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關於電子支付工具

一直在想要用什麼樣的名稱比較合適,Mobile Payment 在台灣叫「行動支付」,直覺是指行動載具上的支付應用程式(APP),雖然廣義的說智慧手錶上的悠遊卡晶片應該也算是行動支付,但在這篇文章裡,我用行動支付來簡稱手機上的支付應用程式。

這篇文章是要記錄這幾年來,有兩個曾經被做為無現金支付工具標竿的案例,最近看到後續的報導,所以記錄一下這兩個範例的發展。

台灣的科技業媒體報導,台灣在2017年時進入了行動支付普及的年代,也許因為台灣要提領現金方便,銀行的辦事效率高,所以民眾很習慣支付現金,同時也因為台灣民眾比較信任政府發行的貨幣,所以發行者在推廣無現金支付,不論是早期的刷卡或是後來的行動支付,都有一定的難度。這不是台灣比較落後,而是文化和政策的影響,都無法單一把責任歸因到某個角色上。

肯亞的 M-Pesa

不論在推廣無現金支付還是行動支付,多少都會提到 M-Pesa 這個案例。它是2007年3月6日開始協助開發中國家或是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金融體系運作效率較差的地區,利用「手機」來作為支付的工具,所謂的貨幣並不是我們認知裡的金錢,而是「通話時數」,例如我把 3 分鐘的通話時數轉給某個需要的人,而這個人可能會為了這 3 分鐘的通話時數提供勞務或其他財物。在創立之初就有 100萬個肯亞用戶加入。

這對動不動就把電信服務用固定價錢吃到飽的台灣民眾來說很不可思議,也無法想像通話時數、通訊能力在其他國家是多珍貴的一件事。而 M-Pesa 在非洲國家可以運作的這麼好,不外乎是人民無法信任政府、不信任政府的貨幣制度,銀行辦事效率差、政局動盪不安的國家。

上面的文字在推廣行動支付時很常見到,但在 2007 年到 2017 年這 10 年裡,M-Pesa推廣到南非時,也許有各種的因素,它在南非的推廣成效不好,反而退出了南非。這些因素可能是:遇到效率更好的競爭者、當地政府不支持、當地政府管制通訊能力⋯⋯等各種可能的原因。

M-Pesa至今還在運作,還有許多國家通行,但我相信同樣的方式來通話時數不受限的台灣反而沒什麼成功機會。

芬蘭的 MONI Card

當敘利亞的難民可以進入歐盟國家尋求庇護時,歐盟的各國政府都在煩惱如何管制這些人的身份,同時如果這這些難民要留在國家工作時,要如何讓他們參與經濟活動或不破壞當地的治安與避免金融犯罪。

從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報導裡可以知道,當時芬蘭政府使用了號稱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 MONI Card 來協助難民建立身份,並要求雇主將難民在當地工作的工資存入 MONI Card裡,讓他們透過這個系統參與經濟活動,而這個試驗在當地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他們也藉著這張卡片有自己的經濟活動。

在為區塊鏈技術瘋狂的2017年裡,MONI Card 總會被拿出來作為標竿,畢竟:(1) 各國都不知道該如何迅速的管理大量進入的難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造成自己國家人民的安全,(2) 區塊鏈是新技術,這個應用十分創新,(3) 而且區塊鏈的的特性也讓人無法輕易更動交易記錄,似乎可以管理難民。

在三年後,追蹤區塊鏈應用時,則讀到了芬蘭政府後續的政策決定。

芬蘭政府在 2019 年 3 月公布,要求難民們和雇主們改用 PFS Card,且不要再使用 MONI Card帳戶,4 月時就會停止支付相關的費用到 MONI Card 裡,也會要求 MONI Card 把帳戶裡的錢轉到 PSF 帳戶裡,當時也卡了 20 萬歐元在 MONI Card 裡,讓使用 MONI Card 的難民們發生財務困難。

PFS Card 其實是芬蘭政府原本用來管理監獄受刑人帳戶的卡,透過銀行系統監管,而現在的 MONI Card 似乎不像以前一樣號稱和區塊鏈技術結合,而是使用 MasterCard 的系統,同時還有許多遺留的資金還在裡面,芬蘭移民局也還在調查那些資金的流向。

創新支付工具的風險

當每個人看到中國的支付工具或是上述的 M-Pesa 的成功影響,其實背後隱藏的是人民對政府系統的不信任、害怕政府與銀行系統之間的貪污,而 MONI Card 讓我看到的另一個風險,當公司創辦人或政府決定轉換系統時,沒有議價能力的使用者將會蒙受最大的損失。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把現在使用的貨幣存在這些支付工具的帳戶,並在同一個系統裡使用竹,既方便又有效率,但這些創新工具並不是「銀行」這種受到政府嚴格管制的金融系統裡。所以倡議者在鼓勵這些系統時,也要想想它讓每個人面臨的風險是什麼?當政府本來鼓勵hdnini民們使用創新的系統,兩年後突然來個大轉彎時,對人民的衝擊有多大?有沒有想過如果在台灣,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創新的應用還是需要時間去考驗的,MONI Card 讓我看到政府支持創新,也願意嚐試,但卻出現了意外,我想相關的訊息還是要再查證,但也的確讓我發現許多國外成功案例是需要時間觀察和考驗的。


Photo credit: PhotoMIX-Company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