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關於未來人才特質的感觸

曾經在 2017 年一個冷死人的冬夜裡苦思如何定義「數位經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那時讀到 1995 年《The Digital Economy: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書中這段文字:

The digital economy requires a new kind of businessperson: one who has the curiosity and confidence to let go of old mental models and old paradigms; one who tempers the needs for business growth and profi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society for privacy, fairness, and a share in the wealth he or she creates; one who has the vision to think socially, the courage to act, and the strength to lead in the face of coolness or even ridicule.

簡單譯如以下,應該有更好的譯法:

「數位經濟需要新型態的生意人:具有好奇心和信心能去除舊有的思維模式與既有方式;根據員工,客戶和社會對隱私,公平和分享他或她所創造的財富的要求,調整業務增長和利潤的需求;一個有遠見的社會思想,勇於行動,勇於面對冷靜,甚至嘲笑的力量。」

在同一年,因緣際會下遇見了作者 Don Tapscott,我們聊到關於相關人才的能力與需求時,他提醒我:「妳身邊的服務生,她會操作手機、會操作電腦,可是她的工作內容並不需要會用電腦。」

這段話在這幾年來一直都在我的腦海裡,也因為台灣談「數位轉型」、「數位化」、「資訊化」談了好多年,卻始終停滯在管理與執行階段,最常聽見的不外乎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和「成本太高,先能維持現有營運就好」。

我反覆的思考到底是「現有市場沒有提供足夠數位技能職位給新一代的年青人工作?」還是「現有職場上的職務對於數位技能的需求已經飽和?」

未來還需要 PC 嗎?找不到"/" 的年輕助理

年紀和我差不多的同年齡的人,還是會習慣使用個人電腦:主機 + 鍵盤 + 螢幕 + 滑鼠 / 觸控 (手寫) 板 / 其他輸入工具。在我還是學生的時代,我們會有所謂的中英文打字檢定,最低要每分鐘 70 個字才可以過關,在中文輸入法上有基本的注音、簡易,還有較難但速度較快的倉頡輸入法。同年的人也會覺得在輸入、編寫程式碼時,使用鍵盤也比較有手感。我有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在使用平板時也會外加一個無線藍芽鍵盤,加快輸入的速度。

在我們的年代,使用鍵盤輸入已經是基本必備的工作條件,而不是技能。有天我在辦公室裡,有個年輕10 多歲的助理跑來低聲問我:「請問妳知道 "/" 在鍵盤的哪裡嗎?」聽到這個問題的當下,我愣住了,畢竟這些符號位置是基本知識,甚至是反射性的在輸入時就會連帶輸入,不需要刻意去看鍵盤的。

後來與同年齡層的朋友談到這件事,他們說,因為現在年輕人使用手機或平板螢幕鍵盤的次數比 PC 還多,所以他們找不到某些符號的位置也是很正常的。

於是我在想,會使用鍵盤,是否已代表是上個年代的事?就如同使用鍵盤與使用打字機的人,我也有一台打字機,在從打字機切換到塑膠鍵盤時,總要克制自己的力量,避免敲鍵盤的聲音太大聲。

新一代的怒吼:「為什麼你們都把投影片當提字板?」

儘管有那麼多教人做簡報的書籍,McKinsey 出了一本又一本做精美簡報的製作教學書籍、民間提醒投影片要做得簡潔、Less is more,但最後,打在螢幕上的投影片總是密密麻麻,又是字又是圖,還有各種不同的動畫特效顯,左進右出、淡出淡入。

也許不同產業有不同的需求,但看到密密麻麻的簡報,或對方要求把報告裡的所有資訊都塞進投影片時,我聽到了一個年輕新人的怒吼:「你們為什麼都把投影片當提字稿啊?」

沒有為什麼,因為簡報的人不是你,因為聽眾不會專心聽你簡報,但會留存以防萬一。

只不過,我第一次聽到有年輕人會直接的反擊,也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委婉的說詞,而是直接的反應。

我這個年代的人們從小是接受威權教育長大的,自幼就被洗腦為「有事弟子服其勞」、待人接物、職場為人處事都需要「溫良謙恭儉讓」的一代,從由各個上班族所編撰的經典「職場工作者的第一守則」看起來,我們的職場文化還是深刻的受到傳統上對下的威權式管理所影響,都會認為新進職場的人都「應該」要配合、滿足這些需求,有人說自己就是不知道這些潛規則才在職場上吃虧,但在我看起來,寫這些內容的人們更像是帶著惡意的「你應該要知道這件事,不是來煩 "我"」,完全看不到包容的空間。

我聽著年輕 10 歲以上的新同事們的對話方式、用語、語氣,他們是以「自我」出發,他們更具有「你應該自己就要會,而不是叫我來做」,如果你不會,就是自己要學會,或叫你小孩幫忙,不是叫我幫你做。這樣的意識在我們這一代是不會出現的,畢竟我們都被長輩、前輩們訓練成注重職場倫理的一代,卻也默默的在「職場倫理」的帽子下,吞下職場霸凌 (我個人就認為那些守則就是霸凌職場新人用的)。

幸好我們的教育把年輕一代的孩子們教導的要更注重「自己」,把自己份內的工作當作第一,而不是了維持「職場倫理」,吞下不屬於他們的工作。

當然,也要看整體工作環境,受不了的,緣份不夠,自然就離開了。

我們將面臨需要與演算法、自動化機器協調工作機會的年代

工作環境的氛圍會影響工作同仁們的工作意願,所以不同年代都會有人選擇以和為貴,並處處退讓。久了,也就慢慢同流合污了。與其每天讓自己難過的工作,為什麼不選擇較簡單的工作方式呢?人不都是求一口飯嗎?「轉型」意味著要付出那麼多的轉換成本、學習成本,反正我現在也活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改?還記得當初台灣在進行資訊化時,有許多學校的老師、企業員工因為不願意學習操作電腦的技能,而選擇提早退休,在當時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裡,還會讀到「如何讓企業裡,職能不符需求的資深員工知難而退」的個案研究。

在世界經濟論壇的《Future Job 2020》報告中就提到,在 2025 年時,因為人與機器的工作替代,將會有 8,500 萬個工作機會由機器取代,同樣也會有 9,700 萬個工作機會由人類勞動力、機器、演算法來分攤。轉型需要有領導者的支持,但有時領導者的支持反而會破壞辦公室裡既有的和諧氣氛。同樣在該報告中,也統計出因為 COVID-19 疫情,許多企業不得不因為員工必須居家工作,而著手數位化工作流程、增加可以自動化完成的工作,甚至增加暫時的人力,減少永久性人力的需求,讓企業的營運更有彈性。

我們具有這樣的人格特質嗎?

同在2017年,我請教了 Don Tapscott 的關於未來人才的條件,在討論裡,他並不真的認同所謂的「數位人才」這種說法,反而是認同是要具有好奇心、聰明、且有勇氣的人格特質的人才是在現階段所需要的人:

The personality of future talent must be aggressive, full of curiosity, smart and brave, much brave. There's no "digital talent". Many people know using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some people work in technology area, some are technologist.

看著年輕的新同事,覺得他們願意直接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爭取由自己操作,不是唯唯諾諾的概括承受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反而更符合 Don Tapscott 所說的人格特質,也似乎較有能力改變這個死氣沉沉的未來。

那麼,「溫良謙恭儉讓」的一代,大概還沒碰到灘頭,就已化作泡沫了吧。


Photo by Dan on Unsplash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