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5天的聯合國 IGF2022 會議速記



衣索比亞機場的日出

這張照片是在疫情開始的那年,2019 年 2 月,我要前往迦納,在衣索比亞機場轉機時所拍下的日出。在疫情結束後,聯合國在 2021年宣布第 17 屆的網路治理論壇在衣索比亞的 Addis Ababa舉辦,也是一個巧合吧!

2021年時的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以下簡稱 UN IGF)在在波蘭舉辦,當時不少人在好不容易解封後飛往波蘭。今年則是在相隔 17 年後回到非洲大陸的衣索比亞,並且參考當時在波蘭的格式,除了實體會議外,也有線上會議室。

一些背景資訊

今年的舉辦日期自 11 月28日至 12 月 2 日, Addis Ababa 與台灣的時差約 5 個小時。今年的大會主題是大家很常在台灣媒體聽到的「Resilient Internet for a shared sustainable and common future」並分為 5 個主題:

  • Connecting All People and Safeguarding Human Rights 
  • Avoiding Internet Fragmentation 
  • Governing Data and Protecting Privacy 
  • Enabling Safety, Security and Accountability
  • Address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AI 

如果有興趣了解這些題目怎麼產生的,又不想讀英文,可以參考我另一篇文章:「從2022年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主題觀察疫後全球網路治理議題趨勢」了解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各個主題形成的過程和複雜性。

大會所提供的資訊

這張畫面是閉幕典禮後,由官方放在大螢幕上的參與資訊,從每位致詞講者所提到的,可以得知今年超過 300 個議程在這 5 天內進行,並有 4,000 人報名參與。從網站上也可以看到更仔細的引導。

今年的個人觀察

也許從 2017 年開始參與 UN IGF 至今,加上慢慢熟悉裡面的機制、縮寫和不同領域的術言,對我而言今年的內容很精彩,而且參與的角色非常的具多樣性。

自去年時就開始感受到各國政府對於網路的介入已經不是像以往用資料保護法或資安法相關的法令來介入,而是透過各種法遵要求各企業配合,像是歐盟的GDPR、DMA和DSA;也陸續讀到很多國家的競爭法主管機關會調查網路平臺、科技公司、衛星公司、遠距教育軟體公司的合併案、防毒軟體公司的水平合併案、服務商併購防毒軟體的垂直併購案⋯⋯等,這些競爭法主管機關也有相關的組織,並且會進行交流及教學。

有參與的幾個主題:

人工智慧AI

今年就有一場布局AI的討論,由波蘭、荷蘭、德國、OECD的專家透過線上會議室交流,他們討論的內容是如何應用AI來出(線上)服務的欺騙性設計(Deceptive Design)。

美國FTC年初就宣告要打擊服務裡的欺騙性設計。在這場討論裡,以與會者的角度認為,一般的使用者並不懂得保護自己,所以他們會議立法和教育並行,這點和台灣相關的官員立場與看法是一致的。今年我除了參與網路治理的討論外,也聽了一些競爭法主管機關在利用AI去找公共工程圍標、欺騙消費者、不公平的競爭⋯⋯等議題,非常的有趣,還記得當裡在TWIGF裡討論AI可否替代專業執法?我在今年就看到了AI如何協助執法的應用。

不止丹麥利用AI來分析公共工程的圍標,波蘭在UN IGF裡已經討論了兩年。除了執法層面外,在其他的討論裡,還有如何利用AI來辨識情緒,有助於溝通或是將AI情緒辨識應用在交友線上服務、情趣用品這種高度隱私需求性的應用,需要注意的細節。

當然在開發中國家的需求則是關注在自己有沒有能力與資料發展這些技術,也很擔心因為技術不足,在未來會被演算法歧視,所以在會議中會主張希望在資料治理、資料安全及資料所有權有全球性的通用原則。

避免網路碎片化 Internet Fragmentation 與地緣政治 Geopolitical 的介入

由於年初時歐盟就在規劃 DNS4EU,加上俄羅斯侵犯烏克蘭,而烏克蘭對ICANN提出的要求,讓所有人意識到「網路碎片化」的危機已經在眼前,於是今年 UN IGF秘書處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還是成立了專門的 Policy Network,而除了成立專門的討論小組外,也有幾場主題性的討論。

在今年以前,技術社群、網路安全政策倡議社群都把網路碎片化定義在「技術層」、「ICT的關鍵基礎設施」,同時在UNGGE、OEWG的會議中不斷的在討論相關的 Cyber Norms。但如果是只討論技術層和關鍵基礎設施,很明顯的,非技術社群的人是完全無法參與討論的。於是今年由人權社群,由 30 多個國家代表組成的 Freedom Online Coalition 主導這次的討論,把網路碎片化的定義區分為使用者層面的資訊不一致、資料不具可攜性和互相可操作性外,也包括了技術社群主張的,政治權力介入網際網路的運作,特別是在技術層、破壞關鍵基礎設施等。在會議中也提到了是否要將 Internet Shutdown也列入在網路碎片化的議題裡,德國的學者認為並不適合, Internet Shutdown是屬於人權的議題。

在 12 月1 日那天上午,我還去了TWNIC 舉辦的 TWOPM 會議,裡面的講者也分享了 Cyber Norm。上面這張圖就是 2019 年在 APrIGF 討論的 Cyber Norms。

政治考量多於實際倡議的 《Declaration of Future Internet》

今年也有美國的教授邀請巴西、印度、歐盟,許多國家參與討論這份台灣也有簽署的《Declaration of Future Internet》(簡稱 DFI)。台灣對於 DFI的關注可能僅限於台灣媒體的報導,但沒有進一步再去思考哪些國家有簽?為什麼要簽?哪些國家沒有簽?為什麼這些國家不簽?簽了這份 DFI 之後的後續會有什麼改變?來自巴西,研究網路安全政策的學者就提到巴西為什麼不簽和其考量,印度也提到這份宣言在其政策制定程序上的衝突,也不可能貿然去簽署一份宣言。同時在所謂的「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定義上,沒有簽署的國家都覺得和自己的政策制訂程序有衝突,所以僅在觀察階段。

而學者們也把這份 DFI 和 2018年由法國發起的《Paris Call for Trust and Security in Cyberspace》進行比較。認為 DFI的階層還是在於國家階層,且較沒有執行的策略,內容與性質較偏向於政治上的國家結盟,但比較沒有實際的倡議,也許之後 還會有第二版,會有更仔細的內容,但目前看起來比較像美國政府發起的宣言。

最後中國的參與者提出抗議,因為主持人問了這麼多國家,卻沒有問中國的意見。不過這是一個自由發言的場合,也沒有一定要主持人問就是了。

我並沒有發言,因為我對這份宣言的了解和現場學者的看法一致,這就是一份政治立場多於實際推動的宣言而已。就各國的文化要推動「多方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政策過程是一件不具效率的事,還有很多人誤會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定義,更何況我沒有任何立場說話。

應多關注競爭法、Antitrust 

當然,討論的議題真的非常多,我也不會在這裡細談,我自己每天參與至少 3 至 4 場議題討論,有些議題在台灣的熱度並不高,參與者可能也多屬於科技法律的相關範疇的人。我今年也另外觀察到,愈來愈多競爭法、反壟斷法的執業律師參與討論,就連 APNIC 的首席科學家 Geoff Huston 也寫了一篇以 HHI 分析市場集中度,並討論 DNS 是否中心化的文章。如果你對平臺經濟、科技巨頭的議題有興趣,不妨多關注在各國的競爭法主管機關的案件,也可以閱讀《巨頭的詛咒》。

UN IGF 2023 在 Kyoto 舉辦

這是多麼開心又多麼感傷的事。

開心在於,在隔了 10 年後,IGF 要回到亞洲區來舉辦,還是離台灣非常近的日本。

難過在於,就算在亞洲,還是如此友好的國家日本,台灣已經不是聯合國的成員,能線上與會不被踢出會議室就很不錯了。

我只求不要把我踢出線上會議室、我也只對討論議題提出建議和個人意見,光是聽他們討論和分析議題、即時線上筆記和轉在twitter裡,就已經夠忙的了,沒有時間打卡拍照。

不過線上與會其實還省了更多的交通時間,我實在非常痛恨「過海關」和「找登機口」這件事,怎麼這麼麻煩。

隨便寫一下,我寫再多好像也不會有人想討論,有些議題也談很多年,台灣也有特定團體長期關注,也長期的近親繁殖,個人已沒多大興趣,所以就隨便寫寫。想進一步知道其他國家怎麼處理平台合併案,請花點時間看這支影片:MWG Webinar Data 11 10 22,會學到非常多。

英文版的內容:After three years of pandemic isolation. A Quick note after this 5-day IGF2022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

參與 IGF2023-The Internet We Want

Image by Penny from Pixabay 在文章的開頭先說明,這篇文章只會大概提一下自己今年線上參與的每個場次,也不會像未來可能出現的介紹,比較像是我自己從 2017 年參與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IGF)至今的感想。有些人寫出國報告,有些人的人緣比較好可以辦分享會,我就在自己的部落格寫 自己的感想 。在此提醒讀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要參與全球網路治理活動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因為這樣跨時區馬拉松式的會議,長久的參與雖然非常刺激也會讓人忘記要睡覺,但長期對身心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也是今年 IGF 會議討論的重點之一。 本篇文章不討論 Global Digital Compact (GDC),台灣人對 GDC 可能無感,也需要從 GDC 的發展過程去理解,還包括各個社群的意見,所以就留給其他參與者寫出國報告的內容,但建議細心閱讀大會文件「 The Internet We Want 」。 IGF 不是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 台灣一直有很嚴重的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我在剛開始參與時也以為IGF只有一年一次而已,就像台灣的某些研討會,可能一年一次或一年幾次,像廟會一樣,上台露臉講一下自己的意見就好。其實完全不同,IGF 有更多的年度間會議,在每一次的年會之間都有不同的社群在進行活動,IGF 的社群能否繼續下去,完全視能否有更多的資源,例如 最佳實務論壇 (Best Practice Forum, BPF) ,在 2014 年時還有 6 個,2022 年時剩 2 個,到 2023 年只剩下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討論群組,但也會有其他增加的,例如 政策網絡(Policy Network, PN)   [1] ,平均每年大概都有 2 個 PN,2022年時的重點在網路碎片化,所以有在 2023 年時因為全球對人工智慧的關注,PN 的討論群組就增加為 3 個,也就是多了人工智慧政策網絡(Policy Networks Artificial Intelligencr, PNAI)。至於我每年都會在年度間線上參與的國家區域倡議者工作群組 (National, Regional Initiatives, NRIs),也會全年度參與全球各國家、區域的網路治理論壇,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所以他們不會以官方身分來台灣。 IGF的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