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關於「.io 」域名的故事

Photo by Joey Csunyo on Unsplash

常會看到不同的頂級域名(Top-level domain,簡稱 TLD),從古老的通用頂級域名(Generic top-level domain,簡稱 gTLD)名:
  • .com:商業相關
  • .edu:教育相關
  • .gov:政府相關(但美國則沒有.gov.us 或 .com.us 哦!)
  • .net:網路相關
  • .mil:軍事相關
  • .org:不屬上述的組織使用
到現在還有 .cc、.io這些常見的TLD「.io 」域名會讓人聯想 Input/Output,電腦輸入/輸出會記為「 I/O」,自1997年9月16日開放註冊,所以多是資訊相關從業人員會申請的 TLD 之一。
    然而「.io 」,是屬於查戈斯群島的 TLD,但目前查戈斯群島仍存有主權爭議。模里西斯聲稱其擁有該群島的主權,而英國則在 1965 到 1973 年間「遷移 」島上的居民,並擁有 「.io 」 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 (Country code top-level domain,簡稱 ccTLD)的註冊權。

    在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簡稱 IANA) 中關於「.io 」的資訊:頁面

    在 Google 廣告的目標設定裡,「.io 」是屬於gTLD,而不是 ccTLD,也就是當你的廣告目標是設定在 「.io 」的使用者時,可能不是位於該區域的網路使用者(.io 本來是 ccTLD),而是網路上有使用「.io 」或是常瀏覽使用「.io 」域名的網路使用者之類的。對於查戈斯群島上的居民,也許會有心理觀感不佳的感受,畢竟本來是被認定為國家,到不被認定為國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販售「.io 」gTLD 可以為成該區域的收入。隨手查了一下,目前「.io 」的註冊總量為 453,015個,應該也會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於是我想到台灣的原住民,如果想要申請自己的頂級域名,如達悟族可能會申請「.tao」、阿美族可能會想申請「.amis」,但向 ICANN 申請 gTLD可能至少要準備一筆龐大的費用,還有營運計畫。但在這之前:

    1. 有意願去申請這樣的頂級域名嗎?還是覺得不需要?
    2. 如果有意願申請,誰可以代表不同族群去申請這樣的通用頂級域名?台灣政府嗎?還是各族的領袖?
    3. 如果有這麼一筆費用(含營運銷售可能至少一年一百萬美金),各個族群會想申請 gTLD 還是做其他用途?
    所以網路治理與國家主權、地理、政治有著極深的關連,但在網際網路剛開始時,沒有人想到會牽涉到國家與地域主權,也沒想過簡單的縮寫字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這些就是網路治理論壇裡會討論相關議題了。

    gTLD 在網路行銷上的應用與爭議

    台灣很喜歡談網路行銷,從現實世界的車體廣告、電視廣告、紙本媒體廣告…到網站內容行銷、搜尋引擎排名的各種奇技淫巧、社群媒體的廣告投放,卻鮮少人想到通用頂級域名 gTLD 的重要性。

    除了前述我們常看到的 gTLD 外,近年來 ICANN 也開放了許多 New gTLD 供網路註冊機構來申請。除了 .io、.cc 這樣的域名有著國家主權爭議的議題外,另外像台灣的 .taipeiIANA 的資料庫中顯示是由台北市政府的某個職員所註冊登記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台北市政府的網址是 https://www.gov.taipei/,相關部會的域名都改為 .taipei ,同時台北市政府也鼓勵大家申請這樣的資源( https://www.hi.taipei/),目前 .taipei 的註冊量是 2,217 個。不過大家好像也沒想過,申請了 .taipei 後,在做廣告投放是否會有影響,及使用 .taipei 是否能代表什麼 (它畢竟不是 ccTLD),或是不清楚 .taipei 會對廣告投放產生的效用是什麼。我們僅能得知 .taipei 好像可以強調地域位置,有點像在宣告「我是台北人,我驕傲」,但好像又說不出有什麼正面影響,比較類似在將「台北」塑造為一個品牌,但這樣的品牌能否為使用者加分,可能還需要觀察。

    ICANN 也鼓勵品牌來申請 TLD ,稱為 Brand TLD,屬於 New gTLD 計畫,例如 .taobao.alibaba.sony,還有最後撤銷的 .htc,如果公司需要強調品牌形象與經營品牌,申請一個 Brand TLD ,列為固定的行銷預算可能在未來會是必要的支出。

    有些 gTLD 可能就會有一些與職業、行業相關的爭議,例如:
    • alibaba,目前是由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所註冊,但我們也清楚阿里巴巴是一個中東國家的故事,主角阿里巴巴並不是中國人。
    • .bank 和 .insurance 是由 fTLD Registry Services, LLC 註冊,一個由銀行、金融服務保險公司所組成的聯盟所營運的單位,但 .finance 卻被其他單位註冊走了。
    • .coffee、.pizza 由 Binky Moon, LLC 所管理,並不是一家賣甜甜圈或是賣咖啡的廠商或什麼協會。
    • .hotels 和 .booking 目前是由 booking.com 所註冊,而不是由什麼跨國的旅遊協會所註冊,也不是飯店業者組成聯盟去註冊。
    • .hr 由克羅地亞學術和研究網路( Croati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簡稱CARNET) 所管理,屬於克羅地亞共和國的 ccTLD,但我們也很清楚 HR 是 Human Resource 的縮寫。
    • .kiwi 不是指紐西蘭奇異果也不是紐西蘭的國鳥,而是一個通用域名
    林林總總的列了這些,也是想提醒大家,gTLD 除了可以作為品牌識別外,它已經是一個行銷戰場,在更多時候,也許會討論到由誰來申請可以代表產業的 TLD,例如 .bank 或 .insurance 就由相關的單位聯合組成一個單位去申請,而.coffee、.pizza 卻沒有類似的機構去申請註冊。
      台灣的網路行銷公司在這域名這一塊的著墨一直都不多,也許在過度依賴社群網站、即時通訊的行銷方式,卻從沒想過將域名申請做為行銷成本的支出之一,也沒想過使用正確的域名是否能提升網路行銷精準度的情境。

      我注意到一些區塊鏈應用相關的公司,他們的域名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 .network 或 .net ,此舉也是告訴網路使用者,他們的野心是建立一個網路,而不是只有商業(.com)而已:
      順便也查了一下常見的「.cc」的註冊量為 691,562 個。「.cc」是澳洲海外領地科科斯(基林)群島Cocos (Keeling) Islands,的 ccTLD,在2000年時由 eNIC購得。

      相關文章:關於 .amazon 和 .cat 域名爭議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在醫院時的心得和讀書心得

      因為一些原因,最近去醫院動了個手術。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手術,出院至今還沒一個星期,但許多事情的過程、變化、讀了一點點書,讓我想寫些什麼。 先感謝有耐心的耕莘醫院的醫師和護士們,在醫院的期間對我各種有的沒的問題皆耐心的有問必答和細心照護,所以我在出院時幾乎是充滿活力的。醫院病房也很乾淨整潔,而病人們也很互相體貼,給予彼此尊重和隱私。辦理住院時也告知不公開,所以僅有家人在探病時間來看我,讓我覺得非常安靜,可以不用面對不必要的社交。也十分感謝台灣有健保制度,把醫療費用在減少未來風險的醫材,而這在我住院期間時閱讀到相關內容時,也有所感慨。 還有謝謝公司和同事,沒有健檢制度的話,我就不會發現身體的警訊,如果沒有公司內部的護理人員,我不知道要問醫生哪些問題,如果沒有主管和同事的協助,我不可能有機會去治療。 接下來則是一些個人心得,從決定進行手術時的心慌意亂到手術後躺在病床上回想一切經驗後的心得。 相信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建議,不要過度依賴網路上的資訊 在決定進行手術後,從公司的護理人員到網路上各種手術心得,如同一般人透過網路找尋相關資訊,最後反而是公司的護理人員提供的資訊相對實用,例如要問哪些問題、想到要隨時記下。 由於網路上資訊豐富,許多有相同手術經驗的病人都樂於公開分享自己治療的經驗、自己的感受,無意中也分享自己的隱私,加上不少是過時的資訊,且每個醫師的治療方式、醫院的資源也不同,所以一些過期的資訊、不必要的干擾會減少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任感。在我問醫生需要準備什麼、治療過程是否有哪些方式時,醫生肯定的告訴我,不會使用我提問的方式,且準確的告訴我手術的時間、方法、需要的醫材及自費的預算,反而讓我覺得自己透過網路找資訊的行為很可笑,如果網路這麼厲害,那怎麼不讓網路醫生來做就好? 術後,因為一些會議需求,我向醫生請教交通、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醫生也把相關的事項告訴我,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問題還是問醫生,網路就只是個參考。 在這個資訊過量的年代裡,部落格、社群平台讓人的情緒有個出口,但總在無意間這些「情緒」會影響其他視聽者的判斷。病人需要相信的是治療自己的醫生,而不是道聽途說的個人感受,如果無法信任對方,則是換一位醫生、換一家醫院。 老人照顧老人、病人照顧病人的社會 在住院的時間裡,我要求家人在家休息,只在探病時間過來即可,另外再請看護人員來照顧。在現今少子化且許多家庭是雙薪無子...

      讀《時代的噪音》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所著的《時代的噪音》(The Noise of Time)是以蘇聯體制時期的作曲家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y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的視角,從自己出生時的命名、年輕時因為政治因素,過著每晚心驚膽顫的生活,到年老變成自己厭惡的樣子。書裡描寫了一個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考量政治因素,因為這些作品需要經過審查,通過審查的作品才能公開表演。 我對20世紀的古典樂作曲者不熟悉,更不用說蘇聯體制時期的樂曲及音樂家的一生。這是一本值得現代未經歷過共產主義、戒嚴年代的年輕人閱讀的書籍,這本書講得不只是蕭士塔高維契或是共產主義國家對藝術發展的影響,而是講權力對藝術與人生的干預。從蕭士塔高維契出生時的命名,他的父親為他取了名字,卻被教會要求改名,到自己的情人、婚姻的對象、說話交往的對象,成為蘇聯對外宣傳的代表,「權力」都是影響他在政治上的聲譽或是創作的因素。 如果藝術家跟人類的靈魂無關,那藝術家還能做什麼?除非藝術家只想成為裝飾,或只是權貴的走狗。 我在大學最後一年修了一門課,課程中的幾個章節是簡介馬克思主義與其經濟理論,馬克司主義敘述與內容是一個看似理想化的經濟學。資本主義走到現在也許造成整個社會呈現兩極化,但不可否認資本主義提供激勵,提供誘因讓人參與經濟活動,成為生產要素。馬克思主義對於理想化、想改變世界,少經世事的學生是很迷人的,也能觸及勞動階級參與改革社會。 一位醫生曾與我聊到馬克思主義帶給社會的影響,醫生轉述一篇文章的內容,該篇文章的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試圖藉由知識分子帶領容易服從的勞動階層,發動革命以改革社會。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就是近代清楚明確的案例。毛澤東是當時的知識分子,許多知識分子跟著他,操弄著相對知識缺乏的農民、勞動階層,與過度理想化的學生與青少年,發動革命反抗蔣介石,在1949年把中國國民黨趕到台灣來。但如果馬克思主義真的這麼好,那我們可以看看那些曾經實施馬克思主義政權的人民們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中國曾經歷過十分艱辛的時代,直到鄧小平在晚年的開放,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 書中談到蕭士塔高維契回憶自己的一生與生活的共產主義年代,作者以這段文字描述共產主義: 它給了你夢想,再給你夢魘,而它讓所有人--不論大人小孩都感到恐懼。 台灣的戒嚴時期就與書中描寫的狀態一致,由中國國民黨統治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