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常常取笑中國的網路長城,笑中國政府藉由網路長城讓民眾不會接觸到不利中國共產黨政權的資訊,是中國政府侵犯人民取得資訊的權利。但中國的網路使用者還是有不少人懂得如何翻牆,到牆外的世界取得各種資訊,或是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翻牆到其他國家操弄或散播各種不實資訊,混淆民眾的認知。
在台灣的網路使用者,有一個相對自由的網路環境,可以發表各種正負面意見、可以在社群網站上公開 Tag 國家元首、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長與議員,但卻因為薄弱的群體意識,而固著在社群網站所築起的高牆內花園,寧可被演算法餵養資訊,卻很少在清醒時問自己一個問題:「牆外的世界到底是如何?」
對於「薄弱的群體意識」有興趣的人,可以讀一下由 Gustave Le Bon 所寫的《烏合之眾》(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不過我要提醒的是,這本書裡的文字嚴重歧視女性、特定種族、孩童,所以閱讀時要仔細的思考與檢視。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裡談到這件事。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先大概的提一下 2020 年台灣的網路使用概況,還有我自己所經歷過的,Facebook 前的網路使用經驗。
在 Facebook 在台灣如病毒般大流行前,台灣的網路生態還算是健康的、具有多樣性、充滿許多機會,最近有不少文章在談論台灣網路用者習慣使用特定即時通訊軟體或固著於某一個社群網站裡,固著到似乎沒有這些通訊軟體或社群網站就不知道日子如何過下去,太陽會從哪一邊昇起。
2020年的台灣網路使用狀況
在這裡我用了兩份報告,一份是國際常引用的,DataReportal 針對台灣網路使用者所做的報告 Digital 2021 Taiwan (January 2021) v01,另一份是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TWNIC) 公布的 2020台灣網路使用報告,試著從外國人和台灣人的兩種角度來看台灣的網路使用狀況。
Digital 2021 Taiwan (January 2021)
從 DataReportal 在今年一月所公布的 Digital 2021 報告中,有提到關於2020年台灣使用者的部份,我擷取台灣網路使用者關於社群使用的數據部份如下:
- 台灣社群網站的使用者約19.70 百萬人,占總人口的82.6%,其中超過半數比例是使用手機在讀取社群網站上的資料,平均每個人每天會花近 2 個小時的時間在使用社群網站。
- 有 35.5% 的人因為工作目的而使用社群網站
- 在台灣最常被使用的前 3 大社群網站是 YouTube(89.6%)、Facebook(89.2%)、LINE (88.0%)。在這份調查裡,Facebook Messenger 被獨立計作另一個服務。
- 有 98.5% 的使用者透過手機來使用 Facebook,只使用手機來使用 Facebook 的使用者占 67.3%
- 16 歲至 64 歲使用者常用的前 5 大應用程式類別:Messenger (96.2%)、Social Networking APPs(95.2%)、MAP APPs (86.4%)、Entertainment and Video APPs (82.4%)、Game APPs (59.3%)
- 在手機上最常被使用的 5 個應用程式:LINE、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Shopee。
- 下載數前 5 大的應用程式 (不含遊戲程式):LINE、Foodpanda、OPENPOINT、Shopee、Facebook
- 使用者花費最多的 5 大應用程式:LINE、愛奇藝、樂視、KKBOX、YouTube,大多是影音服務。
TWNIC 2020台灣網路報告
在 TWNIC 網站上可以看到歷年的台灣網路報告,在此則引用 2020 年網路報告中的數據,在這份報告中則提到將網路應用分為:「經濟應用」、「娛樂應用」、「社群媒體使用」、「教育應用」及「資訊安全」,而在「社群媒體使用」則包含「即時通訊」和「網路社群使用」:
- 台灣網路使用者最常使用的 5 個網路服務:即時通訊、網路新聞、社群論壇、影音/直播、電子郵件/搜尋。
- 高度依賴即時通訊,25 至 39 歲、40 至 55 歲族群依賴即時通訊的程度分別為 97.2% 和 97.8%。
- 在社群網站服務上,在其所調查的 1,484 個樣本裡,前三大使用網站為:Facebook (94.2%)、Instagram (39.2%)、LINE (35%),差距非常大。
高牆建立之前的網路世界
在 Facebook 這個社群網站還未真正開始流行之前,整個網際網路的樣貌是非常具多樣性的。
台灣的主流電子佈告欄系統並不是只有 PTT 而已,各種討論透過郵件系統在電子佈告欄之間流通,例如一個使用者在小魚的紫色花園的星座版問了某個問題,可能會有另一個使用者從淡江大學的蛋捲廣場的星座版或是台灣大學椰林風情的星座版開始一連串的討論 (老實說我忘了這幾個有沒有串在一起,只是一個比喻)。
隨著網路的便利與普及,開始有各種部落格服務、架站服務,網路使用者可以自己架設網站、提供文字、圖片的內容,也因此可以學習到 HTML 、CSS 等基本的網路應用基礎語法,許多使用者相互切磋建置與管理網站技術、交換意見;有各種網頁應用技術的社團,那個年代還曾經流行過目前被大家所厭惡的 Flash,也曾經被奉為必學的網路應用技能之一。我見過有使用者試圖透過 Flash 動畫的特效來呈現中文現代詩的文字與表達的意象。當時有一間非常有名的春水堂科技(不是賣餐飲的) 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阿貴,應該是當時的「網路紅人」,甚至和他的「阿媽」從網路動畫走進電視媒體、平面媒體中;除了這些內容外,還有各種網路服務應允使用者的需求而生,例如分享與儲存相片或影音網站、各種不同主題的論壇網站,例如攝影、3C、程式語言、各種系統⋯⋯。
也因為人腦的記憶能力有限,除了藉由搜尋引擎提供協助外,當時也有許多提供書籤服務的網站,讓使用者隨時登入、同步添加、更新、記錄不同網站的網址,在不同電腦間可以即時取得書籤內的連結,有時候一個上午就在瀏覽各個網站和論壇看是否有更新。後來有些網站提供電子報,讓訂閱者可以透過電子報就知道網站有更新內容,再進一步的,網路使用者可以藉由訂閱網站的 RSS ,藉由 RSS 閱讀器瀏覽「自己」訂閱的網站有無更新,減少浪費在無意義的瀏覽與點擊的行為上。
現在回想起來,在 Facebook 開始流行之前的網際網路有不同的服務分散在不同公司裡,國際間有著像 del.icio.us、Pocket (save it later ,現在還存在) 的服務;繁體中文介面服務的有黑米 (HEMiDEMi) 共享書籤、智邦的MyShare 書籤、噗浪(Plurk,現在還存在)等社群網站,這些網路使用者可能會透過服務分享自己看到的網站連結,並在消化連結頁面的資訊後,再摘要重點、分享出來。網路使用者們會透過網摘服務、共享書籤服務探索一個連結一個的書籤,會建構出屬於自己視角的花園,再藉由網路衝浪 (Internet Surfing) 連結到其他人的花園,從別人家的花園學一點東西來滋養自己的花園。
中文的「消化」,在英文裡的動詞為「Digest」,名詞為「Digestion」,網路使用者們曾經熟悉的「網摘服務」也被稱為「Digest」,也就是經過讀者消化後再分享自己的意見在網路上,不是只有貼上連結、從頁面內容中截取文章。如果只有貼上連結、截取文章內容,也只是在知識管理的「內化」為「內隱知識」而已,還不足以「外化」為「外顯知識」。簡單的說,未經消化就貼上的內容,也就是複製/貼上的書籤而已。
在 Facebook 開始大流行前,那是一個由網路瀏覽者「主動」建構自己世界的年代,有多樣性、生命力在其中,各種服務不斷的增加、競爭、改善,使用者對於「網路」的認知也不斷的受到挑戰,原來一道牆之後還有更廣大的土壤等著使用者去開拓、去建立不同的世界。
每天瀏覽的網站連結,有多少不是藉由「社群網站」服務來的?
文章先停止在這,這是我這幾年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也可以讓大家想想看自己的網路行為:
- 每天瀏覽的頁面裡,有多少是來自於社群網站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 的廣告或是其他友人們、各種專頁的複製/貼上?
- 除了「社群網站」裡的介紹,我有沒有 (主動找尋) 其他的資訊來源?還是被動的被餵養資訊?
- 我如何去查證、辨別資訊的真偽?
- 在看到「似乎很有趣的內容」時,會先辨別資訊的真偽嗎?來源的可信度嗎?
- 我會先消化頁面內容再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嗎?第一個想到的分享網站或服務是什麼?
Title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留言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