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台灣政府網站的改變 (2021年更新自己對政府網站的認知)

寫這篇文章是發現自己 Blog 中有一些蠻常被瀏覽的政府網站資訊,都超過了五年,也應該要更新自己對台灣政府網站的認知記錄,同時也因為悠識學院的課程,讓我重新再回憶對台灣政府網站的建置與使用經驗。

上週六的下午參與了「資訊需求與行為:解讀人與資訊的互動」,而昨天下午參與了「資訊架構:建立結構化的資訊空間」的線上課程,藉由這兩次線上課程,讓我學到很多知識,雖然還在消化中,但有件事讓我鬆了一口氣,至少自己曾經有至少七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內容,雖然當時的職稱不是現在很流行的「使用者行為研究員」或「UI/UX設計師」,但其實是有相關工作經驗的。

在上週上「資訊需求與行為:解讀人與資訊的互動」時,看著老師的講義,其中有許多內容就讓我一直翻出來看,例如:「使用者經驗架構」的分層總是讓我聯想到網際網路的「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又稱 OSI 模型),而講義投影片中的「Wilson 資訊尋求管道」圖形也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從記憶裡取出、咀嚼。畢竟自己從 1994 年到現在,這一路看著網際網路應用的變化、人們行為的改變、抱怨、抗議,加上自己最近參與的一個研究案,我突然覺得,這五、六年台灣的政府部門網站和相關人員對提供資訊的態度和視角已經改變很多,不會在民眾想要取得資料或資訊時,直接給民眾「依法行政」四個字的軟釘子 (當然,我知道台權會的《透明度報告》在取得資料是非常困難的),雖然我對於政府網站還是存在著經驗上的創傷和夢魘。不過我想在 2012 年或後續幾年寫的政府網站心得後,再寫一篇自己的觀察。這些也是我在連續兩週內上課後,才願意反過來再回想這些轉變。

政府網站的類別

在這個 Blog 裡,有幾篇與政府網站相關的內容的被瀏覽次數都蠻讓我蠻驚嚇的:最常被瀏覽的一篇有 3878 個瀏覽數,其他有些也有到 500 以上。

當我聽到老師談到新聞網站的特性、瀏覽者的需求時,「誰會看政府網站?」這個問題浮現在腦海中,然而我也沒有答案,畢竟憑著 Google Analytics 也許能猜測出年齡層、性別、使用工具、媒介,但「對象」是猜不出來的,只能憑我自己的直覺來回答,列在以下也許會比較清楚:

  1. 政府服務網站一般人在生活需求上可能會比較常瀏覽「政府服務網站」,例如報稅時的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登記 Covid-19 疫苗的 1922 網站、需要政府統計資料或政府的公開資料或開放資料時會去「政府資料開放平臺」,2007年時還有一個 e 管家(後來叫 e 管家 Plus) 網站,集結各個政府服務、補助資訊連結在網站中,但 e 管家 Plus 已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就停止服務了。
  2. 政府(補助)計畫網站:公司或中小企業想申請一些特別的計畫補助,可能會瀏覽「政府(補助)計畫網站」⋯⋯等,這些一般人可能就較少聽過,像是學界科專、法人科專、業界科專、農業科專,或是像「中小企業圓夢網」、「文化部補助資訊網」⋯⋯等。
  3. 政府入口網站:台灣是有政府入口網站的,依照使用語言的習慣和對象、需求功能,我想中文是「我的E政府」(英文是直接用 Google Traslate 翻的⋯⋯)、英文則是「Contact Taiwan」(最初設定是英文的政府入口網站)。
  4. 政府部會網站:就像是總統府、經濟部、衛福部 (疫情期間就會比較常瀏覽)、文化部、交通部、金管會....等各部會的網站,但會是哪些人人去瀏覽「經濟部統計處」、「經濟部工業局」、「農田水利署」、「農業試驗所」⋯⋯等網站?其實我想像不出來,一定有人瀏覽,而且其實也不算少,但可能應該屬於專業需求者居多,例如需要更仔細的經濟統計相關資料,經濟部統計處就有非常多詳細的資料,中英文都有,資料齊全,真的很棒。
所以政府網站還可以細分很多類別,但各部會自己的部門網站,如果又沒有職員入口網站的功能,只有展示成果、部門功能,那到底架設網站的目的、使用者是哪些人?有些時候是有很多內容,但因為不清楚對象、需求,就只能以單一的視角把所有資料全都放上去。

在現在,會進行相關的使用者研究,在架設網站時會進行利害關係人的分析。以政府部會網站來說,利害關係人角色可能就會有:瀏覽者、該部會的資訊中心、部會網站的承辦窗口、網站企劃人員 (這個職稱應該已經不見了)、前端設計師、後端工程師,可能還有計畫的專案經理⋯⋯角色很多,而且可能不止一個人,有時因為網站的功能性不同也不會只有一個部會,例如政府入口網站可能就會需要跨部會資訊流通才能完成。

我相信還有許多是我不知道的,請原諒我沒有一一分類、列舉出來。

台灣政府網站的改變

在之前工作的經驗裡,其實國發會都有努力的推廣網頁親和力、為網站的頁面與資料檔案建立 Metadata (大概是2005年的事) ,也可以看到這些政府網站從 IE Only 的限制,已經會建議瀏覽者使用其他的瀏覽器;本來只適合用電腦螢幕瀏覽的網站,也在民間倡議 RWD 網站後開始轉變,同時也沒有放棄對網站親和力的要求。我在 2018 年的 APrIGF 的一個場次裡曾經簡介過台灣政府服務網站也會要求網站親和力,會後有參與者表示他們非常羨慕台灣政府願意推廣與執行網頁親和力的概念。

在 RWD 開始流行,且也因應瀏覽者以手機瀏覽的使用情境愈來愈多,現在的政府網站設計對手機的親和力也逐漸提高,也不再如同以前會有「電腦版」、「手機版」的差異,有些計畫成果網站也會以瀑布式 (如 Pinterest ) 來呈現計畫成果,也開始在網站中加入 Google Analytics 並且透過「政府網站流量儀表板」提供即時的網站流量資訊。

台灣除了有「政府資訊公開法」外,國發會也在其網站的「政府資料開放」列出了各種政府開放資料的原則、相關法規,其實都有在慢慢改變,只是有時會有一些人為因素,所以改變的速度會慢一些。另外,政府網站其實在資訊內容、格式、頁面呈現上其實都有統一的準則,因為政府網站不像一般的商務網站可以隨時測試、改變,今天如果任意改變網頁的路徑,很有可能會讓瀏覽者找不到資訊,所以有些路徑看起來可能會很無厘頭,但這可能是依照長久以來,各部會或作業原則的要求所設置的項目或頁面路徑,只能遵守這些規範,不能任意改變。

再來是使用域名的改變。以往只要從域名是否為 gov.tw 就可以看出這個網站是不是台灣政府的網站,但有些計畫需要推廣,認為網址如果不是 .gov.tw 而是直接以 .tw 或 .com 的域名來替代,會更有親和力,可以降低瀏覽者對「政府」網站的排斥和抗拒。雖然無法確定這樣的說法有無實際根據或有無實際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的樣本資料有無偏差?換一個角度來說,因為只有 .tw 或是 .com,這可能表示我看到的網站是偽造資訊的「詐騙網站」。會不會有瀏覽者這麼想呢?我相信還是有的,畢竟 .gov 域名只有國家政府才能用而 .tw 或 .com 只要付錢買就可以使用了哦!所以從使用者角度上,我還是會建議台灣政府的網站還是加上 .gov 域名並加上 .tw 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 (ccTLD),讓人民知道在瀏覽的是政府網站,也可以避免糾紛,尤其是使用其他語言的政府入口網站,一定要特別注意。

十分推薦閱讀「網頁親和力(開發無障礙網頁)的關鍵基礎」這篇文章,作者 Jedi Lin (林克寰) 是在台灣推廣網頁親和力的主導者之一,我也是看著他編寫的網頁親和力來學習如何讓網頁更具親和力。當然在網站建置的過程中,會覺得是額外的工作負擔,但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了解其重要性,久而久之會變成習慣,甚至不知不覺就已經減少了日後檔案上傳時需要再建立 metadata 或是日後維護頁面時的困難。

時代的眼淚

在 2014 年時,因為一個活動認識了 Max 老師。在那個時候沒有所謂的 UI/UX 相關職稱,這些工作都在「網站企劃」的工作內容裡,包山包海,公司在這個部份的預算不夠充足的話,從企劃到製作,從寫企劃書到維護伺服器、維護網站頁面,可能都只編制不超過三個人。如果和人家談 UI/UX ,人家也會莫名奇妙的看著你。

隨著相關領域的知識逐漸在台灣擴散開來,而分工也逐漸細緻化,使用者介面 (User Interface)和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的相關研究就是 UI/UX 研究人員的工作,研究使用者的行為去改變呈現的方式。雖然它多出現於網站頁面設計、網站建置、手機應用程式的設計的產業別裡。

但生活裡處處都是在建立資訊架構、讓資訊呈現方式變得更容易讓瀏覽者、產品或服務使用者更容易取用,它其實是跨領域的知識(通識),應該說,當資訊更普及時,它就會變成基礎常識,因為工業設計會需要、產品設計裡也需要,只要是在設計與生產過程中都不是以生產者的視角,而是「站在使用者角度」來設計或生產服務、產品,都需要 UI/UX 的知識來作為基礎,我們日常在寫報告、建立目錄、索引,其實都是要讓使用者快速的找到資料,了解與吸收資訊。

在星期六的「資訊架構:建立結構化的資訊空間」課程裡,我聽著老師講述資訊分類的課程內容,其實就與資料清理、資料分類的過程是一樣的,許多時候只是術語的不同,但觀念和知識是一樣的。下面這張圖取自於世界經濟論壇在2020年10月出版的《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0》,在呈現2020至2025年間,20項分別會增加與減少需求的職業,這五年間,資料分析師 (Data Analysts)和資料科學家 (Data Scientist ) 的需求會排在第一順位,而資料輸入人員 (Data Entry Clerks) 的需求會減少,畢竟都電腦化和網路化了,記錄了下來。 

也許最終我們都在找尋的、在使用與呈現資訊的「方法」僅適合於和自己處於共同年代、相近教育背景、生活環境、有共同語言的人。

台灣的政府網站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也不斷的在改進,這點是無庸置疑的,只要有人提出抗議和改進的建議,看起來國發會負責相關工作的職員們都願意採納、改進、測試看看,未來不知道是不是由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來做相關的規劃,也許之後有機會,再回來看看自己需要對政府網站改變哪些認知。



Photo by UX Indonesia on Unsplash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

從開放式電子紙閱讀器的需求來談資料可攜與互通性

這個炎熱的周末,我沒有外出,而是在家中閱讀。「閱讀」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不管是讀社群媒體的文字或是書籍裡的文字,我是一個貪讀的人。然而就像個體經濟學裡的公式,欲望無窮,卻受限於(Subject to)空間大小,我不得不縮減藏書的空間,曾一度堅持只有商管書籍才買電子書,才能擁有更多擺放文學或小說書籍的空間。但在通勤、旅途中,還是希望有一本可以滋潤心靈、滿足想像空間的書籍可以度過極度乏味,且蜷縮在經濟艙無法伸展的四肢,或躺在醫院蒼白充斥著苦難人生氣味的病榻上,能因為作者的文字而使思緒不受現實限制而飛舞在另一個世界中,不是被吞沒在黑暗狹窄的機艙座位或藥水味的病房,又或是日復一日無起伏的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電子閱讀器裡的書櫃是心靈的另一個寄託,於是我在電子出版平台上買了吳爾芙的《論自我與寫作》、《自己的房間》,去年在病床上讀了《「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引起護理師們的好奇,問我為什麼不滑手機而是一直在讀電子書。 我的第一台電子閱讀器是 Amazon Kindle,是當時的上司送給工作單位每個員工的禮物。那陣子我準備出發去柏林,我收到了閱讀器實在開心不已。當時已在考慮採購電子閱讀器,但在各家閱讀器間糾結,受限於各家閱讀平台與閱讀器及預算限制,我必須精打細算。由於自己已經有平板,所以覺得平板電腦暫時就夠了,所以一直沒有動手採購,直到上司把閱讀器放到我手中,才知道使用電子閱讀器實在太愉快,沒有被干擾、就是專心的閱讀,享受作者的文字。第二台是 Readmoo的第一代MookInk,Kindle當時只能閱讀英文書籍,我還是習慣讀中文,閱讀中文的速度比較快,也更容易產出心得,所以我還是購買中文電子閱讀器。我常在登機坐定可以開啟電子產品後,就開起閱讀器閱讀,它成了我的行動書櫃。近期也買了Kobo的彩色電子閱讀器,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可以在Kobo的平台上買到我需要的外文書籍,我不需要把中英文書籍分兩個閱讀器,而Kobo的軟體介面整合的不差,例如有些文章可以暫存到Pocket裡,我可以在通勤時閱讀短文。 電子書還是有電子書的限制,因為不同不台的閱讀器並不互相支援,所以我在 Google Playbook 購買的電子書,無法輸出至 MooInk、Kindle、Kobo 的電子閱讀器中,我在博客來、Google Playbook購買的電子書,也只能使用平板閱讀。在電子書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