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包含「Internet Governance」標籤的文章

讀歐盟「數位服務法」和「數位市場法」草案心得

在 3 月 24 日時參與了 台灣網路講堂 所舉辦的 活動 ,這個活動是以在台灣較知名的美國 Parler 案為題,來討論歐盟的「數位市場法」 (Digital Market Act. 簡稱 DMA ) 對於「守門人」(Gatekeeper) 平台的管制,並邀請了從競爭法、經濟學、公平會、傳播及科技法律不同角度的講者來討論這個議題。 受限於時間,講者們只能把不同角度的重點讓參與者了解,事後再看 DMA 時,才了解並不是只有單純只對守門人做規範,而是從整個歐盟打算將會員國打造成「數位單一市場」(Digital Single Market)的整個脈絡,並從其發展資料經濟 (Data Economic)所發展不同階段的相關政策、指令與法律,而主管 (也是當天活動的引言人) 也提醒,還可以自歐盟在 2018 年 5 月正式執行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 GDPR) 觀察,歐盟當局不是只有外表看到的禁止、設限,更重要的,它是希望藉由明確的「法遵」 (Compliance) 要求,建立一個健全、具有發展與競爭機會的數位經濟市場。 這些法遵要求不論是對歐盟會員國境內發展數位服務的廠商、中小企業、不同規模的平台,到跨國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發展,除了要面臨相關的市場調查外,也同樣要遵守。 如果無法看整個歐盟的數位單一市場發展,應該要了解 DMA 其實是「The Digital Services Act package」的法案之一,另一個則是「數位服務法」 (Digital Service Act. 簡稱 DSA ) ,DSA 規範了不同規模的「線上中介產業」 (online intermediary) 該做的事及責任,而 DMA 則是針對法案草案中所規範的守門人更加上了「義務」(Obligation)。由於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已在其部落格中有整理相關的 摘要 ,且台灣網路堂也會公布當天活動的錄影,所以在這篇文章就不再解釋 DSA 和 DMA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再去閱讀兩個法案的草案內容,歐盟執委會也有整理許多相關的問答在其網站中,十分好閱讀。 DSA、DMA 與歐盟其他法案的關係 在歐盟執委會網站中有提到,DSA  是一個水平的計劃,重點關注線上中介業者對第三方內容的責任,網路用戶的安全或對信息社會的不同提供者的不對稱

自律不是拿來霸凌他人的條件

在我開始接觸網路治理後,便較少在部落格裡談論自己的狀況,現實生活要面臨的家務瑣事與光鮮亮麗的站在國際會議廳中討論網路治理,真的是十分遙遠的距離。 當「整潔的生活」成了奢侈品 因應現代人忙碌的公務,其實有不少家事服務媒介從以往的口耳相傳變成一個媒介平台,從以前要打電話、上電子佈告欄發問找水電工,到現在有水電工的介紹平台,洗衣服除了巷口的自助洗衣店、專業洗衣店,還可以拿去便利商店轉介、倉儲業者也與洗衣服務平台合作,不會清潔廁所和廚房,也有專業的清潔公司為你服務。這麼便利的人生,前提是,你要負擔得起這些費用。 在洗澡後順便拖乾地板是保持浴室乾燥的小動作,尤其是在缺乏通風的古老公寓,一些保持環境乾燥的小動作,是會改變人的心情與行為,「環境心理學」是一門學科,其實孟母三遷的故事應該也算是一種環境心理學的應用。清潔與芳香是讓人喜好的因子,大家可以回想自己就學的歷程裡,是否都會有一個其他孩子們以「不整潔」、「身上有不好聞氣味」而被排擠的孩子,通常這些被霸凌的孩子很可能這些經驗走上偏途,但這有可能因為他們負擔不起基本清潔環境、用品的費用。我不想造成這種偏見,但影視文化和自身的生活經驗一直在給我這樣的偏見,如果有看過電影版的《悲慘世界》,電影開頭的 Fantine 原本是整潔的工廠女工,當她被迫在街頭工作維生時,她的服裝已不是整潔的,而是凌亂、骯髒的,其他在街頭的煙花女甚至要出錢買下她美麗的牙齒與頭髮。 從個人的清潔到環境的清潔,都會影響到人的行為,人是視覺的動物,喜歡接近空曠、清潔、美好、芳香的環境,這是一種本能反應。 就像在去年底聯合國IGF在討論關於如何讓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網路一樣,我在轉身都有問題的浴室裡擦著地板,回想起年初請清潔人員仔細的清理這間浴室和廚房也花了一筆錢,之後得靠自己每天一點一點的維持,但每天回到家就累到快沒力的我們,光是一些家務小事就讓我們精疲力竭。「清潔」一旦變成奢侈品,負擔不起的人只能靠自己辛苦的維持基本水準。Facebook Connectivity 計畫和已停止的 Google Loon 在幫助弱勢國家連結網路,但「清潔」似乎只能靠自己來。 要是沒有開門七件事、不用灑掃洗衣煮飯顧小孩,每個女人都可以是男人心中的女神 以前的人在家裡,可能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包辦了一切,有些家庭則是家人共同分工完成,在我父母還是孩子的年代,所有的小孩都要包辦家務事,長男

對於台灣《科技偵查法》草案的想法

自社群媒體開始興盛,政府當局發現社群力量不容小覷,不但可以顛覆一個國家政局,也能傷害一個人的心靈,甚至讓年輕的孩子走上絕路時,便開始各種管制措施,雖然脫離不了保護國家安全、兒少保護的需求,但若是被有心人士用於不當的用途,就有可能使人權受到相當大的迫害。 政府對於網路內容與加密通訊的的管制 多數網路使用者可能會記得 2013 年 5 月的「土耳其之春」,抗爭者透過 Twitter 將政府壓制他們的暴力行為傳至網路上,這股力量也隨著社群傳播的威力,讓全球看見當局政府的威權管制。之後又有伊斯蘭國組織 (ISIS) 藉由社群網路傳遞招收年輕新人的訊息,導致愈來愈多年輕人離開自己的國家,參與他們的活動。也有著名的「藍鯨遊戲」利用青少年追求同儕認同的心理,引誘他們自殺,更不用說還有許多在社群媒體、即時通訊軟體之間傳遞的文字暴力、性別歧視與各種待被驗證的訊息。 對於這種會造成傷害的線上訊息 (Online Harm Content) ,各國政府開始進行管制,例如透過網路服務業者負擔內容審查的責任,像是最近很出名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 First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 與《通訊規範法》第 230 條 (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Section 230 ),而英國也自2019年4月出版《 Online Harms White Paper 》並向民眾諮詢,於2020年12月將諮詢討論、結果總結於《 Online Harms White Paper: Full government response to the consultation 》報告書中,並在這份報告書裡,將使用者產出各種型式內容、使用者的互動、搜尋引擎,不論公開或是私人的訊息都列在規範的架構中。台灣也曾經有為了保護未成年的網路使用者而有一份《 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 》但已於2012年6月13日廢止,並將相關的罰責規到刑法來處罰。 除了對於「內容」的管制外,管理當局決定更加強力道,對於使用「加密通訊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要求,加密技術保護了資料傳輸時的隱密性,這裡的資料可能包括了你個人的資料、所在地點、使用加密通訊軟體 (如 Telegram 、 Signal 或是 Threema ) 所傳遞的訊息,或是你每天寫在某個

活在網路世界的巨型高牆內

中國政府在網路世界裡築了一道「高牆」,一方面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國家內部網路使用者進行內容審查及言論的控管,另一方面也擋住外界的網路產業在其國內快速增長,扶植中國內部的網路科技產業,也透過這個技術讓台灣部份研究單位無法讀取其政府公告的法規文件,這道被戲稱為 Great Firewall (GFW) 的「網路長城」,常成為世界諷刺中國網路治理的事件,同時也是自認享有網路言論自由的台灣人們嘲笑的對象。 不過,我也常問自己,除了目前我們所瀏覽的網頁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是我無法透過現在的瀏覽器視窗裡看到的資訊?我們目前所看到頁面、資訊,雖然不像中國網路使用者一樣只能閱讀通過政府審查的資訊、被過濾過的資訊,但還是有著一般人看不到的網路世界,那個被統稱為「暗網」(Dark Web) 的網路世界,就如同海平面底下的冰山一樣,一般人無法瀏覽,但可能透過影視作品的宣傳略知一二,一般人的對「暗網」的認知就是:非法藥品、非法的槍枝彈藥流通、暴力或情色的影片、虐待兒童青少年等不合法的影片或資訊、都使用無法被追蹤的加密貨幣進行交易...等。 正確的說,就如同這篇文章開頭所使用的圖片一樣,我們平常看到的網路世界就像是海面上方的冰山,它十分的巨大,渺小的人類站在冰山之前其實看不到全貌,更不用說在海平面底下的冰山,我們也無法了解它有多深、多巨大。 誰有權力決定使用者發言的權力? 「網路碎片化」(Internet Fragmentation) 這個詞已經被濫用到各種定義都有,只要是有心的人,都會用這個詞來恐嚇網路使用者。 2015 年時,APNIC 的首席科學家 Geoff Houston 便寫了一篇:「 Thoughts on the Open Internet - Part 2: The Where and How of "Internet Fragmentation" 」,在這篇文章中談到政府透過法規管制或民間企業透過對網路不同層級的控管、施予壓力,都會影響網路世界與經濟的發展,在該篇文章中談到了許多對基礎建設的控管方式。在 2016 年時,網際網路先進 Wolfgang Kleinwächter、William J. Drake、Vinton G. Cerf 在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出版了《 Internet Fragmentatio

你會讓你的孩子參與網路治理活動嗎?

在聯合國 IGF 會議結束後,只有再回頭參與「網路安全最佳實踐論壇」 (BPF Cybersecurity) 的一次會議和昨天晚上的 NRIs 線上會議。 NRIs 是「國家、區域倡議者」( National, Sub-Regional, Regional and Youth IGF initiatives ) 的討論群組,裡面有來自全球各區域、國家層級的網路治理論壇的參與者或是多方利害關係小組的諮詢委員、秘書處等,都在群組中為全球的網路治理論壇舉辦型式、主要議題提供意見與協助,同時也與其他區域或國家的論壇相互協作,聯合國 IGF 的秘書處也積極的參與 ICANN 的會議、規劃每年舉辦大會時,各國 IGF 在 NRIs 的宣傳文件...等各種規劃,可以算是接觸各國、各區域 IGF 關係人們的場合。所有國家的 IGF 會透過郵件群組進行討論、告訴大家自己進行 IGF 的時間,NRIs 就會記錄在聯合國 IGF 的官方網站 頁面 上。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成員所以不會顯示在頁面上,對網路治理議題有興趣者都可以參與線上討論。 台灣其實還是有人參與聯合國 IGF,只是不便高談闊論,對聯合國 IGF 來說,我們就只是亞太地區的參與者而已。

2020 Covid-19 疫情對自己工作的影響

記得在 1990 至 2000 年這中間,有著許多關於網際網路的美好應用情境(Scenario),例如與分隔兩地的長輩打視訊電話、大家在電腦螢幕前正襟危坐開會、透過網路服務看線上目錄。這些情境在這幾年陸續實現,特別在今年,對著鏡子說話、做體操訓練不再只出現於童話故事的場景,在自己的空間裡,對著螢幕鏡頭發言、良好的收音與隔音設備也不再只有網紅們的事業。因為 COVID-19 疫情與封城,許多人不得離開家,有些國家施行因性別來交替上街採買,或交替外出購物,各種政策,許多機構與組織也因此開始調整自己的營運政策。 台灣從上到下的團結合作,讓台灣比其他國家多爭取到許多時間和空間,希望也來得及趕上其他國家改變、轉型的速度,而不是原地踏步。

網際網路該成為公共財嗎?

  今年參與聯合國 IGF 的各個討論裡,有一場 預備會議 讓我印象深刻,這件事和網路安全有關,但也與網路的公共核心有關。當一群人大談網路碎片化、網路安全時,其實都應該要去想想這些議題背後在維護的是「什麼」。 我在這篇文章裡會大量的中英文並用,在能力之內會把它譯成中文,但很多字與文化,其實也只有英文會比較貼切。

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 (IGF 2020) 小記

今年的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 (IGF) 原訂在波蘭舉辦,不過最後因為疫情改為線上辦理,而且自以往的一個星期變成近三個星期,從 11 月 2 日到 17 日,分為兩階段,2日至6日為第一階段,多為預備議程,但也有各個工作小組的主要議程,9 日至 17 日則為正式議程、最佳實作論壇(Best Practice Forum) ,如果以台灣時間來算,就是到 18 日,實際進行 12 天,超過 250 個議程,超過 1,000位講者、5,900 位參與者註冊,全球馬拉松連線舉辦。 因為是線上會議,所以只要遵守議事守則,原則上都可以參與討論,也不像以往發言一定要先回到 IGF 網站上登記,在這麼多議程裡以及時差限制,我只能參與幾個主要議程,例如是資料與信任相關的議程,在時間和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就會參與。

參與網路治理線上課程的經驗與感想

「網路治理」四個字在台灣,對多數網路使用者來說,是很陌生的詞。從2016年中旬開始參與相關的會議活動,到現在2020年,四年的時間在這個領域裡,但處於台灣的我,一直覺得缺少了某些重要的資訊,每年開完台灣網路治理論壇,我最常問自己的問題是:「這就是網路治理嗎?」我相信每年的議題都具有當年度的代表意義,也極具有當年的代表性,只是對我自己來說,就像是拼圖裡少了幾片什麼,在台灣似乎不會在這個場合裡談到、政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也不希望再增加議題的更多或直接的利害關係人,就像是看到公開在網路上的法律案件,有一大段被抹除,身處於其中,只能霧裡看花,愈走愈偏頗。也曾經向一些朋友請教自己該補足的知識,但我的目標也不是成為工程師,許多很棒的建議,也無法解決我的問題。 台灣有很多很棒的線上教育平台,也有很多傑出的講師,相信與參與的學生們也都有很好的互動。但目前台灣的網路治理裡,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前輩、專業人員、學者,可以從不同面向切入各個議題,但還沒有完整的線上課程內容,如果只聽一位或兩、三位講者來講,加上缺少國際與會的機會,可能會和我面臨同樣的疑惑。 全球網路治理其實有著共同面臨的問題:「語言」,就算是聯合國有六種官方語言,但在舉辦各種會議時、網路治理論壇時,還是以英文為主要的溝通語言。以2017年線上參與的實際經驗,聯合國的官方中文口譯是會打馬虎的,當他翻譯來不及時,就會以「這個、那個」來呼攏線上的中文聽眾。 亞洲國家有不少國家、經濟體系是以英文為官方語言,但有些專業人員還是習慣以自己的母語、常使用的語言來表達意思,於是也會面臨英文說得流利的參與者不見得可以說出正確的技術知識;而具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不見得可以準確的用英文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因為平時交流還是以普通話為主,所以我也在2018年的 APrIGF 會議上吃過一次語言的虧,所以我也想藉著參與國外的課程來增加英文的能力。 當然,每個專業組織都致力於將知識用當地的語言表達出來,希望能讓更多人參與,所以一直努力的鼓勵參與者用自己的語言寫作,這我會在稍後提到今年所參與的Internet Society課程裡再細談。ICANN、APNIC、Internet Society 都有提供免費且十分專業的線上課程,今年還有 Virtual School of Internet Governance 也加入了網路治理的線上課程教學,如果要參與國際

Freedom Online 年會參與分享到國際會議參與心得(3)

學術研究人員在網路治理會議中的角色與任務 由於在討論斷網的議題時,主持人將參與者只分為三個群組:政府、業者、人權團體(NGO),就 WSIS2005年的會議記錄 裡,定義了網路治理的主要角色為:政府、私部門、公民社群(Civil Society),並在該文件中肯定學術研究單位、技術社群對網路治理政策的貢獻。 一個學術研究單位、智庫在教育普及的國家中,對於網路政策與其政府、人民的貢獻與功能是什麼?當日現場的參與者都是擁有高等學位的知識份子,可能在大學教書或本身就是研究人員,他們選擇投入成立或是加入非政府組織,倡議各種維護網路使用自由、言論自由、反對內容審查與政府監控、兒少保護、兩性平權的各種人權議題,那麼,台灣的知識份子呢? 在午餐時間,曾經有一位參與者問我:「為什麼智庫單位要參與這樣的活動?」他也好奇台灣智庫單位提出的政策建議,有多少是真正貫徹有效執行的?面臨什麼樣的阻礙與抗拒?相較於有些部門偏好參考商業顧問公司的報告為政策建言佐證,那麼學術研究人員在這個領域或不同領域的實質貢獻會是什麼?在這些國際會議裡的角色是什麼?任務是什麼?這些耐人尋味的問題,先到此打住。

Freedom Online 年會參與分享到國際會議參與心得(2)

Tackling Online Disinformation 這一場討論的主題是如何應對網路上的不實資訊。不實資訊在各國都造成困擾,也讓各國政府疲於奔命,希望能做事實查核並公布,但又不希望讓民眾覺得政府在監控他們的言行。 主持人在開場時談到 FOC 在2018年柏林年會時,對於不實資訊處理方式的聯合聲明外,也談到不實資訊對於社會氛圍的威脅,也是造成人民互相對立的原因之一。 主講人之一的媒體記者談到他在2020台灣總統大選時,與台灣的團隊一起工作過(之後確認是該媒體在台灣的分支,而非台灣的事實查核中心),也知道選舉是十分容易操弄不實資訊的實際。如同在2018年 FO 柏林年會時,ICANN 被要求查核不實資訊,但ICANN 明確的表示他們只負責域名,並不負責內容審查,所以各國事實查核的部份,還是由各國政府或是民間單位自己處理。例如 Africa Check 這個單位,他們是屬於非洲國家聯盟,所以該組織在不同國家都有成員查核不實資訊,並要求散發不實資訊的單位更改為正確資訊。 這引發了我的疑問,於是在會後向主講人請益。如果不實資訊是在捏造流言、製造社會對立,但緊迫盯人的查核制度是否也是把一件事情以二分法「對」與「錯」,這不也是造成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對立嗎? 該主講人也了解這種情況不能以二分法的「對」與「錯」來描述,但對於一般網路使用者在使用網路、看到資訊時,很容易就會遇到文字遊戲,造成把資訊的判讀簡化為「對」與「錯」,就算台灣的實事查核中心或是各種即時通訊的機器人都投入了事實查核作業,但有些意識型態問題也較難在短時間內化解。這也是自2018柏林年會時不斷提到的需要提升每個人的資訊素養,不能太過單一的資訊來源,這樣會更容易被操弄。

Freedom Online 年會參與分享到國際會議參與心得(1)

Freedom Online Coalition(簡稱 FOC)是一個由 31 個國家政府所形成的聯盟,目的是在維護網路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了言論自由、Freedom Online Coalition(簡稱 FOC)是一個由 31 個國家政府所形成的聯盟,目的是在維護網路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了言論自由、結社、隱私...等基本人權。從 2011年開始,FOC 都會舉辦年會 (以下簡稱 FO年會),近年來也逐漸召集各國在人權、網路安全等議題上的的最佳實踐案例,在會議中與各會員分享與討論。今年是第二次在 GPD 的贊助下參與 FO Conference ,比起兩年前第一次在柏林的經驗,今年較能融入其中。 今年的 FO年會主題是「實現網路自由的共同願景」(Achieving a common vision for internet freedom) ,地點在科菲安南國際維持和平培訓中心(Kofi Annan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Training Centre),位於迦納的首都 Accra 阿克拉,除了開幕及閉幕時的專家座談會外,在一天半的時間裡另安排16個場次如圓桌會議、工作坊、小型座談會等,參與者可以自己選擇有興趣的主題參與。 對於台灣來說,在網路治理領域裡較知名的跨國際會議就是:聯合國 IGF、RightsCon、ICANN、APNIC 這些會議,但也通常只在特定的族群裡。對網路政策或關鍵網路基礎設施涉獵比例較多的,可能會在 ICANN、APNIC 會議裡,而這兩個會議又更偏向網路基礎建設、架構,及了域名與 IP 資源的發放及管理。RightsCon 則屬於較多非營利性組織且多為爭取權利的團體聚會。聯合國 IGF、APr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則比較像一個平台,希望藉由這個平台把全世界或各區域、領域不同的專家集結在一起交流。

使用 RSS Reader 戒除社群平臺上癮症

Photo by  Adli Wahid on Unsplash 當 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服務時,對我造成了困擾。以往我可以藉由 Google Reader 閱讀一些部落格、新聞資訊,藉由社群平臺朋友們的引導,可以看到更多平台的資訊,再自己選擇是否訂閱。當大家完全依賴社群平臺的資訊時,Google Reader 就停止了服務,並讓使用者匯出資訊到其他平台,例如我現在使用的 Feedly 。 在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免費版的 Feedly 後,在 2019 年決定付費,主要原因如下: 提供搜尋、畫線、分類、註記等功能 可以直接在閱讀介面上把內容寄給好友或分享至社群平臺(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Evernote、Pocket 等服務上存檔。 把介面調整成對眼睛較舒服的顏色 身為讀者,可以專心的閱讀完整內容 不需要再看到亂七八糟的網路廣告 不會被演算法干擾 身為作者,只要專心提供優良的內容品質,而不是有沒有人來看網站中的廣告

語言是進入網際網路的第一把鑰匙

Image by Pete Linforth from Pixabay  全球化與網際網路發展的影響下,英文成了國際間通用的語言。使用網際網路必須要先透過26個英文字母,或至少得先記住幾個入口網站或搜尋引擎網站的英文位址,再自透過搜尋或入口網站的連結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自圖 1 可以得知在網際網路裡最常被使用的前十大語言:英文的使用人口數為第一,其次是中文 (無特別區分正體中文或簡體中文),第三為西班牙文,除了英文的普及性造成使用人口較多外,中文的使用人口數也不遑多讓。雖然這三種語言為全球使用人數居多的語言,然而在網際網路的內容上,則有不同的呈現。 圖 1 網際網路使用的前10大語言與其使用人口數統計 資料來源:Internet World Stats - Top Ten Languages Used in the Web (2019.04.30)

關於 2019 年的網路治理議題

從象山拍攝台北101 註:原文寫於今年三月,刊登在 Medium ,不過再兩個星期就是 TWIGF 了,所以把這篇文章搬回來,也邀請各位讀者們一同參與今年的 TWIGF。如果在現場遇到的話,歡迎一起交流,以下是會議資訊: TWIGF 2019 年度論壇 時間:2019 年7月5~6日(週五和週六) 地點:中華電信總公司大樓 (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一段21-3號) 主題:建立開放、包容、信任、創新的數位社會 TWIGF 網站及議程 在 2018 年時,全球的網路治理活動圍繞著:網路安全、個資保護議題、歐盟的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Facebook (或其他企業)販售或不當使用使用者的資料,進行操弄使用者行為…等議題,並在這些議題下衍生出更多隱憂,例如區域合作、各國打造更嚴格的個人資料保護法…等。2018 年的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以下簡稱 IGF)的主題是 “ The Internet of Trust ” ,在於建立信任,而 2019 年的主題則以三個方向為主( 英文頁面 ): 資料治理 Data Governance  數位包容 Digital Inclusion  安全與具有彈性的網路是數位經濟成長的先決條件和對整體數位環境有益。 Security, Safety,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Security and Safety are prerequisite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a healthy digital environment beneficial to all. 

參與 LTUX.Taipei 活動

一些朋友大概知道我並不喜歡站在講台上,主要的原因是比我努力的人更多,而他們才是更需要大家掌聲的人。所以,有站上講台的機會,應該把機會讓給別人,而我偏好在幕後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去年在 COSCUP 2018 ,我準備了 以新聞角度切入的網路治理議題 ,希望能讓初次接觸「網路治理」的參與者能自新聞了解什麼是網路治理。當我從講桌往下看時,參與者卻多是已沉浸其中許久的朋友們,我還是以非常基礎的角度,粗略的去談自己在網路治理會議中所學習到的經驗,當作是基礎交流,然後就回家準備去 Vanuatu 參與 APrIGF 2018。 在兩年接觸網路治理的議題研究後,今年非常希望能接觸不同圈子的人,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網路治理或至少有個人資料保護的危機意識。所謂不同圈子的人,可能是聽都沒聽過什麼是網路治理,也可能不覺得網路治理與自己有關的人,這些人,才是我想交流的對象,因為到了任何物件都連網、服務即將全網路化、所有資料都變成 0 與 1 儲存的年代,都需要關注「網路治理」,它不再是只有高深的網路基礎架構的爭論,而涉及更多生活中的時事議題。

關於 .amazon 和 .cat 域名爭議

Photo by Daniel Eledut on Unsplash 昨天在寫 關於「.io 」域名的故事 這篇文章,在舉例各種域名爭議時,有想過要把 .amazon 和 .cat 的爭議也寫在裡面,不過這兩個都是很長的故事,也已有前輩撰寫或翻譯過相關的文章,其中更涉及了國家與文化認同,最後決定先暫時不寫,但今天已看到一些媒體報導表示,ICANN 已通過其申請,Amazon 極有可能取得 .amazon 頂極域名。 關於 .amazon Amazon 公司在 2012 年時向 ICANN 提交了申請 .amazon 域名,這件事卻引起了拉丁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周邊國家(秘魯、巴西)的不滿,認為 .amazon 若由 Amazon 公司使用,可能有損亞馬遜河流域周邊的古老文化,於是透過程序向 ICANN 提出反對意見,詳細的過程與這件事對 ICANN的 意義可以參考由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黃執行長所翻譯的文章:《 .Amazon 案例對 ICANN的意涵 》。

關於「.io 」域名的故事

Photo by Joey Csunyo on Unsplash 常會看到不同的頂級域名(Top-level domain,簡稱 TLD),從古老的通用頂級域名(Generic top-level domain,簡稱 gTLD)名: .com:商業相關 .edu:教育相關 .gov:政府相關(但美國則沒有.gov.us 或 .com.us 哦!) .net:網路相關 .mil:軍事相關 .org:不屬上述的組織使用 到現在還有 .cc、.io這些常見的TLD「.io 」域名會讓人聯想 Input/Output,電腦輸入/輸出會記為「 I/O」,自1997年9月16日開放註冊,所以多是資訊相關從業人員會申請的 TLD 之一。

短暫的 ICANN 64 經驗

在台灣,對於非網路域名註冊商、註冊單位、科技法律專業人士或是資訊相關從業人員而言,知道 ICANN 及其公開會議的人占台灣總人口數可能是少數,也不太清楚 ICANN 這個單位對網際網路的影響。 簡單的說,ICANN 是「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 I nternet C orporation for A ssigned N ames and N umbers)的簡稱,裡面還有各種組織,在其網站中表示其為非營利的公益型企業,但組成人員則多是商業單位。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ICANN 網站 或 維基百科的介紹 。 ICANN 公開會議 ICANN 每年會舉辦三次公開會議,同時也有對年輕世代提供的訓練計畫 NextGen@ICANN 及 獎助金計畫 給想參與但資金拮据的參與者,讓這些人也有機會參與公開會議,了解 ICANN 會議的運作方式。

生活裡處處可見的網路治理議題(1)

以往在談論電子治理、電子化政府、推動政府開放資料、公民參與,或是主張程序透明、當責、數位經濟發展⋯等議題,這些都屬於末端應用,而非基礎端或是在推廣這些議題時都少了一個支撐它的基本主軸。 從2016年開始參與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之後才豁然開朗,原來這些網路應用層面的議題,都在國際間稱為「網路治理」的框架內。藉由之後實際參與活動、工作小組,從台灣到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摸索與體驗什麼是「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Multistakeholder Machenism)」,到基礎概念的網路發展歷史、網路治理論壇的歷史與基礎建設,於是才知道,原來這麼多年來都在看應用而忽略了網路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台灣的政黨政治為了讓民眾快速的看到經濟發展政策的成效,大多著重在應用層面的議題,例如: