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17日的筆記

一直沒有提到第一天的開場和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行政院經建會(CEPD)、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市美國商會、中華經濟研究院(CIER)、台灣經濟研究院(TIER) 會場:台北福華文教會館前瞻廳(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三十號) 第一天,對記者們而言,重頭戲其實是開場,記者、攝影機追著張忠謀先生跑,閃光閃到眼睛都快瞎了。但第一天的開場,其實不像一般會議的開場這麼簡單,90%都用英文在講,張忠謀先生以英文作Opening,美國前商務部副次長Paul A. Lindon當然是以英文演說,之後天下遠見出版的創辦人高希均先生雖然有用中文在講,但80%以上的內容也是英文。Paul London的主題是Aspects of U.S. And Taiwan Competitiveness,高希均先生所講的主題則是From Global Competitiveness to a "Balanced Society" Taiwan's Policy Option,提到了 CSR 、Soft Power與兩個P:Peace與Prosperity。不過我看17日的報紙多著墨在張忠謀董事長的Opening,Paul London的演講只是稍稍一段或幾句話帶過,完全沒看到高希均先生的報導。當然,這樣的討論內容如果遇到不懂的字,真是鴨子聽雷,我是看到別人頭戴翻譯機才知道原來有提供翻譯。以下有兩點,應該是Paul London演說時所抄下的: Set rules for competition, not price. Innovation, make possible for people to get money. 還有另外兩點,來不及記下來。 16日下午的十二個議題要在17日早上的六十分鐘內完成結論的報告,平均每個議題只有五分鐘,議題如下: Education The social context for competitiveness Financial sector Healthcare State efficiency Industrial polic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 Sector Tax reform O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的一些感想

昨天參加了「 2008台灣競爭力論壇 」且很幸運的,除了上午的三場演講外,下午可以別上工作證選擇想要參與的close-door meeting,總共有十二場meeting,分三個場次,每個場次有四間會議室在討論,我參加了三個,分別是Education、State Efficiency和Human Resources,每場會議都有來自產官學三方的代表人物,都還算精彩。 這個論壇讓我比較驚訝的是,主持人不需要準備討論的主題重點,讓與會者依據該場會議的討論話題來個brain storm,也可以藉此看到各會議主持人的不同主持風格和討論方式。在下午的會議結束後,星期二早上要做出結論,12個meeting結論要濃縮成60分鐘的簡報,真的讓人有點不可思議,而且,從我參加的三場meeting看起來,好像什麼結論都沒有。 當我進入Education的會議室時,已經開始討論一段時間了,政大的校長正在發言,談的不外是如何改善台灣的教育困境,例如調整教師薪資以吸引大師級的人才到學校教書、均衡的補助、碩士班學生的定位及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該如何發展…等各種建議。當吳校長結束發言,主持人正要把麥克風傳給下一位講者時,暨南大學的李教授抗議沒有幫講者計時,而他認為這樣可能會延誤到他的事情,於是要求離席。 看到這景象實在有些傻眼,儘管他的要求並不是不合理,只是他的反應卻讓吳校長很尷尬,好像吳校長占用了他的時間。於是,我看到吳校長的臉漲紅了好一陣子,但也有可能是我看錯了。 原本與會的其中文化大學的校長因事缺席,所以由主持人代為講過主題「台灣私立大專院校為何缺乏競爭力,如何提升私校的競爭力」並講了一些內容後,就換急著閃人的李教授發言。他果然簡短的只說了八分鐘,談台灣學術研究沒有向下紮根,只會空談高科技技術,他認為研究所或博士班學生可以寫出很好的論文,可是業界也沒有人做的出來,另外,他又舉了個如果向國科會申請要做Engine的研究一定不會過關,但如果申請做奈米Engine就會過關為例,諷刺現在學界與國家政策的狀況,當然,他也不斷提醒大家,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很差。之後各方學者都討論了相關的議題,而中國醫藥大學的鄭光甫教授和李教授兩人先後離開。 終於輪到業界了,分別是上海匯豐銀行的陶副總裁和台積電的人力資源張副總。兩位都有著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但有些建議也還是過度理想,比方說,因為學生在校講英文

[photo]下雨的午後.彩虹

星期六癱瘓在家裡,下了一整天的雨,星期日,看完很無厘頭的豆豆假期,外頭雨下的正大,卻出現了非常眩目的陽光。 當時的陽光出現在偏西的方位,於是我知道,只要朝著東方走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而公園另一端的壹陸壹就是這段旅途的終點,如果幸運的話,我除了拍到彩虹外還能拍到雨天中的陽光,也許還能拍到無法想像的美麗畫面。 出門前的一個電話,讓我停了下來,當我掛掉電話後,雨已經停了,於是我邊走邊拍,希望能撿到漂亮的景色。 裡面圖多字也多: 走進公園時,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漂亮,先是被入口處的積水和狗的排泄物氣味弄得心情很差,不過,再怎麼心情差,看到彩虹後的心情也會好起來。 朝著彩虹的方向走,我想起大學時,曾在北投站看到一幅彩虹由一棟棟公寓中升起的奇景,於是想到了 彩虹谷 三個字,小蔣同學則寫下了 彩虹谷與有妖怪 ,被刊登上淡江時報。 我的確看過彩虹昇起處的顏色。在我國三(現在的九年級)要畢業的那年,某個夏季的午後雷雨結束後,出了大太陽,而彩虹就從校園中庭裡昇起,不像故事中有一個壺,而彩虹也不是自壺中昇起,而是自平地昇起,越過四層樓的校舍往高空中出去,那種美景也讓訓導處的老師們廣播叫大家出來看彩虹。 不過,昨天我愈往彩虹昇起處走去,反而愈看不到彩虹的顏色,應該是角度問題吧!不知怎麼的,我突然覺得,人對於愛情的嚮往,大概就像對彩虹的追尋一樣,走近一看,其實什麼都看不到,而不是遠遠觀望般的美好。 到了壹陸壹,想不到雨天的午後也這麼多人,吧台裡忙著做飲料,我點了冰鴛鴦後在一旁等著。直到他們可以休息時才把彩虹拿給他們看,接著,又順手拍了一張店裡的照片。大哥說,下午下雨又出大太陽,從店裡看出去的景色非常漂亮。可惜,我什麼也沒拍到,只拍到黯淡的彩虹。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mur & 抄書

六月真的很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它處於一年之中的月份,過了端午,接下來就是中元,然後中秋,哇!一年又要過去了。既然六月給人這麼漫長又這麼溼熱,我決定六月都來放照片,寫些或抄些短短的句子。 最近喜歡把以前拍的照片再找出來,抽掉顏色來看,再加些雜訊進去,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滿足感。 晚上讀了一兩頁書,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P.71裡有這麼一段話: 只要你的價值感是依附在自己之外的其他事物上,你就會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一旦這些來源一中斷,你的情緒立刻會起波浪。 抄下來提醒自己。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photo , Diary

[photo] 沉默的公園

今天的夜特別暗,空氣特別重,公園裡昏暗的氣氛,似乎藏了很多心事和秘密。 經過公園的樹木,每一株都害怕的顫抖著,彷彿在說:「快走,快走,有事要發生了,快走。」 人們將自郊外回到城市的牢籠,心卻留在不知名的地方,讓孤獨填滿原本是心的空位。 每個人的心中有一份孤單,只能自己飲用,那份酸苦嚐起來額外甜蜜,就像蚜蟲分泌的汁液只有螞蟻懂得品味。 那是座名為孤獨的堡壘,國土是遙不可及的陰鬱內心,孤芳自賞是國王的權杖。 天空開始流淚,為了每個自覺孤單的蒼生。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mur , photo , 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