃軀體,在導覽手冊裡表示她曾經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我想,也許「成為母親」這件事可能也讓她有一段對於身份轉換上的不適應。在孩童時期受到創傷的後果通常會很嚴重,這點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所根據,在孩童時期若是受到性侵犯,在成長過成裡可能會有自卑、自閉、反社會、暴力的傾向,長大後暴力犯罪或是重蹈覆轍成為性犯罪者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同時受到性侵犯的孩童在成人後,對性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