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既有資源的保留、轉型與露出機會

前幾天參與了一場腦力激盪討論,主要是談個由台灣政府所主持的公益計畫,在計畫期程結束後,要如何保留這段期間經營所留下來的資源、人脈與平台轉型並促使台灣企業參與。 這個公益計畫的主要目的是以「縮短城鄉差距及數位落差」為訴求,但實質上是希望藉由這樣的計畫與活動來讓台灣在國際間有更多露臉的機會,也可以順帶的因為這樣的公益活動建立良好形象,並在國際會議中取得更多的支援。與會的人提供了許多很棒的資訊,例如日本的 JICA 與韓國的機構。 在這樣熱烈的討論中,因為是探討「縮短城鄉差距及數位落差」,也剛好去年的經驗,我想到了digital Green及ZubaBox這兩個計畫,簡單介紹: digital Green :則是建置數位平台、教會農民使用工具後,可以透過平台的傳播,讓農民與農村做到技術交流與農村發展。 ZubaBox :是由Computer Aid International(英國的慈善機構)和Cargill(美國嘉吉公司,私人控股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動物營養品與農產品製造商)合作在尚比亞進行的計畫。

一次又一次的腦力激盪

在 Code for Tomorrow 與Etu合辦的 Data Science Program (以下簡稱DSP)第一期結束後,因為個人的因素便沒有再加入第二期。第二期的步調相對於第一期而言,速度加快,而且在多災多難的三月裡,不止結束了課程,更是在三月底時將成果展現在大家眼前。 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參加了昨天的Data Fiesta,看到了許久不見的朋友。平時都在網路上閒聊,但真正見到彼此卻是在昨天。尤其是互相問候時:「最近好嗎?」「不生病都好。」到了這個年紀,似乎除了健康之外,大概就是330占領凱道活動了。 這期DSP與上期最大的不同處在於除了使用原本的政府公開的實價登錄資料之外,也因為與Pixnet舉辦Hackathon的緣故,所以五組中也有兩組使用了Pixnet所開放出來的資料,一組是針對Blog Marketing來規劃部落客銀行,一組則是做旅遊規劃。

The Darkest Morning of Taiwan, March 24th, 2014

這篇一定得罪很多長輩朋友。 六年級後段班的,該清醒一點了。被壓抑了那麼多年,依照著既得利益者的規畫來走。我相信1977~1981年代 (66~70年代) 出生的人應該會有一種煩悶感: 『想往上走,有一層厚厚的透明天花板;安於現況,被說太安逸不求上進;想發展自我風格,被說是爛草莓(還被嫌年紀太大)』 於是我們被夾在中間,找工作時,學歷讀不夠高,高不成,低不就,創業沒資源,只能22~28k將就著過,慢慢熬,家人看不下去,要你留在家,還要被笑啃老族。 之前看到泛科學總編寫他反核的原因是要抵抗這些既得利益者的規劃。他的話讓我想了很久。 今天我選擇站在學生這邊,是因為我不希望看到日後的孩子們也得走上和我這一代人同樣的道路,今天他們站出來爭取他們自己的未來,不願落到如我們這代的命運:為了學位而念書、不關心國家未來發展、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

About Open Data Census Taiwan(初期心得)

在填寫各地方政府資料開放評比時,其實很多資料是找不全的只能勉強用中央資料代替。 各地方政府有預決算資料、補捐助資料,但看不出資金流出動向。 工商名錄這種東西是掌握在商會手裡,只能找商會,而商會是私人的要錢的。勉強找商業司的資料,每月更新一次,都是PDF。到目前為止,只有新竹縣是有縣政府提供工商名錄的查找,卻依然跛腳 (所以有 pixnet hackathon ,鼓勵民間提供資料) 。

Data Science Program:Data Fiesta 2014場邊快寫

Data Science Program 第一期成果發表結束了,目前大家正在吃 Pizza中。剛才有一位組員跑來問我:今天的表現可以嗎? 求資/知若渴的資料科學家們

關於:Open Data運用於農業發展之作法與展望

在去年六月時,開始準備寫這篇文章: Open Data運用於農業發展之作法與展望 ,並準備投稿到台經月刊。 Open Data在國際間不僅為趨勢,亦是必行的方向。然而相較於國外對於農業資料的積極開放及運用,我國在農業資料之開放及使用相對消極,且著作權仍屬公部門單位居多,除需透過申請步驟,資訊多以PDF呈現,或經編譯保護的Office格式提供,致使在資料取得後需花大量時間進行整理。因此,如何突破「最後一哩」讓農民、研究者、食品生產及加工業者真正參與資料開放作業,需仰賴政策制定、民間配合、時間磨合與流通推廣。 九月寫完這篇文章後就溜到不丹去了,這篇文章約莫在十月時刊登在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36卷第10期) ,並在十一月時陸續刊登在農業科專網站上。

一週腦力激盪: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

從04月23日的丹麥創新設計,到26日的 2013 IOT x Big Data 台歐智慧產業高峰論壇 ,最後是27日下午的 Code for Tomorrow 的 Earth Day Workshop ,彷彿進行了一週的腦力激盪。 在23日的演講結束後,讓我最難忘的是台上的講者說的一句話: Focusing on ideas and requirements 。 至於IoT & Big Data的論壇,我看到了資策會的專家們畫出了許多的願景,同時還不斷提到:「台灣是個很適合當做測試的地方。」這點我不奇怪,就像手機剛發展時,Nokia與Motorola只要有新的機型,都會先拿台灣做市場測試。一來是因為台灣人喜歡嚐鮮,二來是台灣人還頗捨得在三C電子上的消費。不過IoT是個整體環境的連結,小至資料,大至產業,如果貿然的就做測試,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可能會導致一場災難,而這也是趕流行的公部門常犯的失誤之一。 到了27日下午的地球日工作坊,儘管我不是寫程式的人員(也不是工作人員),卻也感受到一種開放力量所帶展現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