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網際網路該成為公共財嗎?

 

今年參與聯合國 IGF 的各個討論裡,有一場預備會議讓我印象深刻,這件事和網路安全有關,但也與網路的公共核心有關。當一群人大談網路碎片化、網路安全時,其實都應該要去想想這些議題背後在維護的是「什麼」。

我在這篇文章裡會大量的中英文並用,在能力之內會把它譯成中文,但很多字與文化,其實也只有英文會比較貼切。

什麼是網際網路的公共核心價值?

那場討論是關於網路的公共核心價值,但什麼是「網際網路的公共核心價值」?從與會的專家裡,他們提到了一份文件是定義所謂的公共核心價值:

Parts of the Interne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lobal public good. The Internet can only function as a public good if the core values of universality, interoper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are guaranteed and if the key objective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are supported. New ways have to be found to permanently safeguard the general functioning of this public core.

我試著翻譯成中文:

部分的網際網路具有全球公共財的特徵。只有在保證通用性、互操作性和可取用性的核心價值並且支持資訊安全的關鍵目標(機密性、完整性和可取得)的情況下,網際網路才能被作為公共財。必須找到新的方法來永久維護此公共核心的總體功能。

根據上述這段文字,網際網路具備兩種特性使它具有公共財的特徵:

  1. 保證:通用性(Universality)、互相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和可取用性(accessibility)
  2. 支持資訊安全的關鍵目標: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取得(availability)

維護網際網路的公共核心價值

但為了這兩個條件,讓全球網際網路能為所有人服務、縮短數位落差、不侵害人權,也幾乎就繞在這兩個條件上,全球網路空間穩定委員會(Global Commission on the Stability of Cyberspace,簡稱GCSC),就為了維護網路的核心價值,在2017年11月公布了《Call to Protect the Public Core of the Internet》,呼籲不要干擾網際網路的核心價值,並在2018年5月的文件《Definition of the Public Core, to which the norm applies》,在這份文件裡提供了4 個方向,這和一般網路使用者會想到的比較不一樣,是往更基礎的網路基礎建設來看:

  1. 封包的路由和傳遞 (Packet routing and forwarding)
  2. 命名空間和數字系統 (Naming and numbering systems)
  3. 安全和識別的加密機制 (The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f security and identity)
  4. 實體的傳輸媒體 (Physical transmission media)

在同年11月,新加坡的年會裡,GCSC提供了《Norm Package Singapore》,裡面提供了6個規範 (Norms),有興趣的話可以從文章最後的連結去閱讀。

當我閱讀了這些文件之後,參考了 Diplo Foundation 所做的其中一場會議記錄,記下了網際網路之父Vint. Cerf 所提到的:

⋯⋯ regulations need to take the openness, interoperability, and intermobility of the Internet into account in order to avoid destroying the very features that made the Internet a revolutionary invention.

於是我意識到,所有的這些努力為網路空間保持穩定的大老們,都在保護網路的中性特質,只要網際網路是開放的、可以互通的、可以正常運作的,沒有所謂的好或壞,就是在維持網路可以正常運作,就這樣子,而網路安全的重點也應該是維持網路的穩定為主,而不是個人或國家利益優先。網路的架構與概念其實是超越國界的,只是我們習慣用地理的思維去限制無形的運作。

網際網路是中性的,無所謂好壞善惡

所以當有人運用區塊鏈技術申請到域名時,ICANN 也不會禁止或是阻擋,只要是符合 ICANN 的規則、不危害網路的運作,沒有什麼好禁止的,而且當域名指向錢包位置時,反而讓錢包可以被追蹤。在這裡,區塊鏈就像是另一種通訊協定一樣,就像我們會用 http:// 或 https:// 來連結到其他網址,而域名指向區塊鏈錢包位址,就是讓這個通訊協定方式更具有通用性,自然也不會破壞整個網路的穩定性。也就是因為網際網路是「中性」的,所以它同時有好的、良善的運用,也有壞的、惡意的運用。

無法去限制人們如何使用「工具」與「技術」這些都是中立的,它們可以被運用在好的用途,也能被用來傷害人。例如區塊鏈技術的星際檔案系統(IPFS),你可以把自己的創作品放在IPFS中,宣稱自己的著作權和所有權,但也有人把報復性的情色圖片放在IPFS上,而且永遠無法移除。

就像是有次導航主動詢問駕駛人:「有另一條路可以節省 5 分鐘的路程,要不要切換到新的建議路線?」最後我們因為人生地不熟而沒有走新的路線,免得迷路花更久的時間,而導航則提供了它覺得是更佳的選擇,但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駕駛人的意志中。

我寧可相信任何技術都是中性的,好壞善惡都是在最後的運用,如同愛因斯坦公布相對論不是為了發明核武,藍色小藥丸威而鋼的橫空出世不是為了讓男性在性事上戰力持久,原意是為了研發心臟病用藥。

網際網路是不是公共財?

就目前的情況,要用二分法來說,不是。網際網路不是公共財,它其實是一份特許事業,只是被大量的運用在經濟目的、行為與日常生活裡,而且被大量運用到我們都誤會它是像水電一樣是公用事業。

經濟學裡的「公共財」(Public Goods)有以下的特性:

  1. 非敵對性(Non-rivalry):不管如何消費財貨,都不會影響其他人消費這個財貨的總量。
  2. 不可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當我們付費消費某種財貨時,不能排除其他沒有付費的人來消費這個財貨,或排除的成本很高。也因為沒有付費而也可以使用這個服務或財貨,所以也稱這些人為「搭便車者」(free riders)。

從這兩個特性來看,網際網路並不具有上述等質,例如你必須要付更多錢費才能使用更多的頻寬;原則上,不付費的使用者是無法使用網際網路的,我們會看到很多的網際網路服務因為在免費的情況下出現許多搭便車者,但網路基本上沒有付費是不能使用的,所以它不但具有排他性,而且你不多付點錢,就沒有辦法享受更快的速度或更大的頻寬。

所以回到前面提到的,學者和大老們所主張的「網際網路的特性」或「網際網路的核心價值」,其實都與經濟學定義中的「公共財」完全沒有關係,但因為已經大量的被運用、涉入經濟領域及民眾的日常生活,近年來也因為不當的運用,讓人覺得不止被侵犯了隱私,也讓國家覺得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國安威脅,也一定會有關於「公平」、「安全」的各種議題出現。

結論:網際網路該成為公共財嗎?

基於目前聯合國的17個永續發展目標,都會主張開發安全、可以負擔的工具來協助開發中國家、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來使用網際網路,例如 Facebook 的 Connectivity 計畫、Google 的 Project Loon 計畫,都是在做這件事,但還有許多不確定的風險在裡面,例如是不是要提供大量的隱私?Google 的氣球會飄向何方?而特斯拉的 Starlink 目前應該還不到可以提供每個人都負擔的起的價格來使用,但大致上都希望能藉由基礎建設的協助來縮短各種發展上的落差,但這些計畫頂多是公益行為,並不能完全使網際網路成為公共財,也不該該網際網路成為公共財,因為當政府單一主導、介入網際網路的運用時,可能也會導致網路空間的碎片化,也違反了網際網路的公共核心價值,更可能會讓它變成侵犯人權的工具。

在目前,我傾向於否定的,至於在未來會不會改變我的答案?我還保留中。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ay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Niki的異想世界

展覽名稱:妮基的異想世界(The World and Fantasy of Niki de Saint Phalle) 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 wikipedia 、 中文維基百科 塔羅公園網站( The Tarot Garden official website ) 展期:2007/02/09~04/29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展覽頁面 已移除連結。 票價:全票+導覽手冊300元、語音導覽120元 優惠:每天下午三點有免費的中文導覽 圖片取自展覽網頁。 知道這個展覽很久了,一直到昨天,天氣陰雨,自己一個人搭公車去看這個展覽。 從正門進去右手邊是展場的入口,不能帶傘進去,所以傘必須放在門口傘架,這讓我提心吊膽的,畢竟這把傘要是不見了我會被念到臭頭。其實歷史博物館主館的作法我蠻喜歡的,等等再說。 Niki是個才貌雙全的藝術家,導覽手冊的第一頁就是她美麗的照片。展場開始是她的集合藝術系列作品,這系列是個特殊的作品,她收集各種不同的素材,再依照它們的屬性集合創作成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一系列有點複雜,彷彿她要表達出一種情緒,但一直到1961年以後的射擊藝術作品才感受出她在作品中所發洩出的憤怒。 第二個展示廳就是她的射擊藝術作品,藝術家在木板上放置物件,很像是她先前的集合作品,同時預藏了放置了顏料的汽球或罐子,再覆上一層白石膏,最後,再向這幅作品開槍射擊。當子彈打中顏料時,迸發的顏料流洩在其他物品上,形成一種詭異的感覺,我所感受到的,是她的憤怒。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她創造了一種與觀眾互動的行動藝術-觀眾欣賞美女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開槍射擊-這本來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在她的第一個射擊作品「我情人的肖像」這幅作品裡,每個人都可以對著那件襯衫投擲飛鏢。在這樣的創作過程裡,她也治癒了自己的憂鬱。 在這兩個展示廳的作品裡看到的都是破碎和憤怒,很多作品裡都會看到支離破碎的娃娃軀體,在導覽手冊裡表示她曾經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我想,也許「成為母親」這件事可能也讓她有一段對於身份轉換上的不適應。在孩童時期受到創傷的後果通常會很嚴重,這點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所根據,在孩童時期若是受到性侵犯,在成長過成裡可能會有自卑、自閉、反社會、暴力的傾向,長大後暴力犯罪或是重蹈覆轍成為性犯罪者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同時受到性侵犯的孩童在成人後,對性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